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新诗研究有其特殊的位置,这大概是诗歌文类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多年来,新诗研究总是在相对封闭的框架中,在经过一轮轮充满悖论、冲突甚至对抗的颠覆与重建之后,实现着自身美学趋向的更迭和问题疆域的转变。张桃洲、孙晓娅主编的《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集结了一批新锐研究者围绕诗歌精神的困境、新诗的起源、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重写文学史、中学诗歌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的论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分类 | |
作者 | 张桃洲//孙晓娅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新诗研究有其特殊的位置,这大概是诗歌文类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多年来,新诗研究总是在相对封闭的框架中,在经过一轮轮充满悖论、冲突甚至对抗的颠覆与重建之后,实现着自身美学趋向的更迭和问题疆域的转变。张桃洲、孙晓娅主编的《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集结了一批新锐研究者围绕诗歌精神的困境、新诗的起源、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重写文学史、中学诗歌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的论文。 内容推荐 张桃洲、孙晓娅主编的《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性语境下中国新诗核心命题研究”的成果之一,《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分上、下两编,集结了一批新锐研究者围绕诗歌精神的困境、新诗的起源、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重写文学史、中学诗歌教育等议题展开讨论的论文。 目录 在突围中寻求生机 ——新诗研究断想(代序)张桃洲/1 上编 困境、语境及其他 ——诗歌精神的重建姜涛等/3 重新回到新诗的起点 ——从《“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谈起段从学等/28 格律与自由之辨 ——林庚诗学的意义冷霜等/39 “不告别”:文本的社会性及其可能张洁宇等/57 重新探掘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张桃洲等/67 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张桃洲等/84 文本背后的新诗史:个人经验、审美话语与政治 ——关于《回顾一次写作》段从学等/99 谁、什么与如何 ——当前中学新诗教育的歧途孙晓娅等/107 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 ——有关《当代诗》杂志孙文波等/123 “一个人去建造一座教堂” ——重释骆一禾的诗学理想与成就西渡等/137 下编 “混杂”的语言:诗歌批评的社会学可能 ——以西川《致敬》为分析个案姜涛/163 “全装修”时代的“元诗”意识姜涛/179 “巴枯宁的手”姜涛/192 诗歌与社会:新的张力关系的建立张桃洲/207 当写作的压力减轻后 ——简论中国诗歌的当下境遇张桃洲/215 如何重返新诗本体研究? ——从《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谈起张桃洲/225 胡适新诗本体话语的差异性建构段从学/234 回到穆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段从学/246 中国现代诗学的可能及其限度段从学/251 一场关于新诗格律的试验与讨论 ——梁宗岱与《大公报·文艺·诗特刊》张洁宇/255 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 冷霜/278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冷霜/299 新诗的“发生”与“诗性空间”的拓展 ——从新出的两部新诗研究著作说起易彬/304 后记 张桃洲/3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