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天,1971年出生于北京。自1993年起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是70年代出生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剑如秋蓬》,长篇小说《玩偶青春》、《像一场爱情》、《命犯桃花》等。《出手一刀的浪漫》是丁天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出手一刀的浪漫/锐角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丁天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丁天,1971年出生于北京。自1993年起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发表小说。作品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是70年代出生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剑如秋蓬》,长篇小说《玩偶青春》、《像一场爱情》、《命犯桃花》等。《出手一刀的浪漫》是丁天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内容推荐 “70后”作家群代表性人物之一的丁天,自推出由王朔强力推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偶青春》后,又有第一本散文随笔集《出手一刀的浪漫》面世。作者挥舞着文字的魔杖,将都市时尚、流行文化、精英趣味,玩味到极致。 《出手一刀的浪漫》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立春 一生/003 紫式部/007 村上龙在色情街/010 海明威与死神/013 东邪西毒/018 吉本芭娜娜/020 了不起的盖茨比/022 王朔/024 流星与蝴蝶/033 港产艾特·伍德/038 车站/041 薇诺娜,永远的爱/044 假如我们在巴黎街头相遇/047 再次回到叔本华/050 啤酒和狗子/053 谁来与我干杯/057 同学少年都很贱/059 水晶与杨葵/065 盛夏 北京“慢联”足球队/073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077 王朔:都付茶馆笑谈中/081 北岛应该为我写首诗/090 误读三国之桃园结义/094 暖昧的两性/098 1933年,斯文·赫定去新疆,林徽因去山西/101 文身/105 露天电影院/107 美食的残酷/111 遇鬼如赏花/114 名字的艺术/117 绝世孤品/120 张彻:盘肠大战/124 《我爱我家》中的“伦理哏”/127 洗白/130 穿过你眉骨的青铜箭镞/132 笑看英雄不等闲/134 深秋 出手一刀的浪漫/139 一个叫傅红雪的人/141 人生休说苦痛/144 偷情万岁/147 女令狐冲和她的百年孤独/149 印尼之行/151 主动的女孩最美丽/154 同桌/157 情感教育/160 恶作剧/163 打架/166 后座/169 西藏像我们的青春一样美丽/172 暖冬 阁楼上的巴尔扎克/177 爱与死的仪式/180 拜伦·西行·纳兰容若/183 韩国电影/185 马耳他之鹰/187 长眠不醒/190 福楼拜和高更/193 斯蒂芬·金/196 像子路一样成为一桶肉酱/199 罚作红颜去薄命/201 春日迟迟/204 老猫的故乡在1980/207 我和大仙/210 别有深情一万重/213 铁血青春/217 我真想,死在你的怀里/220 在卡塞尔城邂逅伦勃朗/226 试读章节 一生 小时候,喜欢听评书。这是我的文学启蒙。每天中午十二点飞奔回家,准时打开收音机。每周末,怀揣一把毛票步行去王府井新华书店,那时候,我家住在景山后街。小学毕业前,读完了四大名著以及当时能找到的世界文学名著。酷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生以来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水浒传》,后来几乎每年重读一遍。寒暑假从来不出去玩。 中学是在和平里上的。每天骑车上学。离开中学以后就没再骑过自行车,估计现在有自行车也不会骑了。单恋过别人一次,常常被别人单恋。实质性内容完全没有。去年,认识过一个南方女孩,十四岁就有了初次性经历,每天放学以后先和同学男友找地儿做完了才回家做作业,我听完颇有种虚度了自家青春的悔恨。后来,认识的另一个女孩,则是十三岁,在我认识的女孩子里算是纪录保持者。还是现在的孩子们厉害啊。有一年写剧本住酒店,才思枯竭时站在窗口发呆,看到一对中学生男女一边骑车一边长时间接吻,怦然心动。青春啊!当心别摔着,撞了人也不合适啊! 离开中学以后开始胡混日子,上学退学,上班辞职。有一个固定女友,一待就四年。美国的一家天主教教会大学看中了我,所以有段时间一直在办出国,排了三次队,被拒签三次。于是像忘掉骑车技术一样,慢慢地把英文也忘了。罗丹安慰我说,一个诗人,到了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能做什么呢?说得也是,顿开茅塞。走投无路,开始靠中文维持生计。谁让我是诗人呢。每天写作至凌晨,那时最喜欢听的是林忆莲的歌。我的生活如此乏味,生命像花一样枯萎。 大部分的早期小说是在二十四岁和二十五岁那两年写的。此后缓缓出手,直至二十八岁那年售完为止。此后一年专心恋爱,直至结婚。收山。每天看影碟度日。翻出旧日报刊,竟发现几年前在我遍地开花的岁月有评论家给我写的寄语,早慧必定早衰。如此有先见之明,令人叹服。 三十二岁,舍业、抛家、弃子。决心重操文学写作旧业。除了没有文学写作,不文学的事在此后这几年基本,十么都干了一点点。偶尔写剧本,大都和警匪特工战争相关,有一种活在打打杀杀中的错觉。“文学理想”像一把枪顶在脑门上,随时走火。 2005年,再次梦想能够重回小说创作领域。目标明确,倾尽全力。笔耕不辍,写作至今。事情的起因是有天晚上,一个年轻人来敲我的门,他来自时空的另一端,好像是二零七几年,或者是三零几几年,在那个科技超发达的年代,他特别想看看他的偶像长什么样子,于是坐上时光飞船就来了。同时带来的礼物是一整套《丁天文集》。一百多本,装帧精美。我除了两本看过,其他的都没看过,所以也没好意思给人家签名,打官腔客套了几句。支走他的时候发现,他把那套书落在了我家里。 估计明年哥们儿就该发财了吧?明年不行后年,后年不行大后年……等多久我不知道,但肯定会等到。魔鬼比上帝讲信用,他老人家说我行,我一定行的。你想不想把灵魂卖给魔鬼?我太想了。你愿不愿意抛弃上帝皈依撒旦?我太愿意了。我操上帝他奶奶的闺女。这句话是当初我们加入魔鬼党时的宣誓。 到五十岁的时候应该差不多了吧,功成名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朋友说,男人一生总应该有一块劳力士,我说,男人总要有一辆凯迪拉克才算是男人……嗯,四十多岁还不算太老,有妞应该还泡得动的。从现在开始储备体能,上午青鸟,晚上宝迪沃,风雨无阻。跟我混的女孩其他我都不挑,但必须得会炖十全大补汤。 一生最后的两部作品肯定不能是小说类。一部是《中国二十一世纪另类文学发展史》,专业著作,都市言情恐怖玄幻一锅下,把和我要好的哥们儿全部写入文学史,关系不好的一个字也不提,写得再好也不提。另一部你知道,我就不说了。连卖唱的卖身的卖菜的都写自传了,我不写合适吗?我再想想……如果不写的话就一言以蔽之:“追忆似水年华。都到这岁数了我也别不好意思了,我想告诉全世界的人们,我把我一生最具光彩的青春、最有活力的岁月、全部的精力甚至灵魂都献给了文学事业。我就是为了这件事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P3-6 序言 曾经,我是依靠“小说”出道的,犹如被贴了标签,仿佛写“小说”才是正经事。但长达数年,却未有“小说作品”问世。内心自然也焦虑,自我安慰说,在积累、在充电、在厚积薄发、在慢工出细活呢。一句话,不肯轻易出手,出手必是名著! 当然,有时也自嘲,说,翻检电脑库存,发现四年下来,短文竟然刚刚只够薄薄一册。五年了,小说一直想写,竟然一直写不出,油然而生一种感叹,你还混不混呀?你还过不过呀?您的追悼会将来还开不开呀?! 就是在那几年,在阅读和在生活的间隙,信手闲笔,断断续续,写下了本书收录的篇章。体裁应算是随笔、散文,都是即兴演奏。因出于偶然,所以文风极随意,和厚重的正经文字比起来,语感或姿态是人在酒桌和人在官场或会场的区别。固然是怡情闲文,但事实上,却是被我自己所珍爱的。 集子中,部分篇章是给旱几年刚创刊时徐静蕾主编的电子杂志《开啦》的供稿,以及在黎宛冰曾供职的《竞报》的短期个人专栏。还有些是读书笔记,在那些年积累下来的大量读书笔记中,本集拿出来的是读朋友所著书籍的篇章。余下的,属于插科打诨,是自娱或博身边朋友一笑的逗趣文字。看到别人乐了,于是自己也很高兴。 将文章分成四辑,依次命名“春、夏、秋、冬”,无他,是曾经写下这些篇什的季节。只是,并非一个春夏秋冬,而是好几个春夏秋冬。 2011年11月1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