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五篇文章各有侧重,郭佩兰博士的文章高屋建瓴地将当今妇女神学的发展状况揭示给大家。罗伊特是美国第一代妇女神学家,在妇女神学的各个领域均有代表性的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基督论”取用基督论的角度,将这个改革派女性神学家的方法和立场表现出来,同时也将其前后发展的线索展示出来。“亚洲妇女神学和后殖民主义批评”则对郭佩兰的后殖民妇女神学的建构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评论,并对亚洲神学本土化的意义进行了评估。妇女神学首先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实践;妇女神学家鼓励通过各种感性审美的形式,展开想像的诠释学,揭示出被传统神学遗忘的女性主体意识。“圣母玛利亚的叙事与女性神学”一文正是从天主教会的圣艺的角度,通过教会历史中圣母玛利亚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揭示出玛利亚身上那些被忽略的内在层面,激发教会女性的身份认同,可以说对妇女神学的实践特色做出了很好的诠注。“试析天主教妇女神学的基础和架构”一文则重申了圣经和教会传统作为妇女神学资源的必要性,揭示了女性视角对重新理解教会传统神学的重要性。
主题论文——妇女神学
主题编者语
妇女神学的发展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基督论——罗伊特基督论述评
圣母玛利亚的叙事与女性神学
亚洲妇女神学和后殖民主义批评——以郭佩兰的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为例
试析天主教妇女神学的基础和架构
古典神学研究
救赎乃是一种记忆的降临——论奥古斯丁《忏悔录》第十卷的圣父位格
圣本笃之前的西方修道制度
论敬虔主义者弗兰克的信仰实践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宗教认识论研究
基于保证的PT辩护与宗教多样性
自然主义的下降之路
宗教认知方式
基督教与文化研究
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
以道与灵塑造人性:一个不东不西的拯救论与儒耶对话
《麦克白》和基督教文化
诗性与神性的完美交融——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的“圣经意识”
当代宗教研究
马丁·路德·金的人格主义思想与实践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民主思潮
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信仰——当代中国宗教一信仰变迁的基本趋势
书评
在儒耶对话中寻找生态神学的新进路——评《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
另一种乡村建设的再发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评介
《基督教思想评论》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