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茶座》是一本杂志型图书,每2个月出版一期,目前已经出版至33期。它以“轻松、休闲、高雅”的风格特点和“有趣、有识、有用”的内容特点,赢得了法律人士以及普通读者的喜爱。
何家弘主编的《法学家茶座(总第39辑)》一方面强调作者的权威性,文章作者大多为国内第一流的法学家;另一方面强调图书的通俗性,力求内容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它市场定位明确,读者意识强烈;注重品位,但不盲目学术;贴近生活,但不盲目追求热点;强调通俗,但绝不追求庸俗。
卷首语
何家弘 文明的回落/001
三言拍案
张晶 “死刑保证书案”重述/005
张建伟 上访时代的“糖瓜祭灶”/009
毛立新 “疑案”缘何难“从无”?/014
李奋飞 “死刑保证书案”的反思/019
法治漫谈
皮艺军 德止于私,则法治无期/023
吕忠梅 收入差距过大的法治诊断/031
卢乐云 呐喊声中感悟良知/037
时延安 如何让法治融入我们的血液?/044
法学札记
张卫平 裁判文化泛论/048
柳经纬 话说法律“第一条”——以民商事法律为例/055
喻中 论酷刑/060
韩红兴 论司法的民主可问责性,064
周大伟 一个中国法律人的困惑和希望/068
法苑随笔
娄耀雄 出轨是一种情结/072
王登辉 法官和律师关系“四重境界”之辨/079
朱伟一 投资顾问的奥妙/084
林维 黑社会也是社会/089
身边法事
缪因知 哈佛法学院的“总统”选举/091
傅达林 立法那些事儿/095
曾粤兴 满目青山是秀还是锈——西双版纳边境调研侧记/098
周遵友 李双江之子案解读/104
域外法制
马小红 澳门札记/109
杨彩霞 麦吉尔大学航空航天法研究所访学记/115
胡晓进 美国西海岸第一位女律师的传奇人生/120
名师剪影
徐国栋 斯奇巴尼:第四个来到中国的重要意大利人/127
田文昌 我人生事业的起点/133
史海钩沉
侯欣一 “国家没有法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董必武对法制的深刻认识,137
刘听杰 法律不离社会:被遗忘的傅秉常/143
邵明 “讼”卦的意义/147
书城夜话
朱孝清 跨界治学——在何家弘教授著作展开幕式上的致辞/151
王燃 文学梦法学缘——何家弘教授著作展开幕式侧记/153
汪江连 随笔也许更“学术”——读林来梵教授随笔集《文人法学》有感/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