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井原西鹤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井原西鹤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井原西鹤(1642-1693),本名平山藤五,是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小说家。译钱稻孙是与周作人齐名的日本古典文学翻译大家,精通中日古文。其所译井原西鹤作品,译笔典雅传神,具有明清小说的风格。每段前面的两个七言句,颇似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回目,像《日本致富宝鉴》中“水间寺放利生钱,江户城添暴发户”这样的回目,堪与《水浒传》相媲美。

《井原西鹤选集》包括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家井原两鹤的两部“浮世草子”,皆为描写町人(工商业者)社会现实生活与风俗人情的“町人物”。

内容推荐

《井原西鹤选集》包括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家井原两鹤的两部“浮世草子”,皆为描写町人(工商业者)社会现实生活与风俗人情的“町人物”。《日本永代藏》收集了商人依靠机智节俭,发家致富的故事;《世间胸算用》刻画了或贫或富的町家度过年关的光景,意在为町人持家、发家提供鉴戒,形象地反映了日本人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民族特性。这类专门的经济题材的小说,在世界古典作品中非常罕见。

西鹤对社会世态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文笔谐谑生动,叙述紧凑,使得人物性格、风俗习惯跃然纸上,节庆祭典、器物衣食也宛如彼一时代的再现。

《井原西鹤选集》译者钱稻孙学识渊博,涉猎音乐、戏剧、美术、医学,精通日、意、德、法丈;文采与泽才兼修,文学素养深厚。译文始终贯彻元明小说的风格,凝练传张文字风格诡变,遗词造句巧妙,增泽补注匠心独运,成就了一个日本文学翻译的高标。

目录

序 文洁若

日本致富宝鉴

 卷一

一 初午转来好运气

二 邪风沦落第二代

三 神通丸一帆风顺

四 往时赊帐今售现

五 时运转开彩得彩

 卷二

一 赁房而居大财主

二 无妄之灾冬雷落

三 大黑屋聪明神助

四 号天狗风车为记

五 镫屋盈庭舟马客

 卷三

一 致富奇方煎法妙

二 学奢侈“澡锅大臣”

三 拜观音欺世盗名

四 高野山建冢还债

五 纸绢家业衰败时

 卷四

一 荐神馔祈禳应验

二 墨迹屏风费心机

三 福田播种布施钱

四 饮茶十益一霎空

五 献岁居奇伊势虾

 卷五

一 制钟表三代心血

二 涉世有方淀河鲤

三 一粒大豆光满堂

四 朝担盐筐晚油桶

五 三钱五分破晓钟

 卷六

一 种冬青门上生银

二 选得养子发利市

三 囤货须趁便宜时

四 淀河凝漆定家业

五 米寿竹尺量智慧

家计贵在精心

 小序

 卷一

一 行庄家女眷豪奢

二 长柄大刀旧日鞘

三 伊势龙虾春红叶

四 耍把戏耗子传书

 卷二

一 同行结会银一钱

二 说谎话还须破费

三 论合算无以复加

四 修门柱借债赖帐

 卷三

一 京国梨园亮相戏

二 糍粑花儿年内看

三 金锭如山原是梦

四 神明犹或欠洞察

 卷四

一 恶口相讥乌黑夜

二 门庭烤火奈良春

三 家主公互相顶替

四 老规矩糍粑抱柱

 卷五

一 岁末穷途赶夜市

二 运才智笔管编帘

三 道场夜话平太郎

四 江户铺面天长久

试读章节

在这常陆地方,有个一手起家的十万两大财主,叫作日暮某某,住在黄金原,高楼大厦,人马众多,田地百余町,家道兴隆,无所不足。此人心肠慈悲,怜惜众民;当地奉为善人,村中老幼,无不爱戴。起初,住的是小不点儿的破房,晚炊烟细,朝无隔宿之粮,穿的也不分春夏,克勤克俭,循规蹈矩,夫妇两口过的穷日子。早上卖酱油醋,中午担挑盐筐,傍晚换为油桶,晚上打马蹄铁,卖给马丁,从年轻时,一刻也没闲坐过。日子过得一年好似一年,到了五十多岁,积攒了三十七贯银子。此人经营买卖以来,从未折损一文钱,年年得利。不过,本钱小,要积攒到金子一百两,不是容易的事,他却几乎近百两了,所以逐渐成了东国的富翁。并且有了四个男孩儿,圆满无缺。

此地去江户不远,失所多年的流浪武士,苦无藏身之地,听到此人好客,都拿了贵人的荐信,前来黄金原,倾诚投靠于他。他心肠特善,授以茅屋,分以俸禄,渐聚至于七八人之多。虽则添了许多麻烦,无奈浪人没有出路的当今,没得说的,经年累月呆在乡里。其中有个叫森岛权六的,小有聪明,念过书,不忘其道,感恩图报,为他四个孩子授诵四书,殊属可嘉。再有个叫木冢新左卫门的,却引诱仲男作平康之游,挥霍了不少银子。有个叫宫口半内的,善于雕琢细工,刻杨卢木为耳挖子、小老鼠,朝暮孜孜不倦,鬻之江户的大街,五六年之间,积攒了些银子,在这种处境里,仍不失为能者。又有大浦其八者,热衷于小歌小舞,后来自然就精通音节,凡人所为,无不学会。还有个岩根番左卫门,相貌出众,身材魁伟,髭须于思,双目炯炯,若当个藩主的信使,食俸三百石也还相宜。然而心肠慈善,未可貌相。他深信佛道,不杀螫身的跳蚤,不踩脚下的蚯蚓,秉性老实,只是相貌凶狠而已。还有个赤堀宇左卫门,潦倒至此,还藏着一杆枪,偷猎禁鸟,射杀山狼,动不动与人吵架斗武,通年任性胡为。似这般人各一心,原也是人世之常,主人也不闻善恶,容忍至今。恰遇讯究浪人之令,都被捉将官里去了。后来这一班人也各有其归宿,熟观世态,自有妙理存焉。念过书的权六呢,在神田的筋违桥头说唱《太平记》。好色的新左卫门,在田町开了一间茶亭,空口哼着平时听来的三弦调,花街柳巷做帮闲,人都叫他作涩面新吉。擅长细工的半内呢,在芝大神宫前,铺油纸地摊卖小玩艺。可笑的是还戴着遮脸草帽。好音曲的甚八呢,投在又九郎的戏班里,仅糊其口,当个碎催。从朝到晚唱诺定终身。不改武士威风的宇左卫门呢,遂其夙愿,重新当上了五百石的小武官,居然骑着马,后面跟着个扛十字枪的小卒。还有修来生福的番左卫门呢,不知何时换上了缁衣,脑满肠肥,象一尊大佛,就在如来寺前一心念唱佛号,怎么说也是个凄惨的下场。都是做过武士的人,只因死又死不了的余命,才落到了这般地步。

那个黄金原的富翁教训孩子们,说道:“如此看来,尔等切莫荒废家业,嗜好诸艺。这班人就以平日所好而自误其身。博人夸赞精于赌艺,必败其身。歌道是公卿之事;弓马是武士之事;商家之事须是算盘打得细,天秤称得准,流水账记得勤。”P93-94

序言

井原西鹤(一六四二至一六九三)是日本江户时代(一六。三至一八六七,亦称德川时代)小说家、俳谐诗人。原名平山藤五,笔名西鹤。出生于当时的商业重镇大阪,家庭以商贾为业。他与净瑁璃(一种说唱曲艺)和歌舞伎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一六五三至一七二四)以及俳谐诗人松尾芭蕉(一六四四至一六九四)是元禄时期(一六八○至一七○九)的文人,都极有才华,是这个时期的出色的代表,在日本文学史上被称誉为元禄文学的三杰。

井原西鹤十五岁时开始学习俳谐——日本的一种带滑稽趣味的和歌。他在这方面成绩斐然,独树一帜,代表作是《西鹤大矢数》(一六八○)。西鹤在连句(长篇的俳句,也叫俳谐连歌)中出色地表达了町人(江户时代的商人、手艺人)那种强烈的投机欲望。然而,当时町人的生活已经不能用俳谐的形式淋漓尽致地予以表现了。于是,他就写起小说来。西鹤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作品《好色一代男》(一六八二)、(《好色二代男》(一六八四)以商人的冶游生活为题材。中期的《好色五人女》(一六八六)、《好色一代女》(一六八六)写妇女的爱情悲剧。后者探索了一个妓女的命运,写得相当深刻。后期的小说以《日本致富宝鉴》(原题是《日本永代藏》,一六八八)和《家计贵在精心》(原题是《世间胸算用》,一六九二)最富于特色。

《日本致富宝鉴》被公认为町人小说的滥觞之作。全书由六卷三十个短篇组成。大部分是商人发财的成功经验:要么凭借经商才干,要么靠勤俭起家。卷六的第一个故事《种冬青门上生银》中,写一个叫年越屋的小商人,拆下中元祭灵已毕的供桌做小桶,到溪流浅处拣起供桃供柿用的荷叶来包零售的黄酱。不久他就买了大房子,院子里种枸杞、五加木。风车草改种十八粒的长豇豆,同是蔓草,也务取中用的。腌海蜇的桶也不扔掉,种起蓼穗来。眼目所及,绝不糟蹋。

町人的世界里,像这样发家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其间也穿插了骄奢淫逸、败家潦倒的事例。《永代藏》这个书名耐人寻味。永代藏就是永久性库房,意思就是永世宝藏,传之久远的保险柜。作者把此书视为兴家立业的宝书,从而在卷六的最后一个故事《米寿竹尺量智慧》的末尾写道:

金银自有所在,

传闻大略如上。

为供后人储鉴,

书于日本宝帐。

为此题其名为《日本致富宝鉴》,搁笔时当太平年,猗欤盛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此书的主旨,译者将书名定为《日本致富宝鉴》,确实比《日本永代藏》容易理解。

《家计贵在精心》有五卷二十个短篇,副题为“年三十一日千金”。作者在标题下,加了个小序。其中有这么几句:“正月间,订账本,盘货,开库点银;新春的天秤,福神的宝槌,想要什么,都可以取诸各自的智囊。须知,一日千金的年三十,贵乎年初一就打好算盘,一息也疏忽不得。”言简意赅,是一段精彩的内容提要。

十七世纪的日本,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丰臣氏灭亡,日本重新进入统一的时代,商人阶级走上社会历史舞台。井原西鹤在此作中反映了中下层商人独特的境界。每个短篇都以年三十这一天怎样度过商家结算的年关为主题,叙述主人公治家之道或为何败家。作者强调胸中必须有成算。作者认为,只要精心策划,节俭营生,就能兴家立业;惨淡经营就能发财。卷三的第三个故事《金锭如山原是梦》有这么一段:“却说,有个穷人,束手不干活儿,只想一步登天发大财。往时在江户,见过骏河町店头亮晶晶的金银成垛,至今不忘。此刻躺身纸褥垫上,还一心无他念,只惦着:‘那皮单子上的新铸金锭,就有我躺着的那么一大堆儿。咳,这个年头儿下,要有得那么一堆才好哪。’正是十二月底的黎明,浑家先自睡了醒来,惦配着这点儿家底儿,心里嘀咕道:‘哎呀,今天这个日子怎么也不好安排。’一眼看到东窗透进来一线阳光,不知怎的分明是一堆金锭,惊喜道:‘这可好了,好了,真是天赐的!当家的,当家的……’叫醒她男人来。她男人刚问得一句:‘什么呀?’那金锭却没影儿了。”

原来由于这个男子成天哭穷,他的老婆竟产生了幻觉。万般无奈,她就丢下自己那个嗷嗷待哺的女婴,给丈夫留下一笔可观的工钱,跟着介绍人到一个新近丧妻、小宝宝无人照看的富翁家当奶妈去了。邻居的女眷们听到婴儿的哭声,前来教这个穷人熬米粉粥,还说:怪可怜的是你,娘子倒是前世修的。她们风言风语:那个富翁爱使唤漂亮的女人。尤其是“‘嫂子和他才故世的妻子有些个相像。那背儿绵软,简直一模一样哩。’此公不待话完,就道:‘方才的钱原封没动哩。听到了这番话,宁可饿死了也罢。’说着,飞奔出去,把老婆找了回来,泪水里过了年。”

译者钱稻孙是浙江省吴兴县人,生于一八八七年十二月五日,卒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五日,享年七十九岁。他是杰出的翻译家,资深教授,把《神曲》译成汉语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十一岁时随父钱恂(一八五三至一九二七,时任清朝派往日本的留学生监督)赴东京,先后毕业于成城学校、庆应义塾中学和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回国后又随任公使的父亲前往意大利和比利时,学会了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并在大学里攻读医学。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讲师、教授兼北京图书馆馆长、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清华大学委托,留京保管学校资产。北京沦陷后,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大学”校长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兼农学院院长(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七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齐鲁大学教医学。后来调到卫生部出版社当编辑。一九六六年退休,被聘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翻译。

钱稻孙在语言、文学等方面有精深的造诣,精通日语。他翻译了井原西鹤的两部作品,填补了中国对日本江户时代文学翻译介绍的空白,且是无人所能替代的。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

书评(媒体评论)

“日本的平民艺术仿佛善于用优美的形式包藏深切的悲苦,这似是与中国很不同的一点。”

——周作人

“了解文化是认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彻底的,最直接的,而且最有趣味的途径。”

——钱稻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