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平编著的《物联网概论——物联网在中国》力求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阐述物联网的起源、概念、技术和发展。本书旨在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物联网及应用物联网,并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全书共分6章,其组织结构如下:
第1章 绪论。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论述了技术进步与社会需求、信息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对物联网发展的影响。
第2章 物联网的研究现状。分析和说明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
第3章 物联网概念。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以及物联网的基本体系架构。从拟人化的角度描述了如何赋予物理世界以智慧。
第4章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重点论述了与物联网技术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方法。
第5章 物联网的发展策略。从总体规划、政府引导、企业研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推进物联网的持续发展。
第6章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物联网研发面临的挑战,探讨了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展望了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或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特定范围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网络。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或人与物品之间,从而进行相互通信与信息交换的一种网络与服务的概念。“Internet of Things”是手段,“Internet of Services”才是目的。
宗平编著的《物联网概论——物联网在中国》从物联网的起源出发,论述了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核心要素,分析了物联网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物联网的相关技术与物联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主要内容包括射频标识技术、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物理信息融合系统、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和技术标准等,并讨论了物联网的发展策略和应用前景。
本书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物联网技术的理想读物。
《物联网概论——物联网在中国》可作为技术人员、政府管理者、高等学校学生和科普爱好者的物联网技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