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海蔚蓝谈海外国宝》由海蔚蓝所著,海蔚蓝女士是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使。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历史的向往、海外国宝的港湾、拍卖行——追踪国宝的前沿,向读者朋友介绍了我国流失海外的众多国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蔚蓝谈海外国宝/文化中国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海蔚蓝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海蔚蓝谈海外国宝》由海蔚蓝所著,海蔚蓝女士是美国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使。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历史的向往、海外国宝的港湾、拍卖行——追踪国宝的前沿,向读者朋友介绍了我国流失海外的众多国宝。 内容推荐 这本《海蔚蓝谈海外国宝》由海蔚蓝所著,主要向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介绍了我国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的情况。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湖南出版集团邀请了海蔚蓝女士编写了这本简单易懂的《海蔚蓝谈海外国宝》。 目录 引子 一 历史的向往 二 海外国宝的港湾 世界各博物馆——艺术品的守护者 大学博物馆——立体的历史教学课堂 基金会收藏——有钱人的独特眼光 民间宝库——藏龙卧虎知多少 三 拍卖行——追踪国宝的前沿 补注 试读章节 一 历史的向往 马可·波罗,从13世纪以来,便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他的中国游记,让许多西方人神魂颠倒。怎么能相信他所说的都是真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那么个发达和美丽的国家,有那么多建筑和城池,能造出丝绸和瓷器那样美丽的东西,那样的地方又怎样到达呢? 其实,中国和西方的交往远在13世纪前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就是“凿空”之举,从此,中国与西方有了往来。但是,历史记载,更早的时候,公元前10世纪,距今三千多年前,周代的周穆王便西征,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与西方交往的开始。据说周穆王登八骏之车,命造父驾车,出宗周之洛阳,北渡黄河,西出雁门关,到河套以北,从柴达木盆地直达昆仑山之丘,开通了黄河流域与中亚锡尔河上游地区的交往,或许这就是后来丝绸之路的雏形呢。公元279年,在河北汲县战国魏令王墓中出土的《穆天子传》也提供了历史的记录,当时周穆王每到一地,就以丝绢、铜器、贝币馈赠各部落酋长,而从他们那里得到马牛羊、穄酒和新疆玉石。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大概到公元前6世纪前,也是这地球上唯一养蚕的国家。美丽飘逸的丝绸,让在马背上奔波的游牧民族惊讶羡慕,也成为了重要的等价交换物,在各族人民中起着货币的作用。当时居住在天山以北的塞人,还充当了中国和遥远的希腊城邦之间的丝绸贸易商的角色。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彩绘古陶瓶上,就有了身着飘逸的中国丝绸的人物形象。当时的西域传颂着这个神秘的中国,丝长在树上,能够织成如此轻软闪亮的丝绸,因此,古代的波斯和印度都管自己的这个伟大的邻国叫“绮国”。 到汉代时,张骞则走得更远了。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为了对付匈奴并与中亚建立外交和贸易关系,派遣张骞(约前164—前114)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和一个少数民族的随从甘父一起带领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前后经历了13年,一百多人出去,仅有两个人回来。公元前125年张骞又遵汉武帝命,从蜀郡开道通西南夷,并在公元前119年再次出使西域通乌孙国(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以西地区)。张骞一辈子,都在致力打通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他艰难经历中获得的关于西域的丰富知识,不仅帮助汉朝与他国建立了交往,甚至有助于打败匈奴,张骞因此被封为“博望侯”。而他不畏艰险,再接再厉开通的道路,在千秋万代的历史中,成了中国与西域交往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当时沿着这条道路,汉代的丝绸、漆器、软玉、麻织品、釉陶器及其他装饰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向西方。公元前64年,罗马人侵占了叙利亚后,需要大量的中国丝绸。本来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当凯撒大帝穿着绸袍出现在剧场时,人们都窃窃私语,认为他太奢侈了,可是随后,罗马贵族无论男女都竞相争穿绸袍,锦衣绣服成为贵族的时尚,风气沿袭,到公元三四世纪时,一般的罗马人都穿着丝绸的衣衫了。罗马的黄金作为丝绸等中国物品的交换物,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中国。P2-4 后记 中国的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五千年的文明,无论截取哪一段,都那么浓墨重彩,都那么惊心动魄,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就我自己说,今年已经99岁了。在这几乎一个世纪中,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同年出生的小孩,眼下都是老人,都该退休了。他们曾经茁壮成长,也曾饱受风霜,有着各自的回忆和各自的历史。 回想自己的一生,不但经历了新中国,还经历了旧中国。开始上学的光景还历历在目。六七岁的时候开始上私塾,读的是《四书》、《诗经》。后来跟着父亲到平邑,进学堂学算术和语文。中学是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读的。中学毕业后,考上北大。读大学那阵,我很用功,好好地学了四年。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开始写文章(最开始写的是《北宋的差役和雇役》)。从此历史学成为我毕生研究的课题。 中国史,应该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社会发展史、科技发展史、思想哲学史和在这些大课题笼罩下的枝枝杈杈。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都栖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一辈子了,都有些心得和经验,说出来或许对社会、对年轻人有所帮助。上世纪30年代,那时我还年轻,与友人一起办了个专门给农村小学教师看的刊物,效果很好。后来因为战乱,被迫停刊。为此,我一直想给年轻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们做点什么,可又一直没有机会。 湖南出版集团想给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出一套书,邀请了很多老学者、大学者参加写作,他们找到了我。我看到了他们开出的书目,都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题目。我觉得这很好。因为,我们太需要了解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了,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历史与现实社会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就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在今天这个兴旺发达的国体上再创辉煌历史,我们虽然有责任,可今后真正出力的却是青年人。 我已经是近百岁的人了。虽然想学孔老夫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自己还能干什么呢?我是做教育工作的,希望年轻人多受教育,希望孩子们多读书。 湖南出版集团策划的这套书,每本虽然都不厚,可都是老知识分子的心得,应该是用精华哺育后生了。我呼吁我的老朋友、老同事都来为这套书尽些力。我更希望湖南出版集团把这套书印得物美价廉,不仅让城市的年轻人能读到,更要照顾农村和贫困地区的穷孩子。我相信这些孩子是有志气的,他们都是今后国家的栋梁。他们不仅需要改善物质生活,更需要社会给他们提供可口的精神食粮。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尽些绵薄之力,让后代了解伟大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爱国素质,我们感到很欣慰! 何兹全 2009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