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变成大人也能知道的事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丁夕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丁夕编著的《不变成大人也能知道的事》最大的特点,是编入了两个十分有趣的互动内容。

“不变成大人也能试试的事”把职业特点和要求变成了孩子也可以尝试的项目,比如,在同声传译章节里,我们提供了一个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玩的游戏,让孩子真实地体验一下同声传译的乐趣和困难。在尝试这些游戏的时候,孩子也许会感到十分挫败,毕竟,许多职业需要常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胜任,然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游戏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陌生的职业产生兴趣和熟悉感。

“必须问问大人才知道的事”则希望孩子在读完书之后,主动和爸爸妈妈沟通感想。书里的问题设计实际而尖锐,比如退役的运动员去干什么了等,这些问题不仅让“职业”这个概念更加社会化,更加具体形象,也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思考和衡量:我到底有多适合这个职业呢?

内容推荐

是谁把宇航员送上天的?警察就是抓坏蛋吗?拍照片能挣钱吗?餐厅里各种好吃的是谁给我们做的?生病了谁能帮助我们?……

丁夕编著的《不变成大人也能知道的事》通过活泼亲切的介绍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孩子展示了每个不同的职业的剖面图。让孩子们知道,除了爸爸妈妈的职业以外,世界上还有很多新奇的职业等待他们去发掘、去接受。同时,《不变成大人也能知道的事》中增设了“不变成大人也能试试的事”和“必须问问大人才知道的事”两部分,除了能让孩子通过小游戏来体验一把各种职业的不易之处,还能鼓励孩子去和家长讨论,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甚至上网搜搜其他人的意见,主动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个交流行为可以更好地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和孩子。

目录

01 把宇航员送上天的人

02 警察不止抓坏蛋

03 我要当明星

04 奥运金牌获得者

05 长大以后还要弹钢琴/ 拉小提琴

06 用照片挣工资

07 做饭的胖叔叔

08 想在电视里看到你

09 医生和手术

10 医生不止做手术

11 给别人布置作业

12 护士姐姐

13 让电脑听话

14 模特可以天天穿新衣服

15 开飞机的感觉

16 做生意需要考数学吗

17 写故事给别人看

18 和小猫小狗打交道

19 芭蕾舞演员的一天

20 我想拍电影

21 秘书也要作文好

22 军队里的秘密

23 导游可以天天旅行

24 严格挑选才能成为空姐/ 空少

25 英语说得好才能做的事

26 我的画要进展览馆

27 盖一栋属于我的房子

28 让中国话传遍世界

29 管钱是不是很酷

30 写这本书的我们

附录:长大了你会变成谁?

趣味测试题一

趣味测试题二

试读章节

06.用照片挣工资(摄影师)

周末,达达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美术馆看展览,有一个展厅跟别的厅都不一样,一幅画也没有,墙上挂的都是装在镜框里的照片,有高山大湖的风景,也有在田间劳动的农民伯伯,还有跳舞的少数民族小朋友,真是特别好看。妈妈说,这都是著名摄影师的得意之作。

达达觉得好奇怪,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玩过爸爸的数码相机,给家里的小猫拍了好多照片,拍照片多容易,只要在液晶屏幕里看准了,按一下快门就行,小朋友也能轻松掌握,这也是一种职业吗?太容易了吧!

实际情况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一百多年以前,人类才刚刚发明照相机,那时候的照相机特别大,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想要照一张清晰的照片可麻烦了,只有最有经验的摄影师才能灵活操控,但是后来,随着傻瓜相机以及后来数码相机的普及,每个人都能拍照了。这就好像每个健康人都会跑步,可是能够站在奥运会田径赛场上的人全世界不过几百人,而其中顶尖的、能够进入决赛的,只有8个人。任何职业,任何工作,需要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但是想要精通,并且以此为生,则需要花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摄影当然也不例外。

摄影常常被称为“瞬间的艺术”,也就是说,照片的艺术成就和价值,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就被决定了,普通人的“照相”和摄影师们“创作”的差别,就在于这一秒钟的取舍和控制。普通人照相,一般只要照得清楚就可以了,但是摄影师则要追求艺术效果,具体到用什么样的镜头,照片中要不要出现人物,甚至地板上有没有碍事的易拉罐或者人物后面那棵树到底要放在画面的哪个位置,都有很多讲究。常常,在一些适合摄影的地方,都会看到许多背着各式摄影装备,扛着三角架四处寻找合适拍摄角度的叔叔阿姨,为了拍一张完美的照片,他们可能花上好几个月取景呢。

还有一类摄影师,他们的照片不是为了挂在展览馆让人们欣赏其艺术价值,而是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展现新闻事件,这类照片往往用在报纸、网站或者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它们不追求艺术效果,但是必须主体突出,并且具有视觉;中击力,能够让人一下子就产生兴趣,并且有种自己就在现场目击新闻的感觉。为了能增加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无数新闻摄影师扛着相机,冲在第一线,无论是地震、海啸或者战争,他们和军人一样,不能退缩,只能向前。

把拍照片当做职业,真的不容易啊!

07.做饭的胖叔叔(厨师)

有时候去饭馆吃饭的时候,你会发现,盘子的边缘会贴着一个正方形的小纸条,上面有个数字,01、33、2号之类的,这就表示,这盘菜是由后厨的01、33或者2号厨师为你制作的。如果你觉得菜的口味实在太棒了,就可以告诉服务员,那么,这位厨师就会因为获得了顾客的好评,而受到表扬甚至拿到奖金;相反,如果你觉得这简直太难吃了,厨师们也会收到相应的意见,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做法。

好像感觉做饭的人都是胖乎乎的,是不是厨师能在后面偷偷先吃一点儿啊?其实恰恰相反,厨师有严格的职业守则,首要的一条就是要保证菜品的卫生,从原料到成品,他们不但需要多次洗手,更是要全神贯注地盯着案板——切肉的刀不能用来切水果,同样,洗好的菜和没洗的,也不能放在同一个盘子里——忙得要死,根本没有时间偷偷先尝一口呢。

厨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如果说老师是为了让大家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那么厨师就是对你的物质环境最大、最直接的改善,一道美味的菜肴会让你觉得生活特别美好,和一本好书、一堂好课的作用是一样的。

有人觉得厨师特别好当,只要会炒菜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误解,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厨师不但要会炒菜,还要会动脑筋。在成为一个合格的厨师之前,除了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以外,你还需要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和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

培训就相当于厨师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你只有掌握了中国八大菜系各种复杂菜肴的做法,并且精通其中的十几样、二十几样,才可以拿到初级证书,而进一步的提高则需要比学知识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如,有的厨师并不擅长调配各种佐料,而是喜欢研究刀工,他们可以把一只西瓜雕刻成哈利波特,也可以把黄瓜切成拉开能有一米多长的螺旋形“拉花”,这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水平。也有的厨师可能只擅长做鱼,鲫鱼、鲤鱼、罗非鱼、清江鱼、鲶鱼……他们必须精通所有鱼的特性,把它们分类,吃草的鱼、杂食的鱼肉质有什么不同,下锅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你觉得这是生物类的问题吗,其实不是,这是所有厨师的必经之路,就是搞清楚你要做的菜的原料特性。

厨师不是一个“想做就做”的工作,而且需要和其他人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有的老字号店面里的老师傅们,都跟店长是几十年的老哥们儿啦!

P18-23

序言

小孩子对大人的生活总有许多幻想,这种幻想是从家长身上折射出来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职业生涯的,比如妈妈上班必穿的高跟鞋,爸爸每天带着的电脑,孩子对这类事物似乎一直有着令人不解的迷恋或者好奇。其实他们并不在乎高跟鞋到底有多高、电脑里有没有动画片,所有的试探,都是为了窥视大人的世界。

穿上高跟鞋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坐在办公桌后面打开电脑的感觉,到底有多好?

因此,大多数孩子最初关于职业的梦想宣言,都跟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关,他们暗地里观察大人的一举一动,模仿着那些好的或者坏的职业习惯,并且真心希望能有一天,变成想象中的那个自己。

这段时期,是孩子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的关键。对一个陌生但感兴趣的行业,如何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它,又不会磨灭儿童的热情和天性呢?在实际生活里,不同职业所包含的从业危险需不需要告诉孩子呢?根据孩子自身条件的差异,面对很多也许并不适合的职业,应不应该趁早打消他们的念头呢?

根据现在孩子们对不同职业的好奇程度,我们精选了三十个6~13岁的孩子普遍认为“有兴趣”的常见职业,从他们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了介绍,不仅讲解了这个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也明确写出了从事它对身体、心灵的要求。对于少数有风险的职业。比如警察、运动员,我们认为,适当地提到职业风险,有助于孩子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它,而不是产生盲目的期望情绪。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编入了两个十分有趣的互动内容。

“不变成大人也能试试的事”把职业特点和要求变成了孩子也可以尝试的项目,比如,在同声传译章节里,我们提供了一个大人和孩子可以一起玩的游戏,让孩子真实地体验一下同声传译的乐趣和困难。在尝试这些游戏的时候,孩子也许会感到十分挫败,毕竟,许多职业需要常年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胜任,然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游戏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陌生的职业产生兴趣和熟悉感。

“必须问问大人才知道的事”则希望孩子在读完书之后,主动和爸爸妈妈沟通感想。书里的问题设计实际而尖锐,比如退役的运动员去干什么了等,这些问题不仅让“职业”这个概念更加社会化,更加具体形象,也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思考和衡量:我到底有多适合这个职业呢?

通过这两个互动部分,我们希望孩子能对不同的社会职业产生有区别、有目标的兴趣,帮助他们定位自己的未来梦想,也为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了配合孩子的兴趣和要求,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读完这本书之后,带他们去各大城市的职业体验中心,更加详细地了解不同的行业是如何运作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向本书提供了相关数据和图片,特此向覃子洋、朱成蹊、龚雪蓉、刘欣然、王珊、张筱玫、霍连杰、薛螈、黄李慧、范澄、张韧、赵雪凤、谢楠、金秀芳、戴秋馨等各行从业者致谢。

编者

2012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