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士所著的《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的研究成果,旨在寻找历史新议题、连接医学史与一般史,同时瓦解既存的社会史、文化史等分类框架,以及打破史学研究的实证心态,这正是台湾的医疗史研究发展之新趋势。关心医疗史与台湾史学发展的读者,宜人手一。
林富士所著的《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内容简介:从西元第二到第六世纪,中国社会至少遭遇到三十八次「大疫」的侵袭,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接二连三的死亡或是在瘟疫的阴影下过活。在这段期间,东汉帝国崩解,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兴的本土道教和外来的佛教逐渐茁壮长大,传统的巫觋信仰则大力推动厉鬼崇拜,并广设祠庙与神像。这些历史现象,彼此之间究竟有什麽样的关联呢?从《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所收录的17篇论文可以得到解答。
自序
第一编 瘟疫的冲击与回应
中国中古时期的瘟疫与社会
一、引 言
二、大疫流行
三、冲击与挑战
四、政治回应
五、医者与医学
六、疫岁之巫
七、宗教救赎
八、结语:天灾或人祸?
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
一、引 言
二、释“疾疫”
三、献帝时期疾疫考
四、宗教与疾疫
五、结论
第二编 道教的终极关怀
试论《太平经》的主旨与性质
一、引 言
二、近代学者对于《太平经》性质之讨论
三、《太平经》残存文字中所见之作者与撰述主旨
四、历代文献对《太平经》主旨之陈述
五、结论
附录:《太平经》研究文献目录
疾病与“修道”:中国早期道士“修道”因缘考释之一
一、引 言
二、因病遇仙(道)
三、因病求道
四、病中修道
五、结语
第三编 医疗传教与道教医学
试论《太平经》的疾病观念
一、引 言
二、《太平经》的疾病观念
三、《太平经》疾病观念的特质
四、结论
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
一、引言
二、“道士”的医疗活动
三、道士的医疗方法
四、结语
中国早期道士的医者形象:以《神仙传》为主的初步探讨
一、引言
二、《神仙传》中的医病故事
三、结语
试论中国早期道教对于医药的态度
一、引 言
二、不用或拒斥
三、有条件地承认
四、接受并肯定
五、结语
略论早期道教与房中术的关系
一、引 言
二、道教与房中书之关系
三、道教对于房中术的态度
四、结论
第四编 巫觋活动与厉鬼信仰
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
一、引 言
二、信仰对象
三、仪式特质
四、通神方式
五、结语
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
一、引 言
二、六朝巫觋疗病事例
三、病者的社会背景及其对巫觋医疗法的态度
四、巫觋的疾病观与治疗法
五、结论
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
一、引 言
二、蒋子文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三、蒋子文信仰与巫觋文化
四、蒋子文信仰的分布范围
五、结语
六朝时期民间社会所祀“女性人鬼”初探
一、引 言
二、丁姑
三、梅姑
四、紫姑
五、蒋姑
六、结论
“巫叩元弦”考释:兼论音乐与中国的巫觋仪式之关系
一、引 言
二、“巫叩元弦”旧解及其辨正
三、“元弦”即“弓”或即“一弦琴”考论
四、中国巫觋所使用的弦乐器
五、音乐在巫觋仪式中的功用
六、结语
第五编 身体、疾病与文化
中国疾病史研究刍议
一、引 言
二、研究途径
三、研究课题
四、研究材料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方式
六、结语
头发、疾病与医疗:以中国汉唐之间的医学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
一、引 言
二、头发与身体
三、头发与疾病
四、头发之医护
五、头发与医疗
六、结论
传统中国社会对于“老年”门槛的界定:以汉唐之间的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
一、引 言
二、字书和注疏家对于“老”的定义
三、礼制和法制中的“老年”
四、寿考与老年
五、医家与养生家的“衰老”观
六、房中与老年
七、结语
征引书目
一、传统文献
二、近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