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网游废人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日)芦崎治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名校美女蓬头垢面,青年才俊中途退学,男生不懂恋爱,主妇红杏出墙,欢乐母子终成废人家庭。牺牲了现实生活,沉沦于虚拟世界,如果我睡着了,人家都会死,没有网恋就活不一下去,头痛、恶心、无力、冷淡。芦崎治所著的《网游废人》讲述日韩网游废人养成史:畅销书提出惊人事实,一个月内加印5次,离奇案例触目惊心,引爆社会高度关注。

内容推荐

芦崎治所著的《网游废人》内容简介:整日与网游为伍的女神们,《第二人生》带来的人生复位,在游戏中相爱,在现实中同居,被游戏拯救,又因游戏封闭自己,为了消除失去父母的寂寞,成为重症游戏迷,第一操盘手沉迷的RPG游戏,玩家之间真正的恋爱,网游家族的崩溃,《网游废人》中网游大国韩国的忧虑,激增的小学生游戏迷,网游废人们的羁绊。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每天与网游为伴的女神们

 摒除成见,探访毕业于菲利斯女子大学的美女玩家/田中静

 如果我睡着了,大家都会死

 要想受追捧,只有整天宅在家里

 结婚的条件:一日三餐外加午睡都要允许我随心所欲地玩游戏

 只有《最终幻想XI》才是救世主/栗原千里

 为了《天堂2》借债600万日元的同事

 线下交流会,开启宝箱的乐趣

 或许大家都为之疯狂了吧

 深夜出现十只怪兽的后遗症

第二章 《第二人生》带来的人生复位

 同时在现实和《第二人生》之间生活的家庭主妇/崎朋子

 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场现实的婚礼

 即便时薪只有36日元也依然会认真对待

 做爱吗?好啊

 被遗弃的现实生活

第三章 在游戏中相爱,在现实中同居

 沉迷于《怪物猎人边境》/山本奈菜

 一旦着火了,去哪里都行

 为游戏而生/泉晶子

 有了孩子,就不能玩游戏了

第四章 被游戏拯救,又因游戏封闭自己

 网游让我克服了对社会的不信任/片山百合

 《MU奇迹的大地》唤醒了全新的自我

 最后让老公也迷上了游戏

 不去打扰妈妈玩游戏的孩子

 看着老公,觉得自己也生病了

 “失去了正常的人生”/金泽雅彦

 每天二十个小时沉迷于游戏,导致大学中途退学

 有威信、有谋略的战士

 不是游戏的错,都是自己造成的

第五章 为了消除失去父母的寂寞。成了重症游戏迷

 从重度沉迷网游的毒瘾中摆脱出来/佐藤繁树

 头痛、恶心、无力、冷漠

 从线下交流活动中学习谋生.

 只有初中的班主任没有放弃他

 立志成为职业糕点师的前游戏公会会长/川上卓也 

 没有现实的体验及回忆

 不想让他们变得像我们一样

第六章 第一操盘手沉迷的RPG游戏

 夫妇一起玩《红石》/中村一郎·恭子

 居然有人花两百万日元购买装备的武器 

 吃饭和带孩子都在电脑前完成

 识破游戏公司的阴谋

 现实金钱交易的陷阱

第七章 玩家之间真正的恋爱

 因为《仙境传说》而变成了网游废人/藤田清美

 没有网恋就活不下去

 明明很讨厌这个人,在网上却还是离不开他

 变成另一个世界的自己

第八章 网游家族的崩溃

 母子都染上网瘾,父亲患上忧郁症/加藤家

 坦白网恋的妻子 

 进入异次元世界的妻子和儿子

 因忧郁症休了四个月病假

 儿子昼夜颠倒沉迷游戏,女儿也逃课/小林家

第九章 网游大国韩国的忧虑

 游戏公司的宣传战略e-Sports

 PC房和《星际争霸》《天堂》的登场

 网游公司的销售额约为两千亿日元

 加大力度开展游戏中毒的预防及治疗 

 因上网成瘾而死亡的人

 国家主导的事情,国家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

 网络·救助·学校

 诱发网游中毒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十章 激增的小学生游戏迷

 想成为开发游戏的入/高梨博之

 我小学三年级了,可以吗? 

 如果我为人父母,绝不会让孩子玩游戏

 韩国导入“shut down制”,引起各方争论

 即便因为生气而没收电脑,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有领域里的成瘾患者都有共同点

 游戏带来的乐趣不容小觑

第十一章 网游废人们的羁绊

 20岁的时候接受了《网络创世纪online》的

 洗礼/渡边秀和

 缉毒警察、歌手、住持组成的网游圈

 兄弟二人彻底沉迷于网游的生活/细川洋平·洋二

 将进入到不用在现实中冒险的室内时代 

后记

试读章节

摒除成见,探访毕业于菲利斯女子大学的美女玩家/田中静

穿过东京杉并区一片幽静的住宅区进入井之头大道,然后从京王井之头线(地铁线路名)的滨田山站开始走几分钟,就到了田中静(化名)指定的神户屋餐厅。

她自称是一名个体经营者,从2002年开始的3年里,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线上游戏)。编辑部在网络上征集“有网络游戏依赖症体验的人”的时候,她是自告奋勇者之一。

我坐在从入口处一眼就能被发现的窗边位置等她。

见面之前,我曾经问过关于“因为网络游戏而失去了什么”的问题,她在邮件中回答说“朋友、爱打扮的心思、外出的好奇心、对外界事物的兴趣、生物钟”。

之后,我晚上多次发邮件、打电话给她,都没有任何回应。这名个体经营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单身、不爱打扮的三十岁女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女人?是整日待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足不出户的宅女吗?可能连话都说不好吧。在见到她之前,这些想法一直在脑子里打转。

树夏,黄昏将至,田中静微微点了一下头就这样出现在我面前。浑身散发着一种很有教养的柔和气质,纤细的身材,披肩的长发,手里拎着一个皮革手袋,还穿着一条合身的牛仔裤。藏起幼稚,娓娓道来的讲话方式很可爱。这种出乎意外的出场方式,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我还是收起慌张,让她先吃点东西。

“吃点东西,怎么样?”

“可以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地摊开菜单,点了一份蟹、意大利面和面包,然后点了一杯咖啡和甜点。这种不做作的行事方法给人感觉很不错,似乎她已经习惯了享受年长男人的照顾。

她出身于琦玉县,今年30岁。那一年,正是风靡一时的《太空入侵者》游戏开始发售的1978年。那个时候就算是去农村的咖啡店,都能看到《太空入侵者》。她就是在那一年出生的。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她讲自己的成长经历。

田中静的父亲任职于一家贸易公司,母亲任职于一家商社。她生长在一个双薪的富裕家庭,是三兄妹里最小的一个,上面有两个哥哥,分别比她大五岁和两岁,所以房间里到处是漫画和游戏。

她家附近住着一个爱好游戏的亲戚。当时有一个20岁左右的表哥喜欢在电脑上玩射击游戏。或许现在的人都没什么印象了,那是一种很单纯的发射导弹射中目标的游戏。

“从那个时候起,就经常跟着表哥打游戏或者与哥哥们对战。”

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从田中静的口中得知,她的母亲不是很擅长做饭,每天晚上都是买麦当劳的汉堡包回来当晚餐。

“关掉电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好像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氛围。因为晚上随便吃点就可以了,所以哥哥们一般都待在房间里玩游戏。我也待在房间里玩游戏,一人一台红白机。我想爸妈是因为平时疏于照顾我们,所以作为补偿,给我们每人买了一台。”

游戏的最初体验是在幼儿园时期,算起来她的游戏经历有近二十五年的时间了。

在这个年代,居然有玩游戏玩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人。我想,这是一个我不得不接受的沉重的事实。

小时候,周围的女孩子都是玩洋娃娃或者沉浸在少女漫画的世界里,对游戏感兴趣的女孩子少之又少。通过游戏,跟男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就变得多了,所以她身上也渐渐多了好奇心、冒险精神,以及男孩子的那股兴奋劲儿。P13-15

序言

怀揣着对有名的私立大学的向往,失学在家的我从富山来到东京,在JR中央线高元寺站前的某个预备校里上课。第一年,我被高中时喜欢的一个女生甩了,失恋了,最后大学的入学考试也没通过,后来我给父亲写了封道歉信,成了一个不孝的复读生。

之前和我住在同一个预备校宿舍里的淡路岛出生的朋友,考上了青山学院,搬到了西武新宿线都立家政站的附近。从商业街出来徒步几分钟,就可以进入一个叫“堂山庄”的古老巨大的木造公寓的一楼。第二年的时候,我搬到了高元寺站和都立家政站中间的某个公寓,这对于意外复读的我而言也是一种奇遇吧。

天气好的时候,我偶尔会到堂山庄去玩。一位高中的同级校友之前住在那个公寓的二楼。他在早稻田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在晒不到太阳的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里,他创作的漫画被刊登在漫画同人志《早稻田漫》上,他是一个会取悦自己、一个会暗自发笑的有些奇怪的男人。

他就是后来创作《Dragon Quest》(中文译名:《勇者斗恶龙》)游戏的堀井雄二。

堀井生于1月6日,朋友生于1月7日,我生于1月8日。

我们到都立家政商业街买了些便宜的猪肉,三人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型的烤肉庆生会。那是1974年一个凄冷的冬夜。那时,我们都用“小雄”来称呼堀井。

到了198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渐渐疏远了,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堀井雄二的近况。

“小雄搬到了高元寺一所独立的房子……”“唉!”

“小雄搬到了成城学园……”“唉!”

“小雄在惠比寿买了套豪华公寓……”“唉!”

有关堀井的话题都是关于房子的事情,而且每次都让我大吃一惊。当我成为写真周刊杂志的记者的时候,他已经是《周刊朝日》的名人了。20世纪的90年代,那时的我已经是一个独立记者,为了采访堀井雄二,我们再次见面了。

多次采访以后,我渐渐明白了游戏创作人员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完成庞大的编程。

“人的能力,其实生来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后面的全凭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这才是差别。”我永远忘不了他的这句话。

周刊杂志《AERA》上有一个名为《现代肖像》的纪实专栏。

《游戏创作者:堀井雄二》这篇文章正是出自我手。因为我跟堀井有一点渊源,而且编辑部的人都莫名地认为我是游戏方面的负责人,在那之后我还负责执笔了对南梦宫(NamcoLimited)的中村雅哉会长和Waip(游戏公司名)当时的社长饭野贤治的采访。

1995年,游戏杂志《寿限无》创刊时在社会上进行招募,我也不知怎的就被选中了,在人气特辑连载了三篇关于CHUNSC)FT(游戏公司名)的中村光一社长的文章。另外还采访了游戏制作人、Genius Sonor’ity的山名学社长和Climax的内藤宽社长。中村、山名、内藤是《勇者斗恶龙》的原创者,后来都作为游戏制作人独立了出来。

此外,我还在男性时尚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传媒美学倡导者武邑光裕的弟子、原SEGA的开发部长、QENTERTAINMENT的水口哲也社长的文章,并在商业杂志上登载了SQUARE ENIX的福蝎康博会长的采访记录。

被游戏界称作“唯一的游戏分析师”的INTERact当时的社长平林久和,我在采访他的时候,就建议将他的访谈定名为《游戏分析师》。这件事情被他写进了自己的著作《游戏的大学》。

之后,在《Fuji Sankei Business I》还是《日本工业新闻》的时候,1996年10月到1997年1月之间,最有名的游戏业界通青山博美记者长期连载了南梦宫的战略一文,我也应邀分担了其中7篇的执笔工作。

说起来,我曾经也算得上是游戏业界的记者。

然而,我是一个对游戏软件本身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游戏业界的记者。所以,各位,真的很抱歉!

红白机(FAMILY COMPuTER:任天堂出的一款家庭游戏机)或者PLAY STATlON之类的家用游戏机都太小了,我总觉得它和我的天性不符。那些摆在游戏中心的射击游戏、赛车之类的街头游戏机似乎更适合我。

小时候,一到春天和秋天的节日,神社的院子里都会有庙会的夜市。白天的时候,我兴高采烈地去看人们准备夜市,然后对着摆摊的大叔大声地说:‘锇要很多十元的硬币。”

摆摊的大叔递给我好些个十元硬币,我就去玩捞金鱼。点心(中间有馅儿的薄皮点心)的皮一碰到水就软掉了,根本捞不了金鱼。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如果动作快一点的话,点心的皮就会坚持得久一点。如果你不擅长于此的话,很快就会失败。时而悔恨,时而高兴,这是只需一个硬币的一期一会的剧情。

游戏厅的街机游戏,是百元硬币的游戏场地。游戏厅里的那些已然远去的童年时光,手握零花钱参加夜市的情景让我泛起了丝丝乡愁。

只要一个硬币就必然终结的剧情,那里没有连续上演的故事。刹那间,让人无比怀念。这就是游戏厅的魅力。

然而现在,夜市和与之毗连的游戏厅正逐渐萧条,便携式游戏机和家用游戏机的人气日渐攀升。现在已然进人了室内游戏的时代。

那种一个硬币就终结剧情的游戏也逐渐被没有结局的游戏所代替。采访堀井雄二、中村光一以及山名学的时候,我意识到现在的游戏更偏向于牧歌式(形式更自由)。

只要视线稍微离开一会儿,游戏中的人物就会死掉。在美国,曾经有个热衷于网游的年轻人得了抑郁症,因为和游戏玩家之间关系不好,在电脑面前开枪自杀了。在韩国,也曾经有过在网吧连续玩了86个小时的24岁的年轻男子暴死的案例,据说死因是心脏过度劳累。

中国天津也发生了一起奇怪的少年自杀事件。连续玩了36个小时的13岁少年,留下了“我要继续追寻我所尊敬崇拜的游戏中的英雄人物”的遗书,模仿《魔兽争霸》的主人公,盘膝张开双臂,从24楼纵身一跃。

在中国的北京、广州、香港等众多大城市的网吧都曾发生过年轻人死亡的案例,原因基本上是因为这些人连续玩了数十个小时的网游。亚洲各地也都出现了很多网游上瘾者暴死的案例,于是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日本应该也有这样的死亡案例吧?或许只是因为家人隐瞒了死亡原因。

然后,我把视线对准了日本国内,在检索“网络”的时候,发现了“网游废人”这个词。强烈的冲击让我瞬间停止了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造词呢?网游的废人,真是一个可怕的词语!

最近,我们把这种花大量时间在网游上、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人称为“网游废人”。

这个词隐含了一丝嘲笑的味道,嘲笑那些脱离了现实社会,或者说无法适应社会的人。“网游废人”或者说“网络游戏废人”,更简略一点就以一个“废”字概括。“我居然到了这种地步?”也有些玩网游玩得太过火而后脱离出来的人,带着自嘲的口气在众人面前如此自豪地宣告。

偶尔也会有人带着对资深玩家的技能、成果、级别的羡慕及尊敬之情,而称他们为“网游废神”,而且还有“废人级别”这一说法。这样的说法并非否定的意思。日本自古以来就尊敬离经叛道和太过夸张的人和物,对过多的能量抱有崇敬之情,因此会只看一眼就喜欢上芭蕉、山头火之类的漂泊诗人。“网游废人”或许也是受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吧。

听说牺牲了现实生活、沉沦在游戏的假想世界中的“网游废人”,偶尔中断游戏上厕所的时候,反而会用“进人现实”这样的描述。另外,据说还有被网游中的友情和爱情所拯救的玩家,也有悔恨因为网游而导致家庭分崩离析、人生被打乱的玩家。

我,很想见一下这群“网游废人”。

于是,编辑部在网上找了一些自称有“游戏依赖症”的人,并经由熟人介绍了一些资深网友玩家。为了能听到他们每个人最真实的声音,我们决定从九州到北海道去采访这些网游废人。

人,为什么会至死都要玩游戏呢?

网络游戏为何会有如此魅力呢?

网游废人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又是怎么生存的呢?

当今的日本,在孩子们和大人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为了探寻网游废人,即将开始我的旅程。

后记

“这个世界变得太可怕了。”

在采访第七章登场的藤田清美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她的双眼明明看起来纯真无邪,我却觉得一片黯淡。

叶落知秋,她借势说出这样的话:

“我和那个人一起去南边的岛上玩过,还曾经一起生活过。”

她讲述游戏里虚幻的事情的时候,就像在聊日常生活一样。那时,我不得不跟她确认她讲的是否是现实里的事情。

“这,是现实世界的,还是虚幻世界的?”

而且网络上的体验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回忆。实际体验和疑似体验,我完全感觉不出来这两者的优势和差异。对她来说,虚拟世界里的事情也算是生活故事里的一个片段吧。

如果像藤田清美那样把游戏体验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来说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采访者就不得不把假想与现实一一理清以后,重建事实真相。我想,以后要采访年轻人会很累吧。

走到接头地点的时候,这些原先的网游废人打扮得都很干净整洁。即使在车站附近的咖啡店会面,穿平常的衣服就不错了,女性玩家们也都是一副时髦打扮出现在我面前。

柳田国男的民俗学里有重大和日常的概念,重大就是指庆典、节日、礼节或年终活动等非日常的重大场合,日常则是指普通的日常生活。

对于宅人一族的她们而言,即便是徒步十多分钟到最近的车站这样的外出,都成了很重大的事情。

在第二章里登场的川崎朋子,采访当天从家里出门的时候,隔壁的大妈说:“哎呀,要出门吗?真少见啊。偶尔还是要出门见下阳光才好啊。”被大妈这么一说,她只有苦笑。

本书是关于沉迷网游的人们的告白而再记录的纪实作品。

编辑部通过网络,募集陷入网游依赖症的人们,我也跟周围的人说过这件事。然后,陆续收到超过70个人发来的邮件。从中我们选取了觉得“就是他。!”的人,尽可能地与他们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

最开始是通过邮件交流,然后跟他们约见面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有立即回复。

那些晚上,我的脑海里就萦绕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果然是“网游废人”啊,言语反响过于强烈,脑子里全是胡思乱想。

“他们的头发好像很多天没洗一样,微胖,然后穿着脏兮兮的牛仔裤走过来。阴郁、低着头、不管我问什么回答都是干巴巴的。对这个世界另眼相看,感情起伏很大。说不定偶尔还会不明就里地发火……”我天马行空地想象着。

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出现在我面前的网游废人们都无所顾忌地向我讲述他们的经历。很多人都强调他们得到了只有在网游里才会遇到的朋友。反之,很多人也都很后悔他们在网游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而且,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缺点。还有他们直率的讲话方式,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他们是想通过自己透露出来的经历来敲响某方面的警钟吧。

我觉得,网游废人是看透了虚拟世界的生存意义和死亡意义的人。如果无法发现现实社会的生存和死亡,偶尔觉得游戏里的战斗行为或者狩猎行为就是生命的赌注的话,也不可能沉迷其中吧。

网游废人里面,有这样的女性,她可以理性且自我反省式地分析聚集在网游里的人物形象。我想,这是只有她才拥有的才能。

好管闲事的我断言:“你只要稍微学习一下,就可以成为网游依赖症的顾问。”分别之际,她对我说:“对于因网游而变宅的人而言,最有效的就是现实中的恋爱。”

第三章登场的山本奈菜,交了比她年长的男朋友以后就从游戏中脱离了。我这样问她:

“与网游相比,他更有趣吗?”

“是啊,男朋友肯定要有趣得多。”

想要引起异性的注意,就得把游戏时间花在化妆、整理发型上。网游废人的处方单就在于恋爱吗?

但是,对异性没有感觉或者说没有恋爱体质的人而言,就没办法了吧。

另外,从第十一章出场的渡边秀和那里听说,他在网上认识的像弟弟一样可爱的17岁的男孩子夭折了。而且他们6个游戏伙伴一起去给他上香,在牌位前号啕大哭。对于身体有残疾的人而言,网游是唯一的“可以自由移动”的交流方式。网游依赖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于某些人而言,网游还是很必要的。

在应对包含网游中毒在内的网络中毒方面,走在前列的韩国,国家机关以中学生的网络中毒者为对象,进行了十二天十一晚的合宿制的治疗。虽然还在试行阶段,但是据KBS报道,2007年参加的33名中学生里面,大约有六成的人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说韩国每7名青少年里就有两人是网络中毒者,2 O(]8年,韩国青少年咨询院举行了三次合宿制的治疗,大概有60人参加。即使有六成的人取得成效,那也如同在沙漠里洒水般车水杯薪。

而且人类很复杂,不可能如此简单地解决问题。

我写的《网游废人》报告,不过是截取了冰山的一角。只看到了网游废人的入口。应该还有我们所不知的网游废人们正沉浸在假想现实的世界里。

现在整个亚洲正处于少子化进程中,中国政府以及韩国政府都出台了应对网游依赖症的政策。日本政府还要继续对这些处于网游依赖的人们置之不理吗?

在韩国采访期间,得到了北海道新闻首尔分局局长井田哲一先生和朋子夫人的大力关照。另外,为我担当翻译的常住韩国的作家户田郁子和他的丈夫,中国延边大学艺术学部摄影学科教授柳银珪,我们三人一起访问小雨降临的仁川南部警察署,打听因网游死亡的男性的事情。我受到了柳先生、户田夫妇不遗余力的帮助。

回顾以往,1985年初次到达韩国采访的时候,我记得那年户田郁子小姐正在高丽大学留学,井田哲一先生决定了去延世大学留学,他们两人都是我的挚友。

经过了20年的时光,我还能在首尔与他们两人相见,这多亏了Leaders Note(本书出版方)出版社的木村浩一郎社长的鼎力支持。

最后,再次对从本书的企划阶段开始,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创意总监栖口敬子、编辑·销售负责人伊串明子、酒田千诞表示深深的感谢。

2009年4月芦崎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