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思考在土家族近现代历史上,作为一个民族,该民族整体的思维模式如何?该民族为什么会在明、清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历史的前台?该民族地区为什么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上会成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对于一个居于祖国内陆腹地的少数民族来说,的确有许多值得追问的问题。笔者认为,土家族自我认同的边缘感及中心化朝向是其民族走向近现代的不竭动力,事件隐喻及其引发的文化反思是该民族开放性格与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思维机制与土家族传统思维的契合则是土家族近现代哲学转型的历史际遇。《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史》就是要从哲学社会思想层面回答上述问题的历史思虑。
本书从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与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研究的关系入手,以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流变的简要历程为背景,以土家族对20世纪的认知及思想实践为基础,分别研究了辛亥革命前后期土家族的哲学社会理想、土家族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社会思想、徐复观与沈从文的哲学社会思想的基本比较、20世纪下半叶土家族的哲学自觉与社会建构等内容。
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史
引言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与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对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研究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第一章 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流变的简要历程
第一节 先秦至汉晋时期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15-17世纪土家族的文化选择与哲学社会思想转型
第三节 改土归流至19世纪土家族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四节 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变迁的总体风貌
第二章 土家族对20世纪的认知及思想实践
第一节 20世纪全球性大变局中的土家族
第二节 土家族眼中20世纪的中国
第三节 20世纪土家族的自我认知
第四节 20世纪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的渊源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后期土家族的哲学社会理想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土家族哲学社会思想概观
第二节 朱和中:“空言无补于实事,以运动为惟一革命工作”
第三节 温朝钟:“穷天下之变而会其通”
第四节 席正铭:“以全副精神注之”以“应世界潮流”
第五节 儒魁文侠:田星六对“吾国如何自强”的哲学反思
第四章 土家族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一节 土家族马克思主义者对时代使命的科学把握
第二节 向警予的哲学转型与社会理想建构
第三节 赵世炎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四节 卓炯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五章 从与徐复观比较中认识沈从文的哲学社会思想
第一节 沈从文与徐复观救世理想的思想根源
第二节 沈从文与徐复观共承的救世使命
第三节 沈从文与徐复观共铸的人生境界
第四节 沈从文与徐复观救世哲学的历史启示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土家族的哲学自觉与社会建构
第一节 民族成分再确认与民族精神的阐扬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确立与实践
第三节 土家族哲学研究与20世纪下半叶土家族的哲学自觉
第四节 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论
第五节 李绍明的“族群互动与文化多样性”思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