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人看见街上有很多人排队,她赶紧也去排,不久以后,她身后也站满了人,后面的人问她:“你在排什么队?”这时候旁边有警察经过,那个先来排队的女人问警察:“前面的人在排什么队?”这是香港抢盐事件那天发生的真实的一幕,是我们摄制组美术捐导的夫人亲眼看见的,当时她也在排队抢盐!不过她知道她排队是为了抢盐,所以稍微好一点。
所谓“人吓人,吓死人”,无名造成的恐慌,会像水波一样扩散,在心理学上这叫“集体歇斯底里症”。大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昆明发生过一宗集体歇斯底里症,起因是有人自称看见鬼了,然后声称自己看见鬼的人愈来愈多,到了后来,全城都见鬼,城中气氛又紧张又恐怖,这个过程历经数月,后来由政府出面,请和尚道士做起度法会,在全城洒净,这个集体歇斯底里症才平息下来。
占士的女儿露比在北京工作,香港抢盐的那天早上,她从北京打电话给占士,说北京超市的盐都卖光了。下午,岳母也打长途电话来给我老婆,说最好存一点海菜,比如海带啊紫菜啊什么的。傍晚,我在火车上看到“有线新闻”报道,才知道香港有人抢盐,盐抢光了就抢酱油,说“只要是咸的都要”,惹来车厢里看新闻的乘客一阵爆笑。
当晚,夜幕低垂,我和老婆在饭桌上讲完这则好笑的抢盐新闻后,慢慢地,我发现气氛沉重下来,我听见自己对老婆说:“以后大概不能吃鱼了。”集体歇斯底里是集体没有安全感的结果,一时间,我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好像在发霉变坏之中。
自从我在专栏中提及要“诚招童星”之后,读者朋友们连续几天寄来很多小朋友的照片,每一位小童星都很可爱,我从来不知道香港原来有这么多可爱的混血小宝宝。遗憾的是,我们只能从这么多小童星当中选—位。
我们找到了。
副导演特意跑去小朋友家中为他试镜,结果很满意,其他的小童星,希望下次能与你合作,谢谢了。
由于《浮城大亨》需要的演员太多,找来找去,还剩下两个角色,其中一个需要一位十四岁至十七岁年龄段的女学生,书卷气,瘦瘦的,脸色略显青白,很脆弱的样子。脆弱的意思不是健康不好,而是看上去敏感、感情容易受伤。在戏中,她要扮演郭富城与杨采妮的女儿,如果正在箍牙更好。另一位尚未有适合人选的角色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女士,需要能说漂亮流利的牛津英语,在电影中,她将会扮演一位英国大班的中国妻子,是个能干、老练的事业女性。
由于成本的关系,我们能支付的报酬不高,若您有兴趣,不妨当做一次有趣的经历。这部电影的故事跨越几十年,我们的服装指导特意从英国邮递了一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装来香港,让演员们穿。看着这些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的服装,当年那些风姿绰约的人影恍惚在眼前闪现,令人心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错乱。这就是电影的魅力。P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