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历史分解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时,它就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问。如果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犹如一条长河,给人壮观但却难以接近的印象,那么在这里我们就把它分解成一条条的涓涓细流,静静流淌,娓娓道来。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将一个个历史场景串联起来,就组成了这样一本中国历史的大书——《中国上下五千年》。以史明鉴,用历史的铜镜比照今日的兴衰与得失;读史明智,用心体会前人的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心智。
本书由刘颖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字版文化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颖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我们把历史分解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时,它就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问。如果说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犹如一条长河,给人壮观但却难以接近的印象,那么在这里我们就把它分解成一条条的涓涓细流,静静流淌,娓娓道来。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将一个个历史场景串联起来,就组成了这样一本中国历史的大书——《中国上下五千年》。以史明鉴,用历史的铜镜比照今日的兴衰与得失;读史明智,用心体会前人的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心智。 本书由刘颖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上下五千年》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勾画历史,帮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中华五千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从远古时期的黄帝大战蚩尤,到商周之际的武王伐纣;从春秋战国的列国争霸,到秦汉的中原一统;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统一、对峙,到隋唐的盛世雄风……编者希望通过这样的重点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曾对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和事。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叙述时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为纬,脉络清晰,系统严密,力求让读者在阅读后对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了然于胸。在讲述宗旨方面,编者力求文字生动,但并不背离历史事实本身;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上,编者刘颖采用正统的历史观点,但也留给读者充分的独立分析、思考、批判的空间。 目录 传说时代 盘古开天地 伏羲画八卦 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 黄帝战蚩尤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夏·商·周 夏桀与商汤 第一贤相伊尹 盘庚迁都 甲骨文 妇好之墓 暴虐无道的纣王 周文王访贤 周武王伐纣 周公辅成王 伯夷与叔齐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 管鲍之交 齐桓公九合诸侯 迂腐的宋襄公 假道伐虢 流亡公子重耳 秦穆公争霸 楚庄王一鸣惊人 赵氏孤儿 伍子胥归报楚王仇 晏子谏诤齐景公 孔子周游列国 勾践卧薪尝胆 范蠡和文种 孙武吴宫教战 三家瓜分晋国 西门豹治邺 邹忌比美 商鞅南门立木 孙膑庞涓斗智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孟尝君养客 张仪“连横”散联盟 屈原爱国投江 田单巧布火牛阵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奇货可居 荆轲刺秦王 秦·西汉·东汉 秦始皇统一中国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西楚霸王项羽 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萧何追韩信 霸王别姬 张良施计稳天下 萧曹两相国 白登之围 吕后之乱 周亚夫平乱 飞将军李广 异人东方朔 卫青和霍去病 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写《史记》 昭君出塞 王莽改制 老当益壮 班超投笔从戎 “党锢”事件 黄巾军起义 太史慈练箭迷敌 董卓专权 王允巧诛董卓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 华佗骂人治病 三顾茅庐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赤壁之战 孔明三气周公瑾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七擒孟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懿装病 三国归晋 羊祜、杜预灭吴 周处除害 白痴太子 石崇、王恺比富 闻鸡起舞与中流击楫 八王之乱 王马共天下 王猛扪虱谈天下 淝水之战 王氏父子书法及轶事 “咏絮”才女谢道韫 法显西游记 南北朝并立 科学巨匠祖冲之 文成帝敬佛 孝文帝改制 范缜与和尚的辩论 和尚皇帝 北魏分家始末 陈后主亡国 隋·唐 杨坚以“俭、杀”治国 隋炀帝游江都 李密确立盟主地位 秦王李世民 决战玄武门 帝王之鉴——魏征 房谋杜断 李靖夜袭阴山 玄奘西游取真经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女皇武则天 请君人瓮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姚崇与宋璟 日本遣唐使做唐朝官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诗仙与诗圣 安史之乱 杨贵妃惨死马嵬驿 张巡用兵 骁将郭子仪 颜真卿刚直不屈 李想奇袭蔡州 韩愈劝谏“迎佛骨” 冲天大将军黄巢 北宋·南宋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半部《论语》治天下 李后主亡国 杨家将之“杨无敌” 王小波起义 寇准抗辽 范仲淹心忧天下 铁面无私包青天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沈括写《梦溪笔谈》 大文豪苏轼 靖康之耻 精忠报国的岳飞 韩世忠力阻金兵 卖国贼秦桧 钟相建楚与杨幺车船 权臣误国与忠骨捐躯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明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马可·波罗游记 关汉卿写《窦娥冤》 和尚当元帅 鄱阳湖大战 料事如神刘伯温 胡蓝之狱 靖难之役 空前绝后的“诛十族” 郑和下西洋 土木之变 北京保卫战 庚戌之变 张居正变法 海瑞罢官 严嵩父子倒台 医圣李时珍 宦官的胡作非为 戚继光抗倭 收复台湾 “九千岁”魏忠贤 东林党人 徐光启研究西学 闯王李白成 清·近代 清军人关 史可法死守扬州 智擒鳌拜 三藩之乱 雅克萨的胜利 康熙三征噶尔丹 文字狱 曹雪芹写《红楼梦》 铁嘴纪晓岚 郑板桥画竹 大贪官和坤 白莲教起义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试读章节 仓颉造字 在文字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通常都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来记录事情。大事就在绳上打一个大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如果有特别的事情就打一个特别的结,相关的事情就相互打一个连环结。 相传,仓颉原本是黄帝手下的一个小官,专门负责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仓库食物的多少等等。仓颉做事细心又尽力。开始,他对所管的牲口和食物熟悉后,心里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是,随着存栏牲口和库存食物数量逐渐增加,光凭在绳子上打结已经记不住了。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绳结都记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忘记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很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分派给他更多的事务。年年祭祀的牲口,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全部交给仓颉管理。仓颉又为难了,牲口、食物、人丁的数量常常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怎样才能简单准确地将它们记住呢? 一天,仓颉去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岔路口时,一个老人要往东,一个老人要往北,一个老人偏要往西。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决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因为怕人打扰而延误了时间,仓颉把自己关了起来,开始专心地创造新的符号。 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又大又圆的模样绘的;“月”字,是仿照月牙儿的形态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爪”字,是观察着鸟兽的爪印涂的…… 后来,仓颉用这种简单易记的符号记事,进而用来表达思想。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来,流传后世,就是我们今天所用汉字的雏形。 仓颉造字这件事感动了天地鬼神,天神特意降下粟米,表示祝贺。但同时也有反对的,那些平时欺伪狡诈、凶暴残杀的人,因为害怕文字可以将他们做的坏事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就再也不敢胡作非为,所以出现了“鬼夜哭”的传说。 黄帝战蚩尤 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在我国境内,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氏族和部落,它们彼此间经过长时期的相互影响和争斗,有些逐渐融合了,有些发展起来。 以炎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因而姓姜。他们是西戎羌族的一支,最早从西方游牧迁人中原,据说与随后迁人中原的黄帝部落有近亲关系。 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因而姓姬。黄帝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后来率部迁徙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并在那里放牧牲畜和种植庄稼,繁衍生息,逐渐强盛起来。与此同时,在我国南部地区,有一个九黎族也强盛起来。九黎是9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各包含9个兄弟氏族,共81个氏族,他们的首领是蚩尤。在神话传说里,蚩尤虎背熊腰,氏族成员也全都长着猛兽的身体,平时以沙石为餐,铜头铁额,耳上生毛如剑戟。九黎族勇悍善斗,经常侵掠其他氏族部落,被压迫者却无力抵抗,苦不堪言。蚩尤率领九黎族侵掠炎帝族,炎帝族被驱逐到涿鹿,只好向黄帝族求援。黄帝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便联合炎帝族等许多部落与九黎族在涿鹿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关于这场决战,有许多的神话传说。黄帝族不但联合炎帝族等部落参加战斗,还放出了他们平时驯养的熊、罴、貔、貅、豸区、虎等6种猛兽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为图腾的6个氏族部落)。蚩尤士兵虽然勇猛,但遇上黄、炎二帝等部落联军的同仇敌忾、协同作战,再加上猛兽的冲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蚩尤被迫请来“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间天昏地暗,浓雾茫茫,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黄帝也不甘示弱,他一方面利用本部落发明的指南车在雨雾中指引士兵,追杀残敌;另一方面请天女“魃”下凡帮助驱散了风雨,顷刻间风停雨止,晴空万里。九黎族被打败,蚩尤也被捉住后杀掉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被彻底打败了,他们一部分败回南方,一部分被俘虏,留在北方,成为“黎民”。而黄帝则受到中原地域许多部落的拥戴,威信日增。不久炎帝族与黄帝族又发生了冲突,经过在阪泉发生的3次战斗,炎帝族被打败,黄帝成了统治中原的首领。 后世的《山海经》、《大戴礼记》等记载古帝王世系的书籍都溯源到黄帝,即古代学者都承认黄帝为华夏族始祖。因为黄帝族与炎帝族原本是近亲,后又融合在一起,因而海内外华人都尊崇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自称“炎黄子孙”。P10-14 序言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明的民族。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算起,中华文明至今已经走过了约5000年的漫长岁月,故而大家习惯上把中国的历史称为“上下五千年”。在这上下五千年中,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事件,从尧舜禅让到秦统一六国,从贞观之治到康乾盛世,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历史事件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有些事件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浓重的神话色彩,其本源已经无从考证。比如盘古开天辟地,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不是史实,但是每一本讲述“上下五千年”的书却无一例外地从这里开始,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蕴涵着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基因。 文字产生以后,历史事件就被历代的史官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中国的史官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他们很早就具有“为后世师表”的意识,他们秉笔直书、孜孜不倦,力求使后世之人能够看到真实、完整的历史原貌。司马迁忍辱完成《史记》,谈迁发奋重著《国榷》……正是由于这些史学家的努力,一部部卷帙浩繁的史籍才得以成书,后人才有可能一睹历史的真容。 遗憾的是,历代史籍浩如烟海,比如《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大约4000万字,再加上文言文造成的阅读障碍,一个人就算心无旁骛地攻读,恐怕也得读上十几年。今人生活忙碌,何来时间去“啃”那些皇皇巨著?即使时间充裕,又有几个人愿意“皓首穷经”? 面对历史,不闻不问或望洋兴叹都是不可取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编者期望选择一种新的叙述方式,绕开繁复艰深的典籍,择取精要,以管中窥豹而知一斑的理念梳理历史,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勾画历史,帮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中华五千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从远古时期的黄帝大战蚩尤,到商周之际的武王伐纣;从春秋战国的列国争霸,到秦汉的中原一统;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统一、对峙,到隋唐的盛世雄风……编者希望通过这样的重点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这些曾对中华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和事。 本书在叙述时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为纬,脉络清晰,系统严密,力求让读者在阅读后对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了然于胸。在讲述宗旨方面,编者力求文字生动,但并不背离历史事实本身;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上,编者采用正统的历史观点,但也留给读者充分的独立分析、思考、批判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有其局限性。读者了解的只是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段,至于其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则很难通过故事形式来展开。因此,本书并不能被当做严肃的历史教科书,它只是以一种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让繁忙的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编者真诚地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