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蒋介石与宋美龄(民国第一家庭传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师永刚//张凡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首本完整研究蒋宋世纪婚姻的纪实报告!蒋家后人独家提供数十幅图片!首度披露蒋宋五十年婚姻历史的十大谜底!蒋宋婚姻与中国政治的独特关系史!

《蒋介石与宋美龄:民国第一家庭传奇》从蒋宋的朋友、敌人、幕僚、侍卫、学者、家人等多重角度将历史碎片进行精心的汇总和拼贴,试图还原真实的历史图景和真实历史图景下的蒋介石与宋美龄,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历史风云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这是中国第一本蒋宋夫妇在一起的画传,也是一本异于之前蒋宋画传的合成书。在本书中,还首次披露蒋宋从没有公开过的四十幅图片。

内容推荐

《蒋介石与宋美龄:民国第一家庭传奇》从蒋宋的朋友、敌人、幕僚、侍卫、学者、家人等多重角度将历史碎片进行精心的汇总和拼贴,试图还原真实的历史图景和真实历史图景下的蒋介石与宋美龄,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历史风云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本书还回溯宋美龄得以在美掀起外交旋风,以其个人魅力替代国家形象所带来的诸多影响,形成了极为默契而又吊诡的蒋宋夫妻政治,从其婚姻、生活、外交、内政等诸方面探源蒋宋联手的台前幕后。

这是中国第一本蒋宋夫妇在一起的画传,也是一本异于之前蒋宋画传的合成书。在本书中,还首次披露蒋宋从没有公开过的四十幅图片。

目录

征服者蒋介石与“美女”宋美龄

 盐商之子的跃起

 亦旧亦新的婚恋

 中国“美女”宋美龄

 蒋宋·青春张扬

 蒋介石致孙中山信

 我的宗教观

1927年的世纪婚礼是政治亦是爱情

 蒋宋·情爱秘语

 我们的今日

 蒋介石之人生观

三姐妹三位第一夫人?

 三桩婚姻里的家族

 血浓于水

 三姐妹炮火中重聚首

 蒋宋·家与家族

 行馆

 溪口文昌阁

 爱庐

 陶庐

 美龄宫

 慈湖

 草山行馆

 阳明山宾馆

 中兴宾馆

 复兴宾馆

 栖兰行馆

 梨山宾馆

 日月潭行馆

 西子湾宾馆

 澄清湖宾馆

 澎湖第一宾馆

 枪与饷

 我将再起——中国的精神

新生活 白开水与“女权”的变异

 蒋宋·政治搭档

 新生活运动纲要(节录)

 新生活运动之认识

 新生活运动之目的

 中国的女性

西安事变“第一夫人”登场亮相

 蒋宋·夫妻之道

 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

 空战实录

宋美龄旋风外交 蒋介石位居四强

 《时代》上的蒋介石

 “第一夫人”相当于“60个师的兵力”

 宋美龄躺在担架上飞抵美国

 宋氏旋风成就“地球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三巨头”如何变成“四巨头”

 蒋宋·联书作画

 在美国参议院的演说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

孤岛相伴 半世情爱如一梦

 孤岛寡人永远的“第一夫人”

 隐居美国26年

 百年荣华逝去

 蒋宋回归故里遗难题

 蒋宋·信仰与养生

 五十感言

 最后的讲演

试读章节

宋美龄的大婚宣告宋氏三姐妹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作为那一时代开风气之先的宋氏三姐妹,是中国最早留学美国的一批女学生。宋家三姐妹在上海度过欢乐的童年,父亲先后送她们就读最好的教会学校——麦克泰尔女校——以后又寄予厚望送她们远涉重洋赴美国留学。姐妹三人年龄相差不是很大,蔼龄比庆龄长4岁,庆龄又比美龄长4岁。正好形成一个阶梯差,姐妹三人因此关系非常之好。相比之下,庆龄和美龄因为年龄接近,一起生活的时间也较长,两人关系相当亲密。

三桩婚姻里的家族

大姐宋蔼龄的婚姻为自由选择。

有一个故事被传记作家们经常引用。宋蔼龄在1905年,曾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宋蔼龄此时就已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胆识,在宴会上向罗斯福直言美国有些官僚对华人有种族歧视行为,总统不得不对她说抱歉。这似乎颇能说明宋蔼龄的个性,在一些重要场合,宋家大姐绝对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宣誓就职,宋嘉树一家亦同往。典礼上,宋家四人均坐在前排,显示了宋家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1910年即自美留学回来的宋蔼龄在父亲的举荐下,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她精明心细,孙中山对她十分赞赏。她陪同孙中山到全国各地勘察,参与制订营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二次革命”失败后她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中山秘书。

在此期间,宋蔼龄结识了孔祥熙。现有记载显示,孔祥熙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曾经回到家乡太谷,在当地创办铭贤学堂,致力于教育事业。在1913年,孔应邀去日本,担任“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在东京期间,孔祥熙的经济能力开始展现,他为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筹集经费,并曾为孙中山处理文件,由此结识了当时任孙中山英文秘书的宋蔼龄,两人随即坠入爱河。1914年,孔祥熙与宋蔼龄于日本结婚。翌年,二人回到山西,孔继续经商和办教育。

大姐宋蔼龄的婚事,间接地促成了宋家二小姐宋庆龄的婚姻。

接替宋蔼龄秘书职务的正是宋庆龄。1914年9月,宋蔼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秘书。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年龄相差极大的孙中山与宋庆龄迅速坠入爱河,即使孙已有妻室、情人和三个子女。以《西行漫记》闻名的美国记者斯诺曾在三十年代问宋是如何爱上孙先生的。她答道:“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发自少女浪漫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

1915年6月,宋庆龄特地为她和孙中山的婚事返回上海征求父母的同意,宋家上下像遭遇大地震。宋嘉树夫妇更是震怒惊骇,破口大骂孙中山。宋母泪眼婆娑地劝导庆龄说:“孙已有妻室,儿子孙科比你还大,两人年纪相差悬殊。”意志坚定的庆龄始终不为所动,父亲决定将庆龄软禁在家。大姐宋蔼龄没有对这桩婚事发表意见,宋家仅有宋美龄与宋子文支持二姐的选择,而宋庆龄也写信给他们吐露自己的心声。

事与愿违,决心与孙中山走上同样道路的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10月24日中午,孙到东京车站迎接她,第二天上午即在日本律师和田家中办理结婚手续,当时孙49岁,宋22岁。当天下午在日本友人庄吉家举办婚礼,到场致贺的中国人只有寥寥几人。

据宋庆龄后来向斯诺回忆说:“我父亲到了日本,对孙博士大骂一顿。我父亲想要解除婚约,理由是我尚未成年,又未征得双亲同意。但他未能如愿,于是就和孙博士绝交,并与我脱离父女关系。”宋庆龄到了晚年提及当初违抗父命与孙结婚,说:“我爱父亲,也爱孙文,今天想起来还难过,心中十分沉痛。”宋氏夫妇阻婚未成后,仍送了一套古家具和百子绸缎被,给宋庆龄作嫁妆。这也许是天下父母心的投射。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孙宋婚姻也许大逆不道,宋家和孙中山的革命伙伴终究还是谅解了他们。政治情势、政治利益和既成事实,都迫使持异议的人不得不接受这场划时代的婚姻。曾为宋家姐妹作传的美国作家露比亦认为:“宋嘉树为当了自己老朋友和同辈人的岳父而感到难堪,但他还是孙中山的老朋友,在政治上继续和他共事。”宋嘉树开创了宋家王朝,孙中山与宋庆龄的联姻则为这个朝代添加了耀世的政治光环。美国《内幕》杂志专栏作家约翰·根室曾经说,宋庆龄“无疑是宋家最重要的人物,因宋家的一切势力皆是经她发展扩大,如她未和革命之父结婚,其余的姊妹和弟弗就不会有今天”。

正是因为这桩婚姻,宋家在新派人士的眼里,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家族。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宋家大姐蔼龄才会在日后极力促成第三桩婚事。

宋子文,日后宋氏家族的男性代表人物,正是由于宋庆龄的介绍,前往广州,成为国民政府的“财务大臣”。蒋介石率军北伐的时候,曾多次写信给宋子文,请宋设法解决军饷问题。北伐军战至上海时,蒋介石已经领悟到一个强大的财政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了。他与宋美龄的婚姻此时成为最好的选择。P59-62

序言

蒋介石与宋美龄。

写下这两个名字你会想起什么?

蒋总裁、蒋委员长、蒋主席、蒋总统。还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凶神恶煞”、“中国法西斯头子”,“独夫民贼”。

关于蒋介石,海峡两岸至今根深蒂固的形象不仅来源于过去六十年来的文字、影像。更来自于口耳相传的一种描绘。在大陆的蒋介石,是最为人熟知的大反派,他是疤瘌头,他是无赖流氓,小时候欺负同学,长大了无恶不作,他扛着青天白日旗,与日本人打仗都互通有无。于是,在无数人的记忆中,“四大家族”无异于金庸小说中的四大恶人,排名首恶的自然是蒋介石。

在海的另一面,台湾岛上的人们,看见的则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听到的是“蒋公”英勇的神话,“去河边看鱼逆水向上游”是台湾孩子对蒋的第一印象,在台湾旧时的课本中有文《蒋总统小的时候》:蒋总统从小就不怕劳苦。他每天都要洒水扫地,帮着母亲到园里去种菜。母亲织布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读书。有一天,他到河边去玩,看见河里有许多小鱼,向水的上流游。因为水太急,几次都被冲下来,但是小鱼还是用力向上游。蒋总统看了,心里想:“小鱼都有这样大的勇气,我们做人,能不如小鱼吗?”蒋总统小的时候,不怕劳苦,又很有勇气,所以长大了,能为国家做许多事。

即使到了蒋介石逝世后。在台湾仍多用挪抬的尊敬写法:“先总统 蒋公”称呼他。随着解严后政治情势改变,这个写法已较少用。

或许这是一代人的记忆,倘若顺着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不同说法。1943年的春天,罗斯福总统从中国招回两位对蒋介石最了解的美国人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和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他想通过他们掌握的情况,制定一个战后的远东战略。陈纳德的回答是,蒋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三位领袖之一;而史迪威对蒋的评介却是“一条贪婪、固执和寡情的响尾蛇”,“朱庇特式的独裁者,世界上最大的不学无术之人”

即使是毛泽东,蒋介石一生中最厉害的对手。也曾对蒋介石有过完全不同的评价,1938年,当国共第二次合作进入蜜月期时,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不过,当蒋介石掉转枪头之后,毛泽东的评价同样毫不客气,在他生前出版的15种毛泽东著作中,涉及人物305人。最多的是蒋介石,1044次;其次才是马克思。913次。蒋介石的前缀词则是“反革命”、“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凶神恶煞”、“中国法西斯头子”,“独夫民贼”等。

现在该轮到宋美龄了。

她是宋家的三小姐。是蒋介石的第四任夫人。但这些头衔都不能说明她的身份。宋美龄做了将近半个世纪(1927~1975)的第一夫人,论时间,论权力,论风光,论荣耀,她都远远盖过了只做了十年(1915~1925)第一夫人的二姐宋庆龄。其“国母”的成色显然更足。

这位“第一夫人”曾在美国掀起“旋风外交”,1943年,45岁的宋美龄风华正茂。当宋美龄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五百多位议员演说。她以近乎典雅的流利英语叙述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在没有友邦协助的困苦情况之下,独立对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侵略,苦撑了有四年之久。她柔弱的身姿暗合了美国人对中国的想像,但她铿锵的声音却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尊严,美国国会精英们闻之动容,演讲后竞全体起立掌声雷动。若干年后回放电影纪录片。人们都会重睹宋美龄无法阻挡的光芒,那一刻,她的确代表着中国。

但历史也有着另外的一面,一手将宋美龄带上世界顶峰的罗斯福夫妇原本热情款待宋美龄,后来却转为厌恶。罗斯福夫人回忆录中说,宋美龄“谈起民主头头是道,其实根本不知何谓民主”。民主在她口中几乎就是“反共”、“抗日”的同义字。有一次白宫晚宴,谈到工会罢工,有人问宋美龄:“在贵国将如何处理?”罗斯福夫人回忆:“她一语不发,举起美丽小手,在喉间比了一个优美的‘卡喳’姿势。”这种东方式的优雅暴力的确让人震惊。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对于罗斯福夫妇的“由爱生厌”,有极生动的描述:“蒋夫人虽是罗斯福总统的客人。其表现却俨如桀傲不驯的公主。”“听她说话,好像舞台上装腔作势的女演员,摆出贵妇姿势,似乎很有教养,其实一举一动刻意做作。”“她处心积虑要做女强人。”至于杜鲁门总统,不只看不起蒋宋,还说孔宋家族“个个都是贼”。偷走了大多数美援物资。

曾任“台湾省”主席的国民党要员吴国祯在晚年回忆录里记述道:“她是个很有吸引力和魅力的女人。我们在台湾时,逐渐对她有了透彻的了解。她的弱点有二:虚荣心和可塑性。虚荣心——她是最虚荣的女人之一,我想这是她主要的弱点。可塑性——我指的是。当她交好的朋友时,她能变好,但若交了坏朋友,又能变得很坏。她最大的不幸是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与坏人为伍。给她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姐姐孔夫人,任何时候,孔夫人只要动一下小指头,就能将她妹妹弄得团团转。”

蒋介石和宋美龄。两个人的婚姻联起了近代史上最灸手可热的权钱家族。关于他们的爱情与权力的纠葛,在无数的正史野史里都有了充分的表述。但无人能踏进他们的内心,一窥其真实的感受,或许正如宋庆龄所言“一开始并无爱情可言,不过我想他们现在已有了爱情,美龄真心诚意地爱她,蒋也真心诚意地爱她。如果没有美龄,蒋会变得更糟糕。”蒋介石亦在日记中坦承自己有“恋母”情结,宋美龄的母性让他重新有了家的感觉。

人们对半个世纪前第一家庭的评价。总是截然相反: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权与钱的结合,有人却认为他们有着真正的爱情。但无论敌友,都承认在他们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中,彼此的结合都改变了对方,甚至影响着中国的改变。

诚如历史学者霍布斯邦所言“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在历史和记忆之间都有一块不明确的过渡区,前者是可相对不带感情予以研究的过去,后者是掺杂了自身背景及好恶的过去。”当宋美龄在2003年撒手西去的时候,我们似乎才发现这位早应该走进历史的人物,居然活到了21世纪。他们的故事。应该在1949年就结束了。但是,当这两个人先后走进了坟墓,他们依然在影响着今天的历史。

在可以google到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妨重新寻找一下他们生活嬗变的轨迹。在正与反之间,在对与错之间,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从来都只是同一个蒋介石与宋美龄,每个曾经打量过他们的人都把自己看到的一面写了下来,宛如把一件瓷器打碎一地。现在可以把历史的探照灯拿来,从蒋宋的朋友、敌人、幕僚、侍卫、学者、家人中,还有他们自己写下的或掩饰或真实的文字中寻找答案,试着将这些碎片拼起,或者能还原出真实的蒋介石与宋美龄。事实上,如果把历史看成舞台,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真实可言,但我们还是愿意找到这两位天才演员所留下的传奇。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