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内丹学,堪称中华生命文化的大道绝学,玄妙而深奥,系统而庞大。为此,本书选择了直奔黄老养生思想本源,对唐宋乃至明清以后内丹学的“枝繁叶茂”大而化之的办法,抛开宗派视角,针对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在揭示内丹养生学延年益寿的奥秘、阐述内丹学的基本养生理念和修炼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从修炼宗旨到修炼方法等方面的转化思路,重点推出“顿法渐修”的方式,还特别对现代人日常修炼要点以及内丹修炼生活化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本书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从大生命观的角度,对传统内丹养生思想的现代认知价值、生命智慧及现代启示作了初步探讨。
本书是对中华生命文化的大道绝学——内丹学现代转化的一次积极探索。作者从黄老养生思想本源出发,抛开宗派视角,基于内丹古法承传和30年实修经验,首次提出传统内丹学现代转化的命题,并针对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在揭示内丹养生学延年益寿的奥秘、阐述内丹学的基本养生理念和修炼方法的同时,系统地提出了从修炼宗旨到修炼方法等方面的转化思路,还特别对现代人日常修炼要点以及内丹修炼生活化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即是在探索中华主流生命文化中的生命智慧,以提醒现代人不要在物欲横流、浮华躁动的人生旅途中迷失本性。更提示现代人不可以漠视自然,并且要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你爱生命,生命才爱你。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给予我们的生命智慧。
就中华养生文化之本源意义而言,天人合一的“道”的生命观,是超越后来所谓儒释道三学的。道生万物,即内在于万物。生育天地是为道,长养万物是为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以道德修养为生命视觉的内丹养生,因其彻始彻终的载道之功,全面诠释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故被称之为大道绝学。又因其深妙玄通,与道合一,加之以往深藏玄机,不肯轻泄,所以真知者寥若晨星。
一、涵养天地精神宇宙气质的“与天地准”之生命观
内丹养生,首先是一种“与天地准”的生命观。
内丹的概念,完全是后来的假托之辞,古人称之为修仙、修真、修大道。这个道,就是“与天地准”的、能涵盖天地而又能超越天地的虚无本体。这个本体无形、无情、无名,却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所以,凡修炼之士,都需要有涵养天地精神与宇宙气质、且与造化相始终的生生不息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这里的养生,实为修养一个“大我”,一个以自身小天地、小宇宙去“参同”大天地、大宇宙,进而回归大天地、大宇宙,返还本元之我的生命实证过程。
什么是天地精神?
天的精神,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追求”精神。天乃万物生成的根元,造化根本的大阳;地的精神,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承担”精神。地乃阴元之气,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涵养天地精神,就是要让生命自强不息、让本元厚德载物。也就是老子倡导的长生久视之道。
什么是宇宙气质?
宇宙气质即造化之机韵,神化无方,玄妙深远。唯其玄妙深远,方能自无生有,由有入无。涵养宇宙气质,就是要“物我两忘,心身俱泯,与宇宙同住,与造化同化”,此即文始真人开示的“浑人我,同天地”之通天人而一的上乘境界。
内丹养生教人“与天地准”,从生命观的角度,就是要人尊敬自然,师从自然,合于自然之道。同时,也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持平等观。人虽为万物之灵,但绝不可自以为是主宰,以妄心欺天道。应效法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以不朽。如此,方能与物同伍而超于物,与人同伍而超于人,达到与神同化、与天同高、与宇宙同其永恒的“长生久视”的境界。这叫“与天地准”。
二、从大本大根入手的人生最高学养
内丹养生作为一种学说,其特点,是上承羲黄老庄之旨要、下秉性命双修之养生实践的丹道合一的思想体系。因此,除了实践道德以自高其人品、超绝于物我之外,尚有内在生命修炼的使命。可以说,内丹养生,是从大本大根入手的人生最高学养。
所谓大本,即生命本元,丹家称“本来面目”。内丹养生非常“叫真”,也就是一切唯真,纯而无杂。这个真,就是先天虚无一气。至于人与万物的后天形质,皆为假合,人的养生修炼,就是要去幻归真,返朴还纯,以脱离“虚伪世界”、“物质世界”之樊笼,回到“真实世界”而与道合真。这种过程,被称为返“先天之真常”,合“自然之妙谛”。
所谓大根,即生命灵根,丹家称之为性根命蒂。性根,是指自己的元神,也就是先天一点自性之光,人所以为万物之灵,全靠此性光闪现。命蒂,实为先天一点元阳之气,是人一生的生命总能源,能源耗尽,生命即归结束。这就是为什么内丹养生要重视性命双修。
从大本大根入手的养生观,说来也“大道至简”,就是要人返朴还淳,回归先天虚无境界而已。至于返还的途径,无论多少法门,总是不离“虚极静笃”、“归根复命”之道。大道虽然至简,但修炼起来却需要“慎终如始”、“勤而行之”啦。P9-12
天地间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中最宝贵的,是智慧。没有智慧的生命无从把握自身的命运。中国最本元的“道”的文化之所以勇敢地提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正是基于这种生命的智慧。因此,中华文化,其本质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命文化。
我能生在中土,成为一名有着生生不息文化血脉的炎黄子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就流淌着祖先“长生久视”的生命智慧。由生命智慧凝聚而显现的“太极图”告诉我们:生命,需要以阳性的智与阴性的慧“冲气为和”,方可周行不殆。
在我生命和旅途中,还有幸得遇几位大智慧修持者,他们皆平实无华,不耀目,不张显,大隐于世,品德高尚,却堪称“明师”。人生有此良师益友,可谓明镜高悬,时刻反照内省,于“去甚、去奢、去泰”是大有裨益的。
恰逢民族中兴,文化昌明,全社会正为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就想到老师十年前早已多次鼓励的事情:对传统内丹学进行现代转化。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远非个人修为或少数专家学者努力所能奏效。她涉及到中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提炼,中华主流养生文化脉络的梳理,更需要破除门户之见,重现最本源的、大道至简的养生理念和修持方法。虽说任务艰巨,但此事又意义重大,总得有人打头阵。
传统内丹学,堪称中华生命文化的大道绝学,玄妙而深奥,系统而庞大。为此,本书选择了直奔黄老养生思想本源,对唐宋乃至明清以后内丹学的“枝繁叶茂”大而化之的办法,抛开宗派视角,针对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在揭示内丹养生学延年益寿的奥秘、阐述内丹学的基本养生理念和修炼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从修炼宗旨到修炼方法等方面的转化思路,重点推出“顿法渐修”的方式,还特别对现代人日常修炼要点以及内丹修炼生活化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本书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从大生命观的角度,对传统内丹养生思想的现代认知价值、生命智慧及现代启示作了初步探讨,并对《道德经》、《阴符经》等进行了新视角下的解读。其目的,皆是在探索中华主流生命文化中的生命智慧,以提醒现代人不要在物欲横流、浮华躁动的人生旅途中迷失本性。现代人,更迫切需要懂得人与自然、与万物是相通的,是平等的。人不可以漠视自然,更不应动辄就要改造自然。自然是我们的生身父母,不敬父母,是谓最大的“不德”;要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你爱生命,生命才爱你。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给予我们的生命智慧。
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华养生文化,从广义上讲,是包括整个“人学”的“人生修养学”。真正意义上的养生修炼应是伴随终生的,并且绝不仅仅在于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培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生命观。恰如《阴符经》开篇所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艰苦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以后的路很漫长,更需要各方贤德之士的大力支持。这里,我要感谢本书写作时的助手,已到西南交通大学任教的于北冥,是她的细心与耐心,帮我整理多年的修炼心得与丹经笔记,并做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工作,使本书的写作进度大大加快。
于德润
2010年5月5日于北京
在编辑此书稿之时,就有同事和一些朋友问我,什么是内丹学?直至即将付印之前,还有人来问我同一个问题,或是问内丹学是否是一种功夫?也难怪,在平日生活中,人们基本遇不到内丹学这个词。
我理解:内丹学是集“大易”、“黄老”、“炉火”三学为一的身心性命之学,是本源于“黄老”的道学思想的一种生命观。个别章节里谈及功夫,那是以生命本身为载体,旨在返朴归真,而达到养生之目的。
很多人说,道家的思想深邃、难懂……
我的建议是泡上一杯清茶,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读。品其中之味道,感悟什么是生命的智慧,什么是生命的质量,什么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编者
二零一零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