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潮/大师文话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蒋梦麟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梦麟所著的《西潮(大师文话系列丛书)》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的晶莹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内容推荐

蒋梦麟所著的《西潮(大师文话系列丛书)》里面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西潮(大师文话系列丛书)》著者好举平凡的故事,间杂以微妙而不伤人的讽刺,真使我们感到一股敦厚淳朴的风味。这种风味在当今是不容易尝到的了。至于其中的妙语妙喻,不断的流露,正像珍珠泉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连串的喷了上来。

目录

序言

前言 边城昆明

第一部 满清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第二章 乡村生活

 第三章 童年教育

 第四章 家庭影响

 第五章 继续就学

 第六章 西化运动

第二部 留美时期

 第一章 负笈西行

 第二章 美国华埠

 第三章 纽约生活

第三部 民国初年

 第一章 急剧变化

 第二章 军阀割据

 第三章 知识分子的觉醒

 第四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

第四部 国家统一

 第一章 宪政的试验

 第二章 中山先生之逝世

 第三章 反军阀运动

 第四章 国民党之出掌政权

第五部 中国生活面面观

 第一章 陋规制度

 第二章 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

第六部 抗战时期

 第一章 东北与朝鲜

 第二章 抗战初期

 第三章 大学逃难

 第四章 战时之昆明

第七部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第一章 中国与日本——谈敌我之短长

 第二章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

试读章节

第一部 满清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差不多两千年以前,几位东方的智者,循着天空一颗巨星的指示,追寻到一个新宗教的诞生地。这个宗教便是基督教。基督教后来在西方国家的生活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基督教以和平仁爱为宗旨,要求教徒们遇到“有人掌掴你的右颊时,你就把左颊也凑过去。”基督教的教徒经过不断的磨难和挫折,不顾罗马猛狮的威胁和异教徒的摧残迫害,逆来顺受,终于在罗马帝国各民族之间传播开来了。几百年之后,它以同样坚忍的精神慢慢地流传到中国。

景教徒在唐朝(公元六一八——九O七)时来到中国,唐室君主曾为他们建造了景教寺,但是景教徒的传教成绩却很有限,再过了几百年,在十七世纪中叶,耶稣会教士带着西方的天文学来到中国,终于得到明朝(公元一三六八——一六四四)皇帝的垂青。

在这同时,活力旺盛的西方民族,不但接受了新兴的基督教,而且发展了科学,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发明,为近代的工业革命奠立了基础。科学和发明渐渐流传到东方,先是涓涓滴滴地流注,接着汇为川流江涛,最后成为排山倒海的狂潮巨浪,泛滥整个东方,而且几乎把中国冲塌了。

中国人与基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一向没有什么纠纷,不过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基督教与以兵舰做靠山的商业行为结了伙,因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个宣扬爱人如己的宗教也就成为侵略者的工具了。人们发现一种宗教与武力形影不离时,对这种宗教的印象自然就不同了。而且中国人也实在无法不把基督教和武力胁迫相提并论。慢慢地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如来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

我们吃过炮弹的苦头,因而也就对炮弹发生兴趣。一旦我们学会制造炮弹,报仇雪耻的机会就来了。我们可以暂时不管这些炮弹是怎么来,因为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保全性命究竟比拯救灵魂来得重要。

历史的发展真是离奇莫测。我们从研究炮弹而研究到机械发明;机械发明而导致政治改革;由于政治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始研究政治理论;政治理论又使我们再度接触西方的哲学。在另一方面,我们从机械发明而发现科学,由科学进而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一步一步地我们离炮弹越来越远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离炮弹越来越近了。

故事说来很长,但是都是在短短一百年之内发生的,而且紧张热烈的部分还不过五十年的样子。我说一百年,因为香港本来可以在一九四二年庆祝香港成为英国领土的一百周年纪念,但是这也是历史上偶然的一件事,英国的旧盟邦日本却在前一年以闪击方式把香港抢走了。我提到香港,决不是有意挖旧疮疤,而是因为香港在中国欧化的早期历史中,恰恰是现成的纪念碑。大家都知道,香港这群小岛是中国在所谓“鸦片战争”中失败以后在一八四二年割让给英国的。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中国继禁止鸦片进口之后,又在广州焚毁大批鸦片。鸦片是英国由印度输出的主要货物,于是英国就以炮弹回敬中国,中国被击败了。

一八四二年的中英条约同时规定中国的五个沿海城市开放为商埠。这就是所谓“五口通商”。大批西方商品随着潮涌而至。这五个商埠以差不多相似的距离散布在比较繁盛的中国南半部。为中国造成了与外来势力接触的新边疆。过去中国只有北方和西北那样的内陆边疆,现在中国的地图起了变化,这转变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这五个商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由南向北互相衔接,成为西方货品的集散地,舶来品由这五个口岸转销中国最富的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

西方商人在兵舰支持之下像章鱼一样盘踞着这些口岸,同时把触须伸展到内地的富庶省份。中国本身对于这些渗透并不自觉,对于必然产生的后果更茫无所知。亿万人民依旧悠然自得地过着日子,像过去一样过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从没有想到在现代化的工作上下工夫。一部分人则毫不经心地开始采用外国货,有的是为了实用,有的为了享受,另一些人则纯然为了好奇。P1-4

序言

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这里面所包涵的晶莹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

读这本书好像是泛舟在时间的洪流之中,一重一重世间的层峦叠嶂激湍奔涛,都在我们民族和个人的生命中经过。而且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时代的转变愈快,被人们忽略的史实愈多。若当时的人不以记载,则后起的人更无从知道,无从了解。这种忽略和遗忘都是人类很大的损失,因为在不断的历史的过程中间,以往的经验,正是后来的教训。

了解这种意义,才能认识蒋梦麟先生这本书所蕴藏的价值。他生长在这极不平凡时代已经过了七十年了。他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满清专制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经过,七十华年,正是他智慧结晶的时候,到此时而写他富有哲学内涵和人生风趣的回忆,其所反映的绝不是他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西潮》这本书里面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著者好举平凡的故事,间杂以微妙而不伤人的讽刺,真使我们感到一股敦厚淳朴的风味。这种风味在当今是不容易尝到的了。至于其中的妙语妙喻,不断的流露,正像珍珠泉的泉水,有如粒粒的明珠,连串的喷了上来。

这本书最难达到的境界,就是著者讲这个极小平凡时代的事实,而以极平易近人的口吻写出来,这正像梦麟先生做人处世的态度。若不是具备高度文化的修养,真是望尘奠及的。我何敢序梦麟先生的大著,只能引王荆公两句诗以形容他的写作和生平。诗云:

“看似平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难。”

罗家伦

1959年12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