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虫记/世界经典动物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法)让-昂利·法布尔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还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全书行文流畅优美,充满质朴迷人的田园风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让-昂利·法布尔精通拉丁语、希腊语,博览群书,在《昆虫记》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寓言、历史典故和民间诗歌,因此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内容推荐

让-昂利·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在多年清贫的执教生涯里,他从未中断心爱的昆虫学研究,并出版了几十本关于自然科学的读本。55岁时,法布尔用稿酬在法国南部的乡下买下了一块荒地,取名为“荒石园”。荒石园里长满了野生香草,根本不适合耕种,但却是各种昆虫的乐园,也成了法布尔静心工作的世外桃源。在荒石园,法布尔用30年时间写成了10卷本《昆虫记》。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还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全书行文流畅优美,充满质朴迷人的田园风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法布尔精通拉丁语、希腊语,博览群书,在《昆虫记》中引用了大量的神话、寓言、历史典故和民间诗歌,因此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1910年,法国文学界和科学界联合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法布尔曾在全10卷精装本《昆虫记》的序言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从事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唯一仅有的安慰。”作为第一个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研究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怀着对昆虫的浓厚兴趣以及对科学真理的挚爱,不管条件如何艰苦、外界又是怎样的误解,几十年坚持不懈地研究探索。时至今日,这种“法布尔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目录

第一章 童年与梦想

第二章 田野蟋蟀

第三章 蜘蛛的“丝”生活

第四章 点灯的美食家——萤火虫

第五章 天牛的预感

第六章 大刀螳螂

第七章 蚜虫和猎蚜者的生活

第八章 贪吃的花金龟

第九章 松毛虫的远足

第十章 圣甲虫和粪球

第十一章 清洁大师埋葬虫

第十二章 绿蝈蝈之歌

第十三章 住隧道的蜜蜂

第十四章 大孔雀蛾的晚会

第十五章 夏日鸣蝉

第十六章 菜粉蝶的身世

第十七章 美好的回忆

试读章节

在世间寥寥几种享有盛名的昆虫中,田野蟋蟀的声誉来自它们那舒适的住所和美妙的歌喉。

记得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常常在田野里捕捉蟋蟀,不管我把脚步放得多轻,每当靠近它家门口的时候,这机敏的小家伙都早已逃进屋里。这时候,我只要把一根稻草伸进洞口轻轻抖动,好奇的蟋蟀就会禁不住跑出来看看,要是这次还抓不住它,下次只靠稻草就不会让它上当了。

在所有昆虫当中,只有蟋蟀在成年后有固定的住所。这些住所总是位于朝着太阳、环境卫生的地方,从门厅到卧室,全是蟋蟀一间一间挖出来的。至于建筑技巧,除了人类,没有谁比它更高明。

在风雨交加、天寒地冻的秋冬季节,许多昆虫都躲在临时的庇护所里,比如一团棉花、一片树叶、一道石缝,这些庇护所只能勉强容身,有时它们索性就呆在露天,而蟋蟀却住在自己安稳的家里。

蟋蟀的家安在向阳的斜坡上,下大雨时,雨水可以迅速地顺坡流掉。它们的家门口通常有一丛绿油油的青草,有时候蟋蟀会在家附近吃草,但是绝对不会碰这一丛。茂盛的草叶像屋檐一样遮挡着大门,当四野安静下来时,蟋蟀就坐在阴凉的屋檐下拨动它的琴弦。

进入微微倾斜的门口,有一段不到手指粗的通道,整洁、干燥,朴素但不简陋。往里走到尽头,最多三十厘米深,就是蟋蟀的卧室,这是整座住宅里最宽敞的房间,四壁也打磨得较为光滑。

要想详细了解蟋蟀盖房子的过程,还要从它们出生那刻开始。

四月,我找来十个花盆,填上土压实,然后往每个花盆里放入一对蟋蟀,为了不让它们逃掉,我在花盆口还盖了一片玻璃。我给它们提供新鲜的莴苣叶子吃,开始耐心地观察蟋蟀的产卵过程。

六月的第一个星期,我看到雌蟋蟀开始长时间在原地呆着不动,它把产卵管垂直插进土里,过了很久才拔出来,然后把地面的小洞抹掉,溜达一会又换个地方重复刚才的动作。

两天以后,我小心翻开花盆里的土,看到了蟋蟀的卵:它们彼此挨着,一堆堆直立在土中,颜色草黄,形状是两头圆润的圆柱形,长度约为三毫米。卵的位置在土壤里两厘米深的地方,每个花盆里大约有五六百枚。

天气越炎热,蟋蟀卵的孵化速度越快,过了十五天左右,卵的前端出现了两个黑红色的大圆点,这就是未来蟋蟀的眼睛。卵壳的顶端也出现了一条隆起的环形线,很快,裹着襁褓的小蟋蟀从里面一顶,卵壳就沿着这条环形线裂开了,像掀开了一个小香水瓶的盖子一样。

在卵壳口,小蟋蟀脱掉襁褓,露出了跳蚤般大小的瘦弱身体。它用大颚拱松土壤,钻出地面,沐浴在阳光里。它敏捷地奔跑、跳跃,用长长的触须在四周探索着。不到一天,它那灰白色的外衣就变成了漂亮的黑色,只在胸前留下一抹灰白。

我把这五六千只小蟋蟀放在园子里,可惜它们很快就被天敌几乎吃光了,我只好走出园子,去田野里观察。

酷热的八月,在落叶堆和还没被烈日烤千的草丛里,我看到了长大些的小蟋蟀,它们现在全身都是乌黑发亮的。这时的小蟋蟀还没有固定的房子,虽然它们已经长得足够强壮,可以为自己挖一个庇护所,不至沦为飞蝗泥蜂的猎物,但是直到仲秋,只要夜里还不是很冷,小蟋蟀们仍然喜欢过在田间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遇上刮风下雨就随便找个地方躲一下,丝毫不为住所发愁。

只有寒冬才能喚起蟋蟀建造房屋的本能,这本能是受时间限制的,季节一过,它们的建筑才能也将随之消失,不得不流落在外。

十月将尽,寒意袭来,蟋蟀的住宅终于破土动工了。首先是选址,裸露的地方太不安全,即使没有草丛作屋檐,至少也要找片菜叶充当门帘。之后,蟋蟀先要快速挖出一个门厅,它用前腿挖掘,用钳子般的大颚清除石粒儿,再用长着锯齿的强壮后腿把挖出来的土扫到身后,铺成一个斜面,累了就趴在门口休息片刻,很快,一个深约两寸、足够暂时栖身的门厅就挖好了。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这个工程一直处在缓慢的进展中。冬曰里,只要天气较为暖和,蟋蟀就继续它的挖掘和修整工作。

翌年春天,四月末的田野里,百里香和薰衣草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云雀振翅高飞,放声歌唱,从云端落下一串串响亮动听的音符,草原上的一只只蟋蟀羞涩地出声应和,曲调干净、缺乏变化,渐渐地,更多的蟋蟀加入进来,汇成了庄严、充满力量的弦乐合奏,歌唱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复苏。

这美妙的曲子如此振奋人心,我不禁好奇这些琴师用的是何种乐器。

蟋蟀有两个结构一模一样的鞘翅,然而和其他田野上的歌唱家相反,蟋蟀都是右撇子。

让我们来看看蟋蟀的右鞘翅:它几乎是平铺在背上,然后在侧面垂直折落。鞘翅上有两个联结着的地方,前面是一个较大的三角形,后面是一个较小的椭圆形,这就是发声器。在大三角形后面,有两条平行的翅脉,其中一条翅脉上大约有一百五十个锯齿,这就是琴弓。在两条翅脉中间,有一处凹下的空隙,里面有几条黑色的皱褶,这就是摩擦翅脉,在右鞘翅上也有相同的构造。蟋蟀把右琴弓嵌在左边的摩擦翅脉里,使几个发声器同时发声。

在几百米外的地方,我都能够听到蟋蟀洪亮、悠扬的琴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柔。

既然左右鞘翅的构造一样,为什么我看到的所有蟋蟀都是右鞘翅盖在左鞘翅上面呢?难道没有一只拉左琴弓的蟋蟀吗?也许蟋蟀可以轮流拉左右两把琴弓呢。我决定改变这一切。

我抓来一只蟋蟀,用镊子小心地夹着它的左鞘翅放到右鞘翅上面。我做得很漂亮,看上去就像自然长成那样的。蟋蟀起初也很平静,但是没过一会儿就使劲把翅膀扳回原位。我又试了几次,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固执的蟋蟀。

我想,小蟋蟀的翅膀还没完全长好,也许不会这么顽固吧。于是,我又去找来幼虫,密切观察着,终于等来了它蜕皮的时刻。

这是五月的一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刚蜕完皮的小蟋蟀浑身红棕色,而鞘翅纯白,又小又皱。两个鞘翅平行着向一个方向慢慢伸长,等它们的边沿碰到一起时,我用一根草茎轻轻地把左鞘翅搭在右鞘翅上,之后它们果然按照我的安排继续发育着,左鞘翅最终把右鞘翅盖了起来,到下午五点左右时,鞘翅变得更结实,颜色也正常了。

实验后的第二天,鞘翅仍是那个样子,我心满意足地等待着,期望看到蟋蟀家族中一位前所未有的左撇子艺术家登台演奏。

第三天,我的蟋蟀终于准备好了,它先调了调乐器,发出短促的咯吱声。好啦,预备——天哪,尽管会很疼,但执着的蟋蟀还是硬把右鞘翅扳到左鞘翅上,在最后一刻粉碎了我的计划,快活地拉着右琴弓唱起歌来。

P14-19

序言

为什么鸟类要迁徙、鲑鱼要洄游、海豹要离家去历险?

为什么菜粉蝶爱卷心菜、大野兔爱蔷薇花?

为什么杜鹃一叫,小动物们就知道春天来了?

对孩子来说,动物世界新奇又有趣。热爱动物的孩子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好奇友善的心。他看到槐树上垂下的毛虫时,不会大惊小怪,他知道毛虫在等着有风吹来,轻轻一荡。要是他刚好住在动物医院旁边,听到受伤的仙鹤不停叫唤时,他不会说“吵死人了”,而是“快点好起来吧”。

有一些从小热爱动物的人,也热爱读书、写作,所以他们长大后写了许多动物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应孩子的要求写的,有的是为大人写的,有的原本是研究用的科学书籍,却写得童趣盎然。它们就像一扇扇打开的美丽窗户,通往广阔清新的自然天地,受到了全世界小读者的喜爱,成为了经典的儿童读物。我们这套《世界经典动物名著》就是从中精选出来的八本。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白牙》讲的是一只名叫白牙的狼的成长故事。为了生存,白牙必须战胜其他的动物,但它不得不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屈服。幸运的是,白牙最后遇到了一个不想征服它,只想爱它也被它爱的主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把昆虫看作要好的朋友,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录它们的生活。因为他写得太精彩了,还差一点作为科学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这一位实实在在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英国大作家吉卜林。他笔下的儿童故事都特别有想象力,其中最受孩子喜欢的,是讲述狼孩毛格利在印度丛林里冒险的《丛林故事》。

如果一个作家既了解动物,又充满童心,那他写出来的故事,一定会无与伦比的好看有趣,就像《柳林风声》。英国作家肯尼思·格雷厄姆把四个伙伴居住的河边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大人们读后也都陶醉了。

法国女作家黎达一定有本事化身成风陪在小动物身边,要不她怎么能在《海豹历险记》里把小动物的感受写得那么活灵活现呢?

加拿大也有一位专门描写动物生活的作家,名叫西顿。他的故事里充满了对动物的尊重之情,提醒我们用自然的视角去看待动物、看待世界。

和前面的书比起来,《黑骏马》更像是动物自己写的小说。每个孩子做梦都希望身边的小狗小猫会说话,这样就能知道它们的心思了。一百多年前,英国小姑娘安娜·西维尔也有这个梦想,长大后,她通过一本著作把它实现了,这就是《黑骏马》。

《列那狐的故事》很特别,它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不同时代的人一点一点收集、改写而成的,要往源头追溯的话,它的岁数恐怕有上千年了。看这本书,就像坐在儿童剧场里看一出热闹的话剧,背景是大森林,由动物们来扮演国王、大臣和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从动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八本经典动物故事,本本都那么精彩,曾经读过它们的孩子,长大后又买来送给自己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只要世界上还有爱动物的孩子,它们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2: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