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其敏、张丽安编著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主要介绍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家庭背景、拜师学艺、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建筑创作的探索、经典作品的诞生、暮年作品的光芒、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启示,以及建筑作品年表。
本书对当今的建筑师、设计师、建筑学院学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并能深入挖掘,感悟其设计理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天才建筑师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荆其敏//张丽安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荆其敏、张丽安编著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主要介绍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家庭背景、拜师学艺、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建筑创作的探索、经典作品的诞生、暮年作品的光芒、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启示,以及建筑作品年表。 本书对当今的建筑师、设计师、建筑学院学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并能深入挖掘,感悟其设计理念。 内容推荐 赖特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是美国“草原式住宅”的缔造者。他承袭了北美地方传统,善于运用天然的材料,进行建筑创作。他提出了新的建筑空间概念,这是对摩登建筑的最大贡献。他认为,空间可以内外贯穿,运用区域和隔断划分,巧妙地变化天花和地坪的标高,会有不同的空间感受。一个单一的空间可以有多种功能,不用封闭的办法去限定空间,而是运用空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空间。1920年以后,赖特开始尝试设计直角以外的其他形体的建筑,这些形式最初出现时遭到嘲笑,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却成为摩登的特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天才建筑师系列”之一,由荆其敏、张丽安编著。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用传记的体裁、通俗的方式,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试图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对建筑的摩登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目录 第一讲 家庭背景/01 第二讲 拜师学艺/05 (一)师从名师/06 (二)最初的尝试/08 第三讲 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13 第四讲 建筑创作的探索/19 (一)小住宅起家/20 (二)草原学派与流动空间/25 (三)摩登章法/36 (四)民主的个人主义建筑/44 (五)日本艺术/49 (六)教书不育人/54 (七)“有机建筑”理论/59 (八)现实与梦想/66 第五讲 经典作品的诞生/75 (一)东京帝国饭店/76 (二)流水别墅/81 (三)古根海姆美术馆/83 第六讲 暮年作品的光芒/92 (一)天才与激情/92 (二)暮年的精彩/97 (三)画笔人生/107 第七讲 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启示/113 (一)“无中生有”的建筑空间观念/114 (二)崇尚自然的环境观/124 (三)设计结合自然的生态主义/128 (四)流动空间和动感视觉/135 第八讲 建筑作品年表/141 试读章节 当赖特开始进入阿德勒和沙里文事务所时,别人认为他是没受过良好教育不懂事的乡下佬,处处与他为难,因此赖特曾憎恶在沙里文事务所中的一些遭遇。后来在他的自传中形容阿德勒和他周围的绘图员们都是些可恶的笨蛋……总之,充满敌意的开始使这位来自威斯康星的乡下青年随时准备着战斗。赖特在沙里文事务所中赢得了几次战斗以后,才在绘图房中受到平等待遇,其实,沙里文早已看到了这位新来的青年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正如一般大事务所只愿意做大型工程一样,阿德勒和沙里文认为不应接受大量的零星小住宅,这样的小设计就交给赖特去做,赖特在业余时间完成了大量的图纸,并时常拿给沙里文去评议。从1888年起,赖特成为沙里文事务所中专做私人小住宅的代表。这些住宅设计代表赖特早期的独立作品,其中查雷住宅(Chamley House)(建于1891年),首次表现了赖特建筑设计的才华。 查雷住宅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摩登化”,也不同于20世纪20—30年代后期欧洲先锋派建筑师的摩登作品。查雷住宅是个光洁的几何块体,三层高,采用精细的砖工表面,赖特喜欢采用被称为“罗马式砖”的特制的扁长砖块。这所住宅采用古典对称的平面,方形的窗户在平整的墙面上显得很突出,屋顶是扁薄的形式,建筑前面有平板式的遮阳板,建筑构图仍遵守黄金分割比例,划分为抹面的基础部分和平板式的屋顶部分。这时沙里文处理摩天楼立面仍沿用希腊罗马柱式的比例,用基础、柱身和柱头部分的划分来平衡高层建筑的立面比例。 查雷住宅也是一所规矩的并未表现出赖特特有的浪漫主义的住宅,后来当国际式建筑师们攻击他时,提出以查雷住宅为例,是个死板的“盒子”建筑,赖特使用的只是他从沙里文那里学到的手法。穿过住宅主要入口,有一个遮阳的小廊,女儿墙上装饰着典型的沙里文式纹样。赖特学到了沙里文的装饰方法却从不用沙里文用过的装饰形式。查雷住宅的装饰是很有表现力的,屋檐上的铜饰纹样是赖特作品中很有成就的一种手法,也是赖特后来常用在屋顶立面上以形成韵律的手法。赖特试图使他从沙里文那所学到的装饰法进一步摩登化而不是抄袭。查雷住宅的内部是简朴的,它有“限定的”室内,不像后来所追求的那种室内外的空间交替。他的后期作品首先是注重室内的细部,用强有力的线条作水平分割,创造变化的地坪标高和延伸的墙壁。查雷住宅的内部如同奥地利先锋派建筑师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20世纪后期作品那样简洁。 赖特也参加了阿德勒和沙里文事务所中的大项目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是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中的交通与通讯展览厅的建筑设计。这个博览会上的其他建筑样式,正如赖特和其他建筑师所形容的那样,是建筑摩登运动的一个倒退。由于政治原因,博览建筑由东部保守派的建筑师们所控制,他们代表古典主义的布札艺术学院派风格。只有少数人(包括沙里文)打破了这种由欧洲传来的“高贵阶级”的建筑。沙里文试图创造美国人的“民主建筑”,当时沙里文自己并不明确这种意图,只是赖特在后来的著作中明确了“民主建筑”这个观点,他们和布札艺术学院派站在相反的立场上。根据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的标准,不管建筑的使用功能如何,都要做虚假的前脸设计,完全忽略了建筑的“忠实性”。沙里文和赖特认为建筑的“忠实性”是功能的体现,没有一座建筑不应忠实于其自身的功能的,也没有一座建筑不是在表现其自身的功能的,只是表现功能清楚的程度有差异而已。 由于沙里文和赖特提出的“民主建筑”思想,迫使新古典主义者们在芝加哥博览会的设计中更加独断专行,只允许沙里文他们设计博览会旁边的交通与通讯展览厅。博览会的中心区由檐高18米的新古典主义的宫殿形式所占据,并以古典的拱廊相连接。这个统一的规则在交通与通讯展览厅设计中必须遵守。因此,沙里文不能忠实地表现其结构的特征,但是,他在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拱廊前脸的后面采用了钢结构的展览大厅。 沙里文和赖特力图做出忠实于建筑功能的效果,至少使其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让人们看到建筑的真正实质。他们从两个方面来表达这个设计意图,首先,他们保持了巨大的罗马式柱廊,用带状的花边作装饰,用装饰性的檐口代替古典的笨重石块,如同在芝加哥大会堂上做过的,收集大自然的植物纹样作装饰。沙里文和他的学徒们以象征自然界为主题来代表美国的民主思想,美国好像大自然的田园式空间,欧洲则是拥挤的正规化的城市。在交通与通讯展览厅上的装饰象征着忠实于大自然,与大地相接近。第二方面他们表现了与布札艺术学院派建筑完全不同的风格,交通与通讯展览厅的线条风格是水平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线条风格都是垂直的。沙里文和赖特的水平线条是直达大地的,蕴含人类热爱大自然的理念和建筑寓于大自然之中的构思,赖特的这种神秘色彩成为他后来的设计原则。交通与通讯展览厅在平面上与罗马式尖的入口相矛盾,使这个古典的前脸显得很孤立。 在宏大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留下今天仅有的几栋伟大建筑,有些是沙里文的贡献,有些是赖特的贡献。沙里文对赖特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但赖特也影响了沙里文。没有沙里文,赖特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沙里文是赖特的启蒙导师。没有赖特,沙里文后期做不出比芝加哥大会堂更好的作品。交通与通讯展览厅比其他建筑更能说明他们一起合作设计,沙里文是难以用言词来表达青年学徒赖特对他的大师级作品所起的作用。 P8-11 序言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和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西方建筑摩登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天才建筑师”系列丛书主要从他们的家庭背景、拜师学艺、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建筑创作的探索、经典作品的诞生、暮年作品的光芒、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启示,以及建筑作品年表等方面对三位建筑大师作了介绍。此系列图书对当今的建筑师、设计师、建筑学院学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读者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并能深入挖掘,感悟其设计理念。 本套丛书用传记的体裁、通俗的方式,把三位大师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试图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对建筑的摩登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们从他们的设计生涯中可以看到,作为伟大的建筑师,其成功之路是非常艰难曲折的,他们的奋斗精神以及对建筑事业倾注的执著之爱,对当代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与创新,会有所启迪。他们的作品风格统治了一个时代。我们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学习其作品及创作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看待西方建筑摩登运动发展至今的诸多流派。正确认识与评价当今各种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以及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探索中国建筑自身的发展方向等,都有重要意义。 20世纪50、60年代,三位建筑大师相继去世,摩登建筑的流派开始分化形成许多庞杂的体系。当今世界建筑思潮风起云涌,新生代的建筑大师不断涌现,建筑师们的审美观念、文化艺术素养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了明显提高,对建筑的个性化、情感化和文化价值有了更高的追求,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态度更为开朗和开放,但三位大师的作品风格至今风行世界。因而,面对当代层出不穷、庞杂而多变的建筑设计思潮与流派,我们需要对老一代现代主义大师们作品的精神传承,有更深一步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位大师所开创的现代主义建筑将更加完美,我们对其成就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编者 2011年9月 于天津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