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异色(精)/海豚文存》编著者黄恽。
《古香异色(精)/海豚文存》为“海豚文存”之一,该丛书是海豚出版社继“海豚书馆”之后推出的系列丛书,“文存”不做细致的划分,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追求新鲜感、冲击力和可读性,有趣,有意思,是丛书的两条标准。
第一辑出版的“三老集”,包括沈昌文《八十溯往》、钟叔河《记得青山那一边》、朱正《序和跋》。2011年,正值三位先生80高龄,此时出版三位先生的小集,作为向三位出版前辈的致敬之意,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二辑作者周成林、雍容等都是是出版界、史学界的大家,久负盛名。
《古香异色(精)/海豚文存》编著者黄恽。
《海豚文存:古香异色》以民国时期苏州人物为主,兼及近代名家在苏州经历为辅,讲述了鲜为人知的野史掌故,并以半文半白的笔风行文,颇有风趣。
为“海豚文存”之一,该丛书是海豚出版社继“海豚书馆”之后推出的系列丛书,“文存”不做细致的划分,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追求新鲜感、冲击力和可读性,有趣,有意思,是丛书的两条标准。
费念慈祖籍武进.其实却是苏州的富户,本人也是翰林院编修,前几年外放浙江乡试主考,贿卖关节的传闻满天飞,被御史参劾,后来虽然查无实据,却从此一蹶不振。这次到常熟,原是想走走翁同稣的门路,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遇见翁同稣的得意门生沈北山,不就是放在自己眼前的一条路么?更巧的是自己正好有一个待嫁的闺女。于是央人说媒.与沈北山结成了翁婿。
这场联姻的结果不是双赢,却是两伤。
费念慈遇到了真正窝心的事,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变局——戊戌政变发生了。维新变法失败,光绪被禁瀛台,六君子被杀,翁同稣革职永不叙用。费念慈与翁门弟子联姻,就是与帝党领袖翁同稣搭上了关系,如果帝党得志,自然可以分取一杯羹,偏偏帝后相争.后党完胜,费念慈在当时就像误上了贼船一样。人家避之唯恐不及,他倒好,没有先见之明,只得自投罗网,而且这钩咬住了,就再也脱不了干系。费念慈不但未吃到“羊肉”,反而惹了一身膻,心中懊丧不已。费小姐虽然终身有托,结婚时能穿补褂戴朝珠,却待红盖头掀开,看到自己的夫婿——玉堂新贵沈北山,长得身材矮小,容貌清瘦,毫无七尺男儿昂藏之态,不禁大失所望。一方是富家千金,养尊处优,一方是清寒书生,落拓不羁,这样的组合其结果可想而知,徐珂《清稗类钞》之《沈北山冤狱》这样说:
常熟沈北山太史鹏幼孤,赖其嫂抚养成立,……朝贵争欲婿之,袁忠节公昶方遣使为媒介矣,而武进费屺怀太史念慈亦欲妻以女。北山知费女才美,又以翁叔平相国之怂恿,遂聘焉。费妇为嘉定徐颂阁相国□女,悍而骄,闻北山贫窘,已心恶之。及成进士,入翰林.始乞假归娶,拮据成婚,终为外姑所鄙。既结禧。伉俪亦不相得,北山乃怫然入都。
《清稗类钞》把沈北山负气入都的原因归咎于丈母看不起,夫妻不相得。曾虚白所著的《曾孟朴年谱》对此另有说法:“沈鹏就跟苏州费屺怀太史的女公子结了婚,不料床笫间的纠纷,竟把这位有作有为的青年刺激而成了愤世嫉俗的怪脾气。”“床第间的纠纷”用现在的话来说,似乎是性生活不和谐。不管怎么说,出身孤寒的沈北山在岳丈家里存身不住,只能北上入都,继续他的小京官生涯。据沈北山的朋友燕谷老人张鸿在《续孽海花》中说,沈在费府“匆匆的过了一个月,也带着夫人回到本乡祭祖扫墓,谒见亲族。北山既无房屋,借在兄嫂家中住了几日,依然回到苏州。”不久,就上京赴任了。
翰林院是个清贵的衙门,一般的庶吉士不过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如果轮不到外放试差,官俸连养活自己也很困难.朝中又没有了翁同稣这个奥援,沈北山只得到步兵统领衙门右翼总兵英年家中去坐馆,赚些束修贴补,也算找到一个兼职。
张鸿说沈北山不但书呆子气,而且迁执多疑。这次到京城,他的书呆子气更是大大地爆发出来了。目睹慈禧复出掌权后的种种不惬人意,耳闻光绪被囚后的种种遭际,加上此前在岳丈家所受的种种刺激,他忽然产生了上书朝廷的冲动。好名而又不得志的人,往往会逞臆使气。轻于一掷。如果意外成功,那么自己目前的困境可以摆脱,万一不成功。P3-P5
俞晓群兄主政辽宁教育出版社期间,组织出版过“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等书系,格局宏放,影响深远,创造了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段奇迹。沉潜蕴藉数年后,俞兄从沈阳到北京,出掌海豚出版社,重出江湖,不负初衷。短短一年多时间,赓续旧梦的“海豚书馆”六大系列已陆续面世三十余种,包罗万象,蔚为大观。他兀自意犹未尽,于是又有了“海豚文存”。
承俞兄抬爱,邀约我担任“海豚文存”总策划。即将出炉的“文存”是与“书馆”平行的一套书系,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对而言,“文存”不作细致的划分,来路比较野,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若较诸新鲜感、冲击力和可读性,则容有一日之长。或将不遑多让。
有趣,有意思,是我衡量一切优秀书籍的两条标准。二者居其一,已属难得。如果兼而有之,即当馨香以祝,实属可遇而不可求。“海豚文存”每年拟出两辑,约十来本,大抵学界及文坛名宿与中生代的作品各占一半。都能做到坐一望二吗?得读者和时间说了算。爰书数语,以引珠玉。
这本书的问世,首先要感谢深圳粱由之先生。我与梁君至今缘悭一面,又相隔千里,每当梁君打电话来,一端照例是滔滔不绝,健谈得想插上嘴也难;一端照例是沉默寡言,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其实,我也不想说什么.听听也是一种享受,正是梁君一次一次地在人海中记起我,总把自己的机会慷慨地分惠给我,以前也是,如今还是,让我感慨这个世界里,朋友的友情居然真的深过桃花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