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促进研究诚信与科学善治的成果方面,同行评议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也影响着科学实践以及科学体制的结构。弗洛德曼和霍尔布鲁克等编著的《同行评议研究诚信与科学治理》致力于在跨文化、交叉学科语境下,立足当前科学实践中的同行评议活动,探讨同行评议与研究诚信以及科学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如何构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促进一种“好”的科学。在这一主题下,本书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1)代序:介绍同行评议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实践运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2)界定同行评议:介绍与同行评议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演变史,同行评议的几种基本模式及几类“拓展”形式,以及同行评议、研究诚信和科学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3)当代学术成果(英文,包括中文的摘要的作者介绍):包含当代欧美同行评议研究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18篇经典文献,每篇文献包含相应的中英文导读;(4)附录:简要介绍本书美方编者所承担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的对比性评估”。
丛书总序
同行评议:中国的理论、实践与展望(代序)
导言与致谢
第一部分 界定同行评议
1.同行评议
1.1 同行评议概念
1.2 出版前的同行评议
1.3 基金申请同行评议
1.4 同行评议的其他用途
1.5 对同行评议的批评与取代
2.同行评议与研究诚信
2.1 诚信研究的历史起源
2.2 一般意义上的诚信
2.3 促进专业科学诚信水平的同行评议
2.4 同行评议中的诚信实践
3.同行评议及科学治理
3.1 自治与责任的辩证关系
3.2 同行评议的跨学科研究
3.3 结论:跨学科性及转向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附录:同行评议的政策实践
第二部分 当代学术成果
1.同行评议的历史与原则
1.1 从书籍审查到学术同行评议
1.2 科学中的评价模式:评议系统的制度化、结构与功能
1.3 同行评议的原则与实践
1.4 无偏见,无价值:反对盲态投稿的案例
2.出版前的、基金的与制定规则的同行评议
2.1 有问题的传统
2.2 同行评议的去学科化
2.3 重新评价科学—社会关系: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广泛影响的价值评议标准(1997—2011)为例
2.4 同行评议过程在美国作用的日益扩展
2.5 受规章限制的科学中的质量控制
2.6 超越盲目的信仰:克服交叉学科评价的障碍
3.政策制定、同行评议与科学治理
3.1 科学与科学政策中的同行评议
3.2 英国卓越研究框架计划书中的“影响因素”:学术自治边界的变化
3.3 同行评议:寻求最优实践的一种理论?
3.4 同行评议的政策挑战:管理偏见、利益冲突与跨学科评估
3.5 评价研究:从基于可靠信息的同行评议到文献计量学
3.6 文献计量学对于科学体系的影响:无意的后果?
3.7 社会科学的计算化:政治科学计量的政治学
3.8 无伤大雅:民主政治中飞速发展技术的评估与治理
附录 同行评议的对比性评估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