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飞编著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为唯一官方版本,首次解密王永庆鲜为人知的故事。李荣融、李剑阁、陈云林、邵宁、吴敬琏、林毅夫、黎瑞刚、秦朔、白岩松、袁岳、吴晓波、曹景行等共同推荐!
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王永庆管理思想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袁飞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袁飞编著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为唯一官方版本,首次解密王永庆鲜为人知的故事。李荣融、李剑阁、陈云林、邵宁、吴敬琏、林毅夫、黎瑞刚、秦朔、白岩松、袁岳、吴晓波、曹景行等共同推荐! 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内容推荐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企业快速茁壮成长,为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学习国际企业先进管理经验成了必要的共同选择。台湾台塑集团作为汇集中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的华人企业,无疑是学习的榜样,特别是经营之神王永庆作为台塑集团创始人,其一生心血所淬炼的管理思想更是大陆企业追赶国际同行的捷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是作者袁飞在台湾台塑集团实地调研,采访了上百位台塑集团中高层及王永庆先生的众多亲朋好友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参考了近千万字的台塑相关资料,其中很多都是独家秘闻。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台塑王永庆管理经营理念对企业永续经营所产生的影响;下篇侧重于阐述台塑王永庆管理理念所包含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 《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融理论性与故事性为一体,是一本适合企业管理专业人士与一般读者的企业管理类参考书。 目录 引言:基业长青 贵在坚持 1 上篇 根深 第一章 台塑之根:中华文化 8 第一节 “经营之神”的管理“心法” 10 十六字管理“心法” 10 勤劳朴实 12 【台塑瘦身“王法”】 14 【e化管理】 18 止于至善 20 【以史为鉴】 22 永续经营 25 奉献社会 26 一体贯通的经营逻辑 28 第二节 理念借力而行 29 台塑集团logo 29 符号的力量 32 【知恩图报】 36 【台塑“黄埔军校”校训】 37 台塑“器物” 37 【器物的力量】 40 异曲同工之妙 41 殊途同归 42 坚守根本 43 深耕才能生根 45 成功没有秘诀 46 第三节 理念之源 47 伟人五清福:考寿终 47 勤劳之家 48 王永庆上学 49 小秀才出山 52 继承家族基因 54 王永庆的偶像 56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58 积善之家有余庆 59 台塑阿嬷 61 第四节 化理念为行动 63 理念的力量 63 百善孝为先 65 第五节 番薯精神 66 第二章 台塑经营王道 70 第一节 “兼顾客我”的经营之道 70 取舍之道 70 同舟共济 72 一诺千金 73 唇齿相依 74 第二节 加惠下游 76 荣辱与共 76 因“舍”而“得” 78 先能真“与”,方能大“取” 79 经营之滥觞 80 第三节 台塑经营“三化” 80 按图索骥 81 【表单管理】 82 业务员的四个作用 84 动静兼修 86 雨露均沾 87 第三章 台塑核心竞争力 89 第一节 源自核心的竞争力 89 播种人 89 切身感 93 【经营洗礼】 93 【“切身感”提高判断力】 94 【养花与钓鱼】 95 【种地瓜】 96 坚持就是力量 99 第二节 竞争力表象 101 责任感 101 【知耻的船长】 103 【王永庆遵循的诚信“立法”】 104 学习模范生 106 【谨慎学习】 117 专注的力量 118 简单就是美 119 英雄所见略同 120 【坚持“一件事原则”】 123 变“诉”为宝 123 他山之石 124 【一叶知秋:李协理的情报】 125 【向美国人学销售】 125 创新为王 125 积沙成塔 126 单元成本分析 127 【洗肾与治癌】 128 技术创新 128 【熊彼得创新法】 129 创新无处不在 129 避免创新的绊脚石 131 创新是唯一求存之道 132 “没有战略”的战略:MIF战略(Made in Formosa) 133 【王氏竞争公式:竞争优势=价廉+物美】 135 引蛇出洞 135 突破传统 137 “八国联军”技术 139 一鱼多吃 139 第四章 “王者”之治 141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台塑组织 141 台塑“大脑”——总管理处 141 神经中枢——总经理室 144 【西门子的“执行秘书处”】 146 第二节 王者“特制” 151 情、理、法三融合 151 投书制度 153 无形的合伙制 155 招聘制度 157 台塑“薪制” 158 持股制度 161 台塑e化制度 163 一日结算制度 165 成本中心制及利润中心制 167 【台塑成本分析五步法】 170 【成本控制“王”道】 171 “异常管理”制度 172 【台塑异常管理路线图】 174 无可逃遁 175 第五章 台塑细节管理 176 第一节 细节“大王” 176 “王者”风范 176 【谋大事者拘于小节】 178 “黑手”经济 178 细节决定命运 180 以小博大 181 省也是赚 183 坚持原始 183 【文书要有骨头】 185 笔尖下的心思 186 【签字哲学】 186 买鱼不如钓鱼 187 安心工程 188 将心比心 189 第二节 技术细节 190 台塑项目组 190 自己做麻薯 192 胆大心细 194 第六章 顺势而为 198 第一节 多元化之路 198 判断力何来 198 成者为王 199 抓住趋势 205 多元化的意外收获 210 避免多元化陷阱 211 垂直整合 212 多元化比较 214 没有核心的多元化 215 顾客决定市场 216 第二节 走出去战略 219 “西游记”——考察欧美 219 母猪耳朵绣荷包 223 投资大陆 226 海外融资 228 第三节 新方向 229 台塑电子梦 230 “慢跑”的汽车 232 健康之路 236 绿色动力 237 大炼钢铁 238 下篇 叶茂 第七章 共赢的生态逻辑 244 第一节 为善之道 244 第二节 与员工共舞 245 至诚如神 245 培养子弟兵 246 人才难得 249 人才坐标 251 心细如针 252 特殊的“售后服务” 254 裁员终结者 255 “王者”对标 257 第八章 永续经营,奉献社会 259 第一节 发展难题 259 GDP与GHP 260 清洁生产 260 第二节 台塑环保路 262 避免因噎废食 262 破除迷思 263 减碳行动 265 环境会计 266 先见之明 267 第三节 倒逼机制 269 前车之鉴 269 赤道原则 270 并行不悖 271 3P原则 271 第九章 慈善之光 272 第一节 王氏家书 272 风起云涌 272 定义财富 273 【王永庆给子女们的一封信】 274 第二节 慈善的波粒二象性 275 如影随形 275 【光的波粒二象性】 276 相辅相成 277 台塑慈善路 278 第三节 “王者”之见 281 炮轰围标 281 建言健保制度 282 变废为宝 283 尾声 薪火相传 285 共荣共存 285 情不自禁 286 世代交替 287 壮士断腕 288 永续之道 288 万众一心 289 “企业素王” 289 跋 291 附录 王永庆语录 295 参考文献 299 试读章节 永续经营 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经营离不开利润的追求,没有经营利润不但无力开拓前景,谋求持续发展的动力,甚至可能因此而遭受难以为继的困境。但是企业的经营也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期经营利润。王永庆认为,企业对于社会而言,除了致力于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以求对于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之外,也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来照顾其员工,使员工在努力工作之余能获得安定的生活,而不至于流离失所。以此而论,企业致力谋求永续经营,不但是为其经营者的基本理想与愿望,同时也是一项圣神的职责所在。 王永庆说,一旦企业必须以永续经营作为追求的最后目标,则在观念上及作法上就都必须要有一番深入的思考。在企业管理的方法层面上,对于经营所涉及的各项产、销、研发、人事、财务等事务,都必须持续不断谋求合理化,并且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其各项事务的运作都有明确依据可以遵循,以此提升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为了贯彻企业管理合理化工作,管理者凡事都要“实事求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心态努力以赴,并且以“止于至善”作为终极目标,持续不断谋求贯彻。 就人性而言,人一般都是在感觉有所欠缺或不足时,就会鼓起勇气、拿出意志,去努力追求。可是一旦达成目标,态度上就转趋保守,甚至有所松懈怠惰,以致引发衰败危机。所以企业经营除了讲究“管理方法”之外,也必须兼顾其根源的“人性”问题,规划实施“单位责任制”,以此激发企业成员的“切身感”,才能促使企业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绝,进而能够贯彻永续经营的宏伟目标。 台塑集团作为石化原料的供应者,长期致力于管理合理化,降低成本,提供“价廉物美”的石化原料,不但能使客户获得经营助力,在供求之间缔结牢固的“合作关系”,当下游客户业务顺利拓展,也有利于台塑经营规模的扩充,由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由于台塑企业能够主动顾及客户经营发展的需要,在供应价格上作自我抑制,尽可能提供价廉物美的原料,以“合理的售价”,赚取“合理的经营利润”,如此又会自我形成一种经营上的良性压力,防止因为赚钱容易而在不知不觉当中有所松懈,更要随时随地用心设法杜绝浪费,谋求精简。由此可见,台塑企业在经营上所遵循的,乃是一种“兼顾客我,利己利人”且能维系永续经营的精神理念,因此,才能在开创台塑企业宏远发展前景的同时,充分实践回馈社会的崇高宗旨。 奉献社会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不断提升其追求的目标,才能长期持续自我鞭策,维持良好的经营体制,以谋求永续发展。一旦企业在追求经营利润的同时能够兼顾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则将永远有一个宏远的目标等待其用心追求,不致有所懈怠。贝里尔·马卡姆在《乘夜向西》中写道:令死神望而却步的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企业要实现永续经营,避免死亡,同样需要永无休止追求“止于至善”的决心。 在台湾经济发展及全球化的过程中,难免有景气循环和经营环境逆转的冲击,台塑企业亦难置身其外,免于逆境的考验,但是台塑集团最终皆能一一勉力克服,安然渡过逆境。推其根本原因,应归功于公司长期以来所建立的企业经营“理念”,以及基于此理念而引发的实事求是的持续性“作为”。王永庆和子弟兵们一直坚持认为:企业存在的基本意义,在于能够达到为企业本身创造合理利润,同时对社会作出良好贡献的双重目标。因此,经营企业的根本要务是必须尽一切所能,致力于谋求降低成本,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王永庆认为,永续经营是企业家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成就企业使命是对员工、股东、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公司经营不只是图利,还要追求“真、善、美”,不仅自己求利,别人、对手也要有利可图。基于上述理念,台塑集团在产品供不应求时,也不主动提高价格;而在外部经济不景气时,台塑往往担当顶天立地的高大角色。 为了对消费大众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企业在经营上必须设法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市场竞争力,并且致力于研究创新,开发新产品,藉以开拓业务领域,求得不断发展。除生产事业外,服务业的经营道理也一样,不但须致力于以低廉收费提供良好服务,并且要设法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使消费者感觉方便而乐于接受。总之,企业的生存发展完全依赖于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凡是能够维系良好竞争力的企业,就能获得蓬勃发展;反之,若企业一旦丧失竞争力,必然走向衰退。因此,经营者领导企业,凡事皆必须以强化竞争力作为优先前提。而竞争力的来源就是经由检讨和改善来谋求“合理化”,以及经由研究发展求得“创新”,唯有不断进行合理化及创新,企业才能求得持续发展。 P25-27 序言 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先生从一家小米店主起步,最后成为世人敬仰的“经营之神”。他把一家日产几吨PVC粉的小公司经营成年产值两万多亿新台币的集团企业,其成功背后一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启人心智的价值理念。深入探寻这位“经营之神”内心深处的管理“秘诀”,无疑是学习成功榜样的捷径。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组织各方力量从2003年开始研究王永庆的管理之道。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台塑的成功经验,研究团队把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先后结集出版供各方参考。 体现王永庆管理思想一书《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数年前已经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此次付梓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是作者花费数年时间,多次赴台塑集团实地调研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既是一本适合企业管理人士的专业参考书,又可作为一般大众读者的通俗读物。作者参考了近千万字的台塑集团相关资料,采访了百余位台塑集团中高阶管理层及王永庆诸多亲朋好友,挖掘了很多独家资料信息,很多史料和经营故事都是第一次公开出版。因此,这是一本颇值得一读的王永庆管理思想研究专著。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针。王永庆先生把近十万人的台塑集团带入跨国企业之林,靠的就是自己数十年坚守如一的价值理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和传承者,他坚持认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养分足以滋润台塑集团茁壮成长,他坚信大道理是相通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企业管理也是如此。北宋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王永庆则是一部《大学》立台塑。 深入探究王先生的管理理念,会发现他的独门“心法”其实都是一些朴实的价值观,即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社会。这“十六字”独门秘诀不仅适用于任何企业,也适用于任何事业。这也再次印证了王先生一生所坚持的“大道理是相通的”这一至理名言。但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些简单朴实的道理,却少有人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如初,特别是带领数万人每时每刻都践行之。而王永庆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成了“经营之神”,台塑集团也因此成了台湾企业界的常青树。 台塑集团的成长过程,与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坚守。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与王永庆先生的价值理念,都根源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二者虽在不同的领域前行,但都以贡献社会为终极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大学才能百年树人。王永庆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把“经营之神”的价值理念发扬光大,让他的精神信念惠及更多的人,这无疑是对王先生最好的纪念。 是为序。 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后记 袁飞先生的《“王者”心法——经营之神王永庆独家管理秘笈》付梓出版,我们感到无比的喜悦。这喜悦更是来自于我们对于台塑企业多年来点滴实践总结出“合理化”的管理方式的认可。我们深信,广大读者能够通过袁先生的这本著作,深刻地体会到台塑企业五十余年创业、守业、聚沙成塔的伟大历程,以及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管理智慧。 对于台塑企业管理经验成果的总结,用著作的方式进行整理、提炼及凝萃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书可传世,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让精粹的理念能得以发扬和传承。当袁飞先生以这种方式通过文字发掘台塑企业精神宝库的同时,我们也在实践用另一种方式去发扬台塑企业管理的精华,尝试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就像王永庆先生在身边手把手地进行教导一样,帮助大陆的企业及企业家们亲身感受台塑企业的“合理化”管理,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带回自己的企业和岗位进行运用,从实践的层面将台塑的经验转化为本企业的经验,转化为本企业的效益。借助袁飞先生这本书出版之际,我们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各位分享我们作为中央企业中唯一一家人力资源行业的公司用了近五年时间实践台塑管理经验的方式。 我们的实践起源于2008年,心系大陆的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先生期望将台塑发展的一些启示与大陆的企业进行分享和交流,他相信这些发展的经验能够帮助企业节省下企业管理探索时间,用于企业的发展。于是,在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先生的推动下,我们共同向国资委提出申请,建议组织大陆地区的中央企业到台湾的台塑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这项提议很快获得了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先生的大力支持。由此,在王永庆先生和李荣融先生的共同推动下,大陆中央企业赴台学习台塑企业“合理化”管理的研讨班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在筹备阶段,项目得到了国资委领导特别是国资委改革局的倾力执导,台塑企业更是全力投入,王永庆先生甚至提到建议到台塑进行交流时应该安排到一线的岗位中进行体验,因为他深信“台塑管理的精华都蕴藏在最普通的实际岗位操作当中”。这都让我们体会到了两岸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也感受到了王永庆先生作为一个民族企业家的博大胸怀。 但就在项目马上即将成行之时,2008年10月却传来了王永庆先生长眠辞世的噩耗。我们在痛心失去了一个这样卓越企业家的同时,更感受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唯有更加努力,才能完成老人的遗愿,继承老人的意志,发扬老人的精神。 研讨班项目在王永庆先生辞世后,由他的传承人之一的女儿——台塑企业的副总裁王瑞华女士亲自执掌,由此,中央企业赴台学习台塑“合理化”管理与实践研讨班项目进入了试点班的实施阶段,2009年2月,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第一期赴台培训项目正式启动。研讨班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刘运带队,近30名的成员当中包含了来自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及下属大型二级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中央企业到台塑要虚心进行学习交流,更重要的是将台塑经验进行本地化的总结提炼,进而指导实际的工作”,时任中国石化的总经理苏树林也对研讨班给予了高度的期望。在之后为期12天的赴台学习交流中,研讨班深入到台塑企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与台塑的近100多位高层及中层管理干部围绕台塑企业运转核心的“六大机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研讨班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是“震撼”。震撼于台塑企业勾稽相扣、严丝合缝的管理流程设计;震撼于台塑质朴却形成巨大推动力、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我们更加确定,这颗从祖国宝岛上发掘出的耀眼的“瑰宝”,将帮助更多的大陆企业一同领略管理的真谛。 在试点班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研讨班在国资委的指导和台塑企业的支持下,不断推广,四年的时间里已经组织了近十家中央企业的400余名局级以上企业管理者赴台塑进行学习,这其中包含中国石化其后由时任总经理苏树林、副总经理李春光共同带队第二期研讨班,由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车、中国核工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中央企业集团领导带队的赴台研讨班。 研讨的每一天,我们都能共同体验到台塑企业的管理经验带来的巨大震撼。这种到现场去研讨,到一线去体验,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研讨班成员更具“切身感”地体验了台塑企业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化作切实的动力,形成每个人回到本企业后借鉴台塑经验的具体方案以及推广实施的具体做法。 翻阅参团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的研讨总结,我们回想起了那些在宝岛研讨时每位成员废寝忘食交流学习的一幕幕场景,参团成员提到: 台塑的成功得益于王永庆先生开创的独特管理。“合理化”管理是台塑管理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追根究底,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问和改进,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说到底,台塑的管理其实就是精益管理思想的中国式表达方式……台塑作为一家中国式企业,与我们同宗同根,他的管理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经营企业的核心在于经营人心,这是这次参观考察后最大的感触。真诚希望,通过学习和改进,我们也能尽快营造一个“人人都有发展空间、人人都有发展目标、人人都有发展希望,人人都成为自己老板”的创新性企业。 此次考察通过“理论学习一现场观摩一交流对话一总结研讨”的方式,使我们深刻领会了台塑企业文化和合理化管理的精髓。 经过学习讨论和初步总结,我们认为台塑“合理化”管理的突出特点是“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 总结台塑的管理,主要有十六个字:一日结算、有奖有罚、培训上岗、同步管理。 我们感慨于台塑企业管理经验巨大魅力的同时,也深深感动于大陆企业的这种虚心学习交流,迫切期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精神。面对这么多企业的巨大收获,我们既感到欣慰也更感到责任的重大,这沉甸甸的责任既是来自于台塑企业创办人的期望——分享创业、经营经验给更多中华企业,也是来自于大陆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我们唯有更加努力,不懈追求…… 在此真挚地感谢台塑企业副总裁王瑞华女士及所有参与项目策划、实施的所有台塑同仁,正是他们一直以来用十二分的热情毫无保留的付出才让我们的项目收获硕果:感谢国资委的相关领导,正是在他们的指导和积极推进之下,台塑的经验才通过直观的方式被大陆企业学习和吸收;感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的所长刘震涛先生、袁飞研究员等各位项目参与者,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对研讨班的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感谢参加研讨班的企业及个人,跟随他们研讨交流的过程对于我们而言是难得的经历,他们虚心地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才使得台塑的许多经验被更深入地剖析、解读、运用。相信这也是创办人王永庆先生对每一位不论以何种身份有幸参与其中的成员的巨大馈赠。我们将一直感念、感恩、感怀…… 五年多的实践仅仅作为一个开端,我们深信,这种对台塑管理经验的切身体验,将助力于更多的大陆企业,并使他们从中获得巨大的提升动力。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培训中心 书评(媒体评论) 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永庆董事长“一勤天下无难事”、事事要求“止于到善”等朴素又务实的经营智慧,历久弥新。他远大的眼光与独到的见解及创业70多年的宝贵经验,给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者明确的方向与启发。经历了时代变迁,更能显出钻石般的光芒!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台塑的制度创新是管理“创心”,这是西方管理学当中所没有的。这是无形的财富,分享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管理思想,将会激励更多的大陆企业家,创造财富,奉献社会。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也许是我们自以为尊商之路还短,学习经营之道,总习惯去远方的世界上寻找老师,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王永庆被称为“经营之神”,他究竟“神”何在? ——白岩松 CCTV著名主持人 王永庆是华人企业家中为数不多能够在经营管理上开山立派之人,有“台湾经营之神”的盛誉,他的“压力管理”和“激励管理”方法直到今天都对中国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本书作者曾对台塑进行过深入的调研,拿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资料,并对王氏管理中的“永续经营”和“社会责任”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解读,在同类作品中更胜一筹,特向大家推荐。 ——吴晓波 财经作家 “蓝狮子”出版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