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秒、千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单位,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将无法描述我们的具体行为。然而是谁决定这些单位基准的?我们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单位基准运用到生活中的?在伊藤幸夫和寒川阳美编写的这本《不可忽视的计量单位》中记载的各种各样的关于单位的传说与故事将一一为你解答。本书尽量避免使用深奥的语句,而是引用各种传说故事和生动形象的插画,简单明了地为大家解释单位怎样从生活中产生的,怎样根据人类的身体、运动、生活习惯和自然等方面的基准被创造出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可忽视的计量单位/隐知识 |
分类 | |
作者 | (日)伊藤幸夫//寒川阳美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米、秒、千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单位,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将无法描述我们的具体行为。然而是谁决定这些单位基准的?我们是根据什么把这些单位基准运用到生活中的?在伊藤幸夫和寒川阳美编写的这本《不可忽视的计量单位》中记载的各种各样的关于单位的传说与故事将一一为你解答。本书尽量避免使用深奥的语句,而是引用各种传说故事和生动形象的插画,简单明了地为大家解释单位怎样从生活中产生的,怎样根据人类的身体、运动、生活习惯和自然等方面的基准被创造出来。 内容推荐 你可以用“1米”或“2厘米”来表示周围物体的长度,但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视力状况或者表达某种饮料甜不甜时,又该用到哪些计量单位呢?生活中无处不需计量,精确的计量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物理属性,而计量单位就是完善数据的必要补充。翻开《不可忽视的计量单位》一书,通过了解形形色色的计量单位,我们也得以更立体地认知大千世界。 《不可忽视的计量单位》由伊藤幸夫和寒川阳美编写。 目录 序 第1章 单位究竟是什么 存在于单位中的幸福感——有了单位,大家开始有了共同的标准 “可数的量”与“不可数的量”——“离散量(不连续量)”和“连续量” 区分不可数的单位——“外延量”和“内涵量” 是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比较呢——“个别单位”和“普遍单位” 有全世界都通用的单位基准吗——单位制及其历史 单位也可以“合体”?——组合单位 这就是单位之间的约定——用正确的符号来表达 第2章 单位从哪里来 单位因需要而产生——度量衡制的产生及普及 以太阳的大小为基准的单位——斯泰德 更亲切的尺度计算——库比特/双库比特/拃宽/小掌宽/指宽/in(英寸)/foot(英尺) 所谓的罗马英里是多少——passus(罗马步)/milliarium(罗马里)/mile(英里) 从生物的能力而产生的单位——罗马亩/摩根/ac/普克 日本从中国学来的单位——尺/寸/分/丈/龠/合/升/斗/斛/步/坪/亩 日本的单位是很独特的——握/掬/尺/咫/寻/常 第3章 试比较一下“长度”和“距离” 最接近我们的长度单位——m/cm/km/mm/μm/nm/pm 你的牛仔裤尺寸是多少——in/yd 棒球要打多远才算全垒打——yd/ft 散在家中的日本单位——榻榻米/间/帖/尺/寸 要测量更长、更远、更宽的物体——弗隆/测链/英里/海里(国际海里) 日本的陆上单位和海上单位——里/步/町(丁)/间/尺/寸/分 驰向遥远宇宙——天文单位(太阳距离)/光年/pc 第4章 “重的”和“轻的”之间的交界线在哪 “重的”和“轻的”标准——kg/μg “一小茶匙”到底是多少——cc/ml 不同国家,其物体的质量标准会不一样吗——t/Mg 女性都在乎的质量单位是什么——carat/karat 日本特有的单位——尺/贯/两/分/厘/斤 以体重的“/”作为标准的单位——德本/加德特/lb/oz(ounce) 如果无法去称量最轻的物体……——gr 第5章 表示“面积”、“容量”和“角度”的单位 丰富多彩的农家面积单位——坪/分/町/反(段)/亩/步/合/勺/a/ha 根据国际单位(SI)和码磅度量衡法所测量的面积单位——m/ac 价格不断涨高的汽油、煤油和原油的销售单位是什么——barrel/gallon/L 酱油和日本酒用什么单位表示呢——升瓶/合/勺/石/斗 车子排气量是多少呢——cc/cm/L/cu.in 表示温度还是时间?都不是,它表示角度——度/分/秒/gon/grade/gradian 在切蛋糕时用到的单位——rad/sr/台/切/块/号/本 第6章 现代人都比较关心的“时间”和“速度”的单位 你的手表准吗——JST/GMT 一年等于日小时吗——儒略历/太阴历/太阳历(格里高利历)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男人是谁——ms/μs/ns 你的干支是什么——十二地支/十天干/二十四节气 要多大的速度才能甩开地球的重力奔向宇宙——km/h/kt(kn)/海里 汽车和装有小型马达的自行车里面栖息着一只章鱼——rpm/rps 第7章 与“能量”有关的单位 蒸汽机是不是瓦特发明的——kW/W/J 英国的马力气都很大吗——ft-lb/HP/PS 所谓的J(焦耳)指的是什么——J/N/erg 摄取卡路里>消耗卡路里=通往糖尿病的道路?——cal/kcal 产生能量的发电站——W/Wh/kWh 台风产生的能源居然是日本一年发电量的倍——m/s/风力等级 地震能量的单位是什么呢——震级/M 第8章 表示肉眼无法看到的“声音”和“温度”的单位 为什么声音能被听见——dB/phon/sone 嘈杂指数——WECPNL 我们可以遮蔽多少声音呢——D值/L值 电波是可以听得到的振动——Hz/kHz/GHz 你知道你的音域吗——octave 所谓的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K 所谓的“摄氏度”是什么——℃/centigrade/℉/°Rè 第9章 各种各样表示“光”的单位 表示蜡烛明亮程度——cd/cp/烛光/gr 表示光所照射的光亮程度——lx 表示人类的眼睛所能够看到的光亮——lm 表示能够看到多亮的单位——cd/m/nt/sb 表示夜空中星星亮度——星等 表示相机镜头的明亮程度——F值 表示眼镜度数的单位——D 第10章 用人名来命名的单位 万有引力的发现者会因加速度变得更有名吗——N 希望大家都能和平利用的单位——Bq/dps/Ci/GBq 这个人可能什么都能看得穿……——R/C/kg 这真是个非常性急的人吗——马赫数/马谢 这些单位全部都用在电器中吗——A/V/C/Ω/W 只要身在日本就会接触到的单位——gal/mgal/ls 第11章 其他单位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单位——打/罗/大罗/小罗/包装 不想用来测量自己身体的单位——Gy/rad/Sv/rem/mSv 敲敲西瓜就可以明白的单位——Brix% 书本和笔记本的尺寸用什么来表示呢——A系列/B系列/四六判/菊版/AB开/牛皮纸开 与文字尺寸有关的单位——pt/Q(级) 究竟可以细致到什么程度——成/分/厘/毛/%/‰/ppm/ppb/ppmv/ppbv/ppt “粗的”、“细的”、“浓的”、“淡的”等等——纱支/D/tex 与外币有关的单位——日元/美元/欧元/英镑/法郎 “弱酸性”是什么——pH 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单位——mol 不再使用的压强单位——mb/hPa/Pa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存在于单位中的幸福感——有了单位,大家开始有了共同的标准 当物质和精神出现的时候,“单位”就开始存在了。尽管我们使用这些单位是无意识的,但如果我们不使用单位,就很难向其他人准确地传达物质的大小、长度、距离、重量和浓度等信息。 我们经常会听到“稍稍”这样的词,如“稍稍向左靠近一下”、“稍稍移动一下”。一般来说,这些词都是在安置很大的东西,或者调整其位置时使用的。这是大家在一个团队中有了默契或已经形成共识时才使用的词语,因为它们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暖昧和模糊。 如果在比较大的范围里,如在兴建数十层高的建筑物或住宅的时候,我们不会在设计图中写上“把柱子稍稍向左靠近一下”这样的要求吧? 所以我们才需要单位作为标准。那么,是不是各种单位的国际标准都一样呢?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日本,说到“1kg(千克)”的重量时所指的都是同样的重量。如果这些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中所表示的数值不一样,那么每次贸易流通时都要换算,非常不方便。当然,也有表示金钱价值的单位,但是这些单位与经济密切相关,至今都不能统一;它们之间还得根据外币汇率进行换算。 除此以外,即使同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国家里也会出现标准不同或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基准不一样等情况;在本书将具体列举这些情况,让大家慢慢弄清楚。 “可数的量”与“不可数的量”——“离散量(不连续量)”和“连续量” 正如前文提到的,单位是表示数量或者分量的指标,一般应用在可数的事项中。可以说,单位是一个用来表示长度和重量等对象的、非常便利的工具。 在这些测量长度和重量的对象中,存在着可测量的量和不可测量的量。在认识个别单位之前,我们先总结一下,究竟它们的范围在哪。 首先,以我们身边的例子——人、铅笔、家庭等数量为对象——来考虑。它们都是可数的量,分别用“人”、“支”和“户”等单位来表示。这些可数的对象之间或多或少都可以进行比较,我们称之为“离散量”或者“不连续量”。 相对而言,也就存在不可数的量。比如气体的量、降水的量、湖和沼泽地的含水的量等等。测量气体的话,可以用潜水员在潜水时所背着的水中呼吸器那样的弹状高压气体容器,把气体放在一定的容器中就可以比较里面所含气体的质量和浓度了。测量降水的话,可以把在相同条件下制作而成的容器分散放到不同的区域,测量储存在这些容器中的雨水含量,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但是,这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进行比较而想出来的简便方法,我们对其准确性还是有所保留。 除了气体和液体外,好像砂糖、盐和面粉等物质,我们要数清它们的颗粒数不是不可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这样的对象,我们称之为“连续量”。在比较连续量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上述的弹状高压气体那样的容器,把基准量设为“1”,然后在后面加上相应的单位,其他要测量和比较的量就按照这个标准分别加上相应的数量,那么我们就可以测量出该对象的具体分量。 区分不可数的单位——“外延量”和“内涵量” 我们在前面已经叙述了量有可数的和不可数的。在这部分中,我们将介绍关于可数量的知识。“可数量(不连续量)”中又可以分为“外延量”和“内涵量”两种。虽然从文字上很难理解这些分类,但在实际应用上却很简单易懂。 所谓的外延量,就是“可以用加减乘除来计算的量”,比如长度(距离)、重量、面积、体积等。它们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通过加减乘除,计算出整体的大小、宽度和长度。正如它们的名字一样,它们是“可以向外延伸”的,可以用加减乘除来计算的单位。 内涵量指的是“不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的量”,温度、密度、速度和浓度就是其中的例子。比如说“把两天的气温27℃和28℃加起来是55℃”,尽管也可以计算,但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具体的意义。内涵量是表示其强度的量,用加法来计算其程度是不恰当的。很多时候,它都是由两个外延量相除得到的。比如说,距离除以时间就得出速度,重量除以体积就得到密度。所以这些包含在事物或者运动中的,通过分割其分量而得到的量就叫做“内涵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哪里计算过这些量的印象呢?对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算术中学习过的内容。实际上前面所说到的“离散量”和“连续量”,与此处所说到的“外延量”和“内涵量”都是由远山启先生和银林浩先生提出的数学概念,并在日本的小学教育中广泛应用。只不过远山先生和银林先生都指出这只是一种分量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用在所有事物上。所以我们只需要简单地理解“原来也有这样的分类”就可以了。 P14-19 序言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很多与单位有关的知识,然后应用到生活中,可是,有没有人去深究过这些单位是如何产生、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以前,笔者也和大家一样,对诸如“究竟是谁决定这些基本单位的基准,大家怎样根据这些基准把单位运用到生活上来”等问题没任何兴趣。 大概在两年前,笔者因应编辑部以“写给文学系学生的单位知识”为题的要求写书,从而有了一次调查和学习单位知识的机会。自此,笔者对单位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包括与学术无关的那一部分单位知识。 现在编辑部又让笔者以单位为题重新写一本书。但这次提出的要求不光包括要写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所包含的意思等浅层次的内容介绍,还包括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要求,如文章要以单位是如何贯穿我们的生活为主线,并且用更加有趣的方式去介绍这些单位的知识等等。这些真是挺难达到的要求…… 正如前面提到的,笔者为了调查研究,翻阅了许多相关文献,收集了不少关于单位的民间故事,并慢慢地感觉到埋藏在单位这个领域当中的有趣之处,所以笔者也想写一本更加贴近生活的、包含着能让人感到“也有一点作用哦”的信息的书。于是笔者欣然接受邀请,重新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相关资料。 本书并不是专门面向理科学生或者研究者的学术文献,而是着重于论述单位是如何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一范畴的科普图书。当然本书中也会包括单位的定义(理解单位本质的最基础的知识)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内容。 本书由两位传统的文科班出身的作者编著而成。这导致了本书在学术上不能研究得很深入,也不会让读者在阅读上感到困难。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任何关于单位的基础知识都可以轻松理解。 有很多人认为,所谓的单位,就是很容易被想象成学术上很难的东西。曾经就有人有这样的想法:“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但能肯定,单位是那些伟大的学者或者研究人员通过复杂的计算公式或者化学式推导、创造出来的。”实际上,不同的单位是根据人类的身体、运动、生活习惯和自然等方面的基准创造出来。比如说,“米”和“千克”分别是国际单位中用作测量长度和质量的基本单位,但也有的国家继续使用“码(约为91.44厘米)”和“磅”。其理由是,如果硬要改变,很容易造成人们生活上的混乱,也容易误导大家产生“米和千克这些单位是硬性规定,而不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的想法。 本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单位的传说与故事。认识这些知识虽然并不能使我们的考试成绩上升或者给我们带来什么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笔者认为,了解这些单位知识后,肯定会有用得着它们的地方!如果大家阅读本书后开始对单位产生兴趣,笔者将感到非常荣幸。 【感谢】 本书在多方协助下才顺利完成。在这里我要对很多人表达我的感谢之情。首先要感谢Science Eye(科学之眼)编辑部的石先生;石先生有很多作者可以选择,但他最终选择了我,真的非常感谢他。其次要感谢提供插图的高村先生,很感谢他给我提供了这么多生动有趣的插画。因为这些插画的存在,使本书变得更加有意思。 另外,还要感谢协助我们取材的神津精机株式会社的滨田先生和佐久间先生,以及协助我们安排编辑流程的青木流程株式会社的冢本先生。有了大家的协助,我们才能对本来很难理解的标准测量仪器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 再次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2008年春天 伊藤幸夫 后记 非常感谢大家把本书看完。 大家都可能在无意识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单位”?其实我也一样。 我在公司里从事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工作。在工作中,我也经常用到好几个单位。所谓的图像处理就是将很多工业制品或者零部件等先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将拍下来的相片进行特殊的处理,取出我们需要的信息,再测定它们的尺寸,从而分析它们是否有缺损等等的工作。 因此,在使用相机去拍摄的时候,解像度(分辨率)是多少像素,每个像素的尺寸是多少微米,开闪光灯的时候要输出多少伏特的电压才合适,处理时间是多少毫秒……重新想想,我真的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着很多单位。 尽管我们经常使用这些单位,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去考究这些单位的起源和历史。正如“序”中所说的那样,我也是差不多在两年前得到这个关于单位的调查机会,才有这么多惊人的发现。为了完成这本书,我得到了更多新的发现和惊喜。如果大家在阅读本书时也像我一样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的感叹的话,我就真的感到万分荣幸了! 在这里请容许我把话题稍微转换一下吧!最近,我家附近开了一间味道很不错的回转寿司店。老板好像也做鱼类买卖生意,店里使用的食材都很新鲜。我和朋友吃到肚子快撑不下了(包括我最喜欢的海胆、鲑鱼、金枪鱼、虾等等),结账时两个人一共才花了5,000日元(大约35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对于非常喜欢吃寿司的我来说,还真是一个惊喜。 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提这间回转寿司店呢,其实对于我来说,“两个人5,000日元”是一个去吃寿司的基本底线。暂且把这间寿司店简称为“某某寿司”,所以对我来说去一次“某某寿司”相当于5,000日元。比如说我听到有谁拿了一万日元去玩弹球盘游戏的话我可能会马上说“你真浪费啊,一万日元可以去两次某某寿司了呀”。这样说的话,这里的“某某寿司”好像已经成了一个通用单位。当然这个单位也只能在熟悉这间寿司店的朋友之间使用,所以使用的范围也不广…… 现在,我们在无意识地使用的这些单位,最初也只是在非常小的范围中流传。当越来越多人知道某个单位的基准以后,那个单位才会在世界上被普及起来。所以说,我偶尔使用的“某某寿司”也有机会成为一个通用单位吧?还有大家随时创造出来的单位,说不定在哪一天也会成为世界上的通用单位呢1 2008年5月寒川阳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