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唯有步人科学发展轨道,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希望《中国文艺发展大战略》的出版,能给国内外广大读者提供科学发展繁荣文艺的新思路、新知识、新信息。这一科研课题的提出、选题论证、调查研究、内容撰写、实施程序均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洪斌副教授组成的专家教授学者团队通力合作,精心指导,并协调组织完成。
《中国发展大战略》书系总序
序
第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及发展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文艺理论形态
第二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延安文艺政策的确立
第一节 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解读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文艺政策的嬗变
第三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解放区文艺
第一节 鲁艺创立的缘起及发展
第二节 延安文艺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艺发展的探索阶段(1949~1957)
第四章 1949~1957年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的基本历程
第一节 过渡时期新旧文化形态的政策交替(1949~1956)
第二节 独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策
第三节 探索中的失误与文化政策的调整
第五章 1949~1957年党的文艺政策及文艺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艺调整
第二节 第一次和第二次文代会的召开与文艺发展
第三节 “双百”和“二为”方针与文艺界的繁荣
第四节 1949~1957年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的得失
第三部分 文艺的大跃进及发展(1958~1966)
第六章 1958~1966年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
第一节 1958~1966年党的文艺基本政策
第二节 1958~1966年文化政策的演变
第七章 文艺的大跃进及其特征
第一节 文艺大跃进的兴起及“繁荣”
第二节 文艺政策的调整与文艺创作高潮的再度兴起
第三节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第四部分 “文革”时期中国文艺的曲折发展(1966~1976)
第八章 “文革”时期中国文艺政策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文艺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年“文革”与文艺“围剿”
第三节 “文革”时期文艺发展的阶段特点及概况
第五部分 中国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九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
第一节 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艰难历程
第二节 1975年的文化工作的初步拨乱反正
第十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一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文艺政策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 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十一章 拨乱反正时期中国文艺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一节 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文艺思潮兴起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新发展
第六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繁荣
第十二章 1992年以来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创新发展及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政策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第六、七、八次文代会的召开与文艺的发展
第十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特征
第一节 文艺渗入生活的力度增强,呈现多元性的特征
第二节 当代文艺同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相联
第三节 新时期文艺始终洋溢着人道主义精神
第四节 文艺自主意识的觉醒,艺术本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张扬
第七部分 21世纪中国文艺发展的展望
第十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艺发展概览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发展的论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艺发展概况
第十五章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文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 文艺的科学发展观与文艺制度建设
第三节 建设和谐文艺构建和谐社会
第十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艺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一贯方针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文艺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开拓
第十七章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与文艺发展
第一节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高等艺术院校在科学发展文艺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高等艺术院校推动文艺发展策略
第十八章 发展中国文艺品牌,提升中国文艺形象
第一节 品牌是最大的财富
第二节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打造现代节庆品牌
第三节 用世界文化制造中国文艺品牌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艺的科学发展
第一节 当前文艺中的历史观与价值观问题
第二节 核心价值观与当前文艺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第二十章 中国文艺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邓小平的文艺人才培养论
第二节 以科学人才观统领中国文艺人才的培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