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谭五昌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内容以谭五昌现场讲解、师生课堂互动的方式生动呈现,该书精选了牛汉、食指、北岛、海子、西川、王家新、翟永明、吉狄马加、于坚、韩东、“莽汉诗群”以及“北师大诗群”(以任洪渊、伊沙、侯马、徐江、沈浩波、朵渔、吕约等为代表)等近二十位中国当代诗人的经典性文本进行解读,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较为系统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新诗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当代新诗的精神走向和诗学图谱,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具有探索价值的诗学著作。

内容推荐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是著名青年学者、诗歌评论家谭五昌在北京师范大学课堂上进行当代诗歌讲授的文字实录,是国内高校广大学生理想的文学读物,也是广大诗歌爱好者极具鉴赏价值的诗歌类读物。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是解读牛汉、食指、北岛、于坚、韩东、莽汉诗群、翟永明、海子、西川、王家新、吉狄马加、北师大诗群近二十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文本。

目录

第一讲 牛汉诗歌解读

第一讲 食指诗歌解读

第三讲 北岛诗歌解读

第四讲 于坚诗歌解读

第五讲 韩东诗歌解读

第六讲 “莽汉”诗群诗歌解读

第七讲 翟永明诗歌解读

第八讲 海子诗歌解读

第九讲 西川诗歌解读

第十讲 王家新诗歌解读

第十一讲 吉狄马加诗歌解读

第十二讲 “北师大诗群”诗歌解读(上)

第十三讲 “北师大诗群”诗歌解读(下)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讲:牛汉诗歌解读

时间:2011年3月4日

地点:北师大四教二零九教室

主讲教师:谭五昌

听众:北师大2009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谭五昌:今天我开始给大家讲授《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门课程。我想通过对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影响有特色的诗人作品的解读与个案研究,来让大家切切实实的感受中国当代诗歌创作的整体思想艺术风貌。我给大家讲解的每一位当代诗人,可以说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今天为什么我要选择牛汉先生的诗歌来作为解读对象呢?一方面当然是由于牛汉诗歌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更是因其人格魅力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首屈一指。这是一位用人格写诗的诗人。2006年10月份北师大校友返校日,牛汉先生也来了,在座有的同学应该见过。牛汉一米九的大个子。他自己开玩笑说:“有人说我自高自大,我就是自‘高’自‘大’嘛”,随后他又补充说,“我站在这里,就是一行正直的诗” 。

牛汉先生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跟他接触较多,在任何场合下他说话都很犀利,不给人留情面。牛汉特别反感那些政治抒情诗人,他曾毫不客气地坦言道:“凡是围绕官方意识形态去写诗的人,都算不上真正的诗人”。他甚至对毛泽东也颇有微词。牛汉先生是因“胡风案”而受牵连,被送去劳改,遭到迫害,但他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屈服过。他曾在屠岸先生八十周岁诞辰纪念诗会(2003年)上这样评价自己:“七八十岁的人了还很不成熟,说话很冲动”。的确,他有时说话没什么逻辑,想到什么就大胆说出来。在中国新诗史上,像牛汉先生那样敢于说真话的人没有几个,跟他交流,你就会知道何为真诚、何为诗人的良知。这也许跟牛汉先生是蒙古人有关。他的基因里面深藏了蒙古草原上祖先们的剽悍、倔强与正直,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诗坛上最为正直的诗人,在我看来,不用加“之一”。 牛汉是用人格来写诗的诗人,他所有的诗都是一首诗,一首大写的人之诗。这是一种灵魂性写作,是不可模仿的。如果一个诗人的人格没有到达牛汉先生这样的高度,就绝无可能写出像牛汉那样坚实、硬挺、有力度的诗歌来。如果说海明威是个“硬汉”作家,那么牛汉先生就是个“硬汉”诗人。他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诗歌精神的坚守,铸造了一个为诗而殉道的“硬汉”诗人形象。他活得很苦,但他毕生都执着于诗歌。诗,已经不仅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诗歌就是他的生命,他曾说自己“离开诗歌就活不了”。他的“诗”与“人”互动、互造,诗歌与人格互相映照。如果没有正直的人格、崇高的信仰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就没有他那些坚实硬朗、掷地有声的诗篇;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他的诗篇,他的良知、个性、理想、信仰等人格力量,也就无法得到生动的呈现。

牛汉先生是在用血泪书写他的诗歌。现在许多诗人用电脑写作,也许一个晚上就可以敲出几十首诗。然而,对这样快速度的写作我们能抱有什么期望吗?最有份量的诗歌是要用血和泪来进行书写的。这一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得到印证,比如唐代的李贺,就是呕心沥血写诗的典型。现在很多人对诗歌的理解太肤浅,对诗歌缺少敬畏感;而从牛汉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本人对诗歌的敬畏,对诗歌精神的敬畏。

牛汉的诗歌中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意象”,诗人总是在叙述苦难与抗争,绝望与希望。他笔下的意象如汗血马、华南虎、枫树……每一种动物或植物意象背后都有高贵的灵魂,都有承受苦难命运的壮烈情怀。这些意象都是牛汉先生灵魂的化身,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高大不屈。

牛汉的诗产量很高,出了很多诗集;同时,其散文创作也取得不小的成就。他在诗坛德高望重的地位还缘于对年轻诗人的重视与提携,尤其是对“第三代诗人”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对新生的诗人与诗歌流派,牛汉先生是十分宽容和理解的,在这一点上,就与艾青、臧克家等老一辈诗人当年对“朦胧”诗人的打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了,现在让我们进入对牛汉先生作品的具体分析上。首先来看第一首,牛汉于20世纪70年代写成的、“地下诗歌写作”的代表作之一《华南虎》。这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经典之作,经常被人拿来朗诵,令读者和听众都热血沸腾。我们一定要把那种悲壮的情感读出来。请李瑶同学来朗诵(附录原诗):

华南虎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见到一只老虎。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喝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击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碎……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象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我终于明白……

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P1-4

后记

自2006年上半年开始,我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开设“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门课程。说实话,在当下诗歌被边缘化的时代语境中,我对这门课所受学生的欢迎度开始并不抱有很高的期许,我想能够顺利完成“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就应知足了。但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中国当代文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们对这门课程整体上表现出颇高的听课热情,他们在课堂上对我的当代诗人的诗歌解读与讲授予以积极主动的呼应。不仅如此,其他专业的一些研究生与部分北师大文学院访问学者也闻讯来到我的诗歌课堂前来听讲,大家围绕着某位诗人的创作或具体作品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有时激烈碰撞,意见分歧,众声喧哗,将诗歌课堂上的学术气氛营造得颇为浓烈,令我内心甚感欣慰。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今日。相比之下,2008级、2009级研究生的听课人数相对较多,其中不少同学极力鼓动我把我课堂讲诗的内容进行录音,然后整理成文字,出版成书。我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这次终于将“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的录音整理成一本书的形式了。我本人希望以一种具现场感的讲诗、解诗的鲜活形式,与诸多喜欢中国当代诗歌或对中国当代诗歌知之不多但抱有好奇之心的广大中文系学子及诗歌爱好者,来共同分享对于当代具体诗人与作品的解读、分析与评价。

几年下来,“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门课程的讲授让我感到最有收获的一点是,学生们通过对中国当代诗歌史上那些具代表性的诗人作品比较系统的阅读与鉴赏,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均有了一定或较大程度的提升,对于文学的敏感性普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习,他们已经消除了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偏见,认识到了中国当代诗歌作为一种文体的先锋性角色,以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同时,当代诗歌重要的文体功能与价值也为他们逐渐认知到了。这构成了我编著《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一书的强大原动力。在这里,我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作为一个专业研究方向所表现出来的学科性重视,深感钦佩与欣慰。自从我2004年进入北师大文学院工作以来,在我平日里与文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张健教授、李春青教授、王一川教授、过常宝教授、张清华教授、张柠教授、李怡教授、刘勇教授、邹红教授、沈庆利教授、黄开发教授、王泉根教授、康震教授、陈太胜教授、王向远教授、方维规教授、董小萍教授、万建中教授、姚建彬教授、岳永逸教授,以及艺术学院的于丹教授、邓宝剑教授等诸多北师大学者的接触与交流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及中国当代诗歌研究并不存在所谓“厚古薄今”的学科性偏见或学术性歧视。作为一名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与批评工作的学者与教师,我自然以自己能置身于这样具学术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学院深以为幸,而这也将成为我继续搞好自己的中国当代诗歌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强大动力之一。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课时及篇幅所限,这次“在北师大课堂讲诗”只选择了牛汉、食指、北岛、于坚、韩东、“莽汉诗群”、翟永明、海子、西川、王家新、吉狄马加、“北师大诗群”(以任洪渊、伊沙、侯马、徐江、沈浩波、吕约等为代表)等近20位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文本作为解读对象。在接下来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教学计划中,我打算以郭小川、郑敏、李瑛、多多、芒克、顾城、舒婷、昌耀、欧阳江河、臧棣、西渡、莫非、树才、田禾等中国当代诗人的创作为解读对象,在选择被讲解的诗人时,主要考虑其风格流派等方面的代表性,然后拟进行课堂录音,并最后整理成《在北师大课堂讲诗》(续集)一书出版。倘能如此,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及创作风貌将得以更为充分、全面而完整的展示。

藉此机会,我对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姚雪雪女士及责任编辑王彦山先生对《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一书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充分认可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北师大中国当代文学专业2009级研究生同学为促成本诗歌讲稿的问世所付出的劳动深表谢意。在本书稿的初步校对过程中,胡芳芳、王丹、王凡、唐三骄、李才荣同学给予了大力协助,做了不少纠正错别字与错误标点符号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谭五昌

2012年3月14日于北京京师园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