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阮仪三与江南水乡古镇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阮仪三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这里处于手亚热带,长江与太湖冲积平原,湖河水系发达,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公元5世纪以后大运河和人工河渠网络开凿,水运交通发达,形成众多富饶的水乡城镇……

每个江南水乡城镇都有经济特点,相邻的城镇经济上有分工,在过去的年代拥有自己的手工业和商品特产,有的一直延续至今。

本书记录了阮仪三眼中江南水乡古镇的印象。

内容推荐

捷足周庄的双桥、体验乌镇的水阁、追溯南浔的湖丝、感受同里的河湖、漫步西塘的廊棚、行走朱家角的市集、作客新场的民居、戏水前童的街溪、探寻安昌的师爷、观赏木渎的园林、造访龙门的官宅……本书记录了阮仪三眼中江南水乡古镇的印象。

目录

前言

江南水乡古镇的共同特点

周庄……捷足周庄的双桥

乌镇……体验乌镇的水阁

南浔……追溯南浔的湖丝

同里……感受同里的河湖

西塘……漫步西塘的廊棚

■直……美哉角直的船娘

朱家角……行走朱家角的市集

新场……作客新场的民居

前童……戏水前童的街溪

安昌……探寻安昌的师爷

木渎……观赏木渎的园林

龙门……造访龙门的官宅

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及实施

试读章节

周庄桥话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元代诗人马致远脍炙人口的名句,也是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桥是构成水乡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江南水乡的桥千姿百态,各显其能。桥是水乡水陆交通的纽带,在江南平直的地平线上,拱背隆起,环洞圆润,打破了单调,将远山近水烘托得那样调和,把水面和陆地紧密连接。

周庄的富安桥,桥的四角均建有桥楼。每座桥楼有两层,底层就坐落在桥堍,二层与桥石的石级相连,从楼里跨过桥楼的落地长窗门槛就是桥石,从桥上也可方便地进到楼内,下半部是朱栏回廊,上半部是木格花窗,四角飞檐翘,四座楼房夹桥而立,把桥装点得格外美观。富安桥是当今江南水乡唯一幸存的桥楼合一的建筑,是江苏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东侧的台阶下有一横列的石栏,是红色玄武岩质地的栏杆,栏石中间微微隆起,呈拱形,是13世纪以前的遗物。西侧桥堍上还有三块石栏,这些石头产于浙江武康县,称为武康石,15世纪以后几乎不用了,这也说明富安桥在元代就已经存在了,始建于1355年。现在的桥体是清代建造的,1988年桥楼重修过,当时是我主持设计的,基本按原样修复。

富安桥北一百余米,就是闻名遐迩的“双桥”,由一横一竖的世德桥和永安桥构成,当地老居民称之为“一步跨两桥”,于是就有了双桥的称呼。这两座桥一座是拱桥,一座是平桥,桥面又成一条折线,恰似一把古代使用的钥匙,因此又被称作钥匙桥。世德桥建于16世纪,两侧的桥栏杆是用麻条石(花岗岩)横搭成梯级状,极富特色。周庄的双桥,更因为画家陈逸飞将其入画而著名于世。“双桥”这把钥匙,开启了周庄走向世界的大门。

在后港和南北市交会处有太平桥,这是清初修建的,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遮掩着石洞拱券,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灰墙面坡屋顶,山墙漏窗,高低错落的民居,清清的流水,是人们选为最佳画面景色的镜头之一。

贞丰桥横跨中市河,由于周庄古名贞丰里,以里得名,建于17世纪,是一座花岗岩石拱桥。桥两侧有一小楼曾是“南社”柳亚子、叶楚伧、陈去病等人聚会的地方,人称迷楼。如今贞丰桥、迷楼保存如初,一桥一楼,相得益彰。

江南水乡的桥造型优美,古人在建桥时,将工艺和文学艺术相结合,往往在桥上刻有楹联,记述史实,描绘景色,借景抒情,意趣盎然。这样一来,桥就不光是一个实用的构筑物了,而是一个文化景物,过桥可以驻足留步,可以吟唱联想。

周庄最大的桥是周庄大桥,在昆山境内也是最大的桥梁,桥长三百余米,1989年5月竣工。在没建大桥以前,到周庄一定要过河摆渡。登上手划的渡船荡过急水港,港阔有三百多米,对岸是一片绿色的田野。上得岸来,走在真正的乡间小道上,两旁是黄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禾苗,水汪汪的小河。才2里路程就到古镇了,完全是一种恬静、纯朴的境界,是城市中人追求的风光,是发展旅游的极好资源。我当时是不赞成建大桥的,桥一造,这种田园风光就会逊色很多。假如当时不建大桥,现在到周庄去,汽车停在岸边,游客们坐上渡船,悠悠然划过宽阔的水面,四边环水的周庄,好似浮在水面的泽国,真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周庄的大宅

周庄之繁盛与沈万三密切相关,清代编的《周庄镇志》有明确记载。

沈万三种田出身,肯帮助人,大家都很尊重他,他富了以后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红了眼,据说当时沈万三包了三分之一的修城墙用款。后来沈万三为了再表忠心,主动提出帮助皇帝犒赏军队,皇帝认为沈万三要收买他的军队,就办了死罪。

沈家的后代在周庄营建了宏大的宅院,人称之为“沈厅”。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1742年建造,以后多次重修。

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一百余间房屋,占地二千余平方米。沈厅共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河埠头,水墙门,是停靠船只、洗涤用的码头,与中部有街道相隔。中部是前厅、茶厅、正厅,为迎宾、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之用。后部由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组成,是生活起居之处。前后楼之间,均由过街道和过道阁相连形成一大圈的“走马楼”,就是整个楼四周都有走道连通,为同类建筑中少见。

沈厅楼上走马廊道临近大厅处,有可开启的木窗洞,在此处可以窥视楼下厅堂里的情景。因为在旧时代女眷们不能见生客,譬如有未来的女婿上门来,夫人、小姐们就可在楼道里张望。

张厅位于北市街双桥之南,为明代贵族后裔于15世纪中叶所建,命名为“玉燕堂”,俗称张厅,是珍贵的明代建筑。前门沿路为门厅,或称轿厅,主人或客人在此下轿;第二进为前厅,有左右两厢,四周设廊,有木格围栏;第三进为大厅,木柱下是罕见的木柱础,当地叫木鼓墩,这在江南地区是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最后一进是茶厅,后窗临河,窗台做木靠栏,也叫吴王靠或美人靠,可供人们凭栏观水景。宅后下临一条小河,隔河是后花园。茶厅后跨河筑廊道,小河就在房子底下,形成“船自家中过”的情景。小河在屋后拓宽成丈余见方的水池,那是供船只调头和停靠的地方。花园、水池、小河、沿廊、水榭,真是处处造景精致,别有情趣。

叶宅 即叶楚伧故居,在青龙桥南。叶楚伧为著名的“南社”诗人,政治家。自幼在周庄长大。此屋年久失修,仅存前面二进,余已坍圮。1997年修复重建,修建时,采用了收集来的苏州老城里拆迁旧房的旧料。叶宅原来是明代遗物,就特地去找寻拆下来的明代的木柱、木梁、木门窗以及旧的石板、方砖和瓦片,按故居的原来样式搭建。这些老屋拆下的旧料经岁月的风雨侵蚀,呈现出古朴苍老的风貌,房子里陈列了明代的旧家具,墙上挂了古画、古对联,人们见到的就是历史的再现。

沈宅又名贞固堂,在周庄太平桥西堍,是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沈体兰先生的故居。

贞固堂于1996年按原样用旧料重修,现一部分辟作沈体兰故居陈列室;另一部分内部增设了现代卫生设施,摆设了传统家具、老式木床、青花帐幔被褥,作为民居式旅馆接待度假小住的中外游客,极受青睐。这是一幢高围墙三合院里弄式住宅,由于临街街道狭窄,侧向开门,楼下西厢房放宽做成侧厅,可供用餐。正厅面阔三间,前有天井,东厢、正厅进深浅,整幢房屋不大,却显得精巧雅致,房间明亮,天井宽敞。两个厢房屋顶山墙头耸起,与楼层的平屋脊、围墙花漏窗构成丰富的立体轮廓,它和太平桥、富安桥及周围民居,组成一幅极富水乡风貌的景观,成为周庄最入画的画面之一。P27-31

序言

中国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这里处于手亚热带,长江与太湖冲积平原,湖河水系发达,气候温润,物产丰富,公元5世纪以后大运河和人工河渠网络开凿,水运交通发达,形成众多富饶的水乡城镇。千百年来水乡城镇与河道紧密相连,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形成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风貌和堡活的特征,这里经济繁荣,生活安定,文化发达,历来崇文重教,出了许多文化名人,产生了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和风情。每个江南水乡城镇都有经济特点,相邻的城镇经济上有分工,在过去的年代拥有自己的手工业和商品特产,有的一直延续至今。水乡城镇因水成街、因水成镇,水巷和街巷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房屋建造刻意亲水,前街后河,有水廊、水榭、水阁、水楼、小桥,形成独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

各个古镇由于所在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功能的相异,在久远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各自不同的风貌和内涵,展现出江南水乡古镇丰富而又深厚的传统特质。

在13世纪到19世纪江南的古镇盛极一时,为数众多,有数百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大多数古镇有了工业建设,陆路交通的开辟、近代建筑和设施的兴建,废弃了原有的水网河流和传统民居,原有的水乡古镇风貌很快地逐步消失。苏州附近的周庄、同里、■直,湖州的南浔和嘉兴,乌镇和西塘等古镇在80年代中期,我们及时地进行了合理的保护规划和实施,到90年代初又有上海的朱家角、新场,浙江的安昌、龙门、前童,苏州的木渎等古镇也都得到了规划和指导,得以完整地保存了原本的水乡古镇风貌,并适当地发展了旅游事业,幸运地为人们留存了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3: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