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品集收录了著名剧作家瞿新华先生的获奖广播剧剧作15部(2007~2010年),其中包括《歌唱祖国》、《重返鄱阳湖》、《那一刻,生命灿烂》以及《云朵上的鸽子树》等广为人知的优秀剧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朵上的鸽子树(瞿新华获奖广播剧作品集2007-2010) |
分类 | |
作者 |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
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该作品集收录了著名剧作家瞿新华先生的获奖广播剧剧作15部(2007~2010年),其中包括《歌唱祖国》、《重返鄱阳湖》、《那一刻,生命灿烂》以及《云朵上的鸽子树》等广为人知的优秀剧目。 内容推荐 《云朵上的鸽子树》是由中心编剧瞿新华创作、与上海新闻传媒集团广播文艺中心合作的广播剧,该剧以抗震救灾为主题,是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参赛剧目。 目录 歌唱祖国 附创作体会:《热爱祖国,一种最神圣的感情》、《真实再现和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 重返鄱阳湖 那一刻,生命灿烂 为了零点五克的挚爱 附评论:《光明的讴歌,生命的礼赞》、《心灵的透镜》 秋日的野芒花 附创作体会:《关于〈秋日的野芒花〉》 收获阳光 附创作体会:《阳光是这样收获的》 云朵上的鸽子树 附创作体会:《〈云朵上的鸽子树〉创作随想》 三个人的学校 团团圆圆 咱们工人有力量 硕士鸡倌光荣的失败史 乡村义工周世友 金花茶盛开金灿灿 附创作体会:《〈金花茶盛开金灿灿〉创作思考》 试读章节 [一阵阵焰火升空、爆炸的声音,并伴以人们的欢呼声。 [渐渐响起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小女孩的歌声《歌唱祖国》,清纯美丽的歌声仿佛荡漾在人们的心间。 [在歌声的映衬下,飘来了带有空旷回声的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亲爱的林妙可小朋友,我叫王莘,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我在遥远的天堂观看着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倾听着你的歌声,如果人的灵魂可以超越阴阳两界,我多么想和你一起高唱《歌唱祖国》……”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扬起…… [依然是来自遥远的声音:“2006年,我已年近九十,在重病复发之际,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向全国征集北京奥运歌曲的启事,我立即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想为祖国、为2008北京奥运会再写一首新歌。可那时我坐在轮椅上已无法动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将心中澎湃的心潮化作一行热泪涌满脸庞,我的小儿子王斌可以作证。林妙可小朋友,你在北京奥运会上替我唱出了对祖国的永远深情,谢谢你,我永无遗憾了……”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再次扬起…… [依然是来自遥远的声音:“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王莘一生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真正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着的‘歌唱祖国’……” [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演变成了气势浩荡的少儿大合唱…… [在少儿大合唱声中报题:广播剧《歌唱祖国》…… [以下是王莘和林妙可小朋友的天地对话—— 王莘:美丽小女孩,你好吗?祝贺你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成功地独唱了《歌唱祖国》,我在遥远的天堂聆听了你的歌声,我相信,这歌声一定会感动亿万的华夏儿女。 林妙可:王莘爷爷,你好啊,我叫林妙可,当我知道自己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么的激动和紧张了。 王莘:是啊,全世界人民都看着呢。 林妙可:我在梦中一次次地遇见了你,多么希望你能教教我唱好这首歌。我上网查了你的资料,还在电视上看了一部介绍你的电视专题片,所以我早知道了《歌唱祖国》是你写的呀。 王莘:这么说来你认识我了? 林妙可:全中国谁不认识你啊,你是大名人嘛。 王莘:不不,准确地说,是歌曲《歌唱祖国》名声在外。 林妙可:对了,电视里说了,当年毛主席还给您签了名呢。 王莘:(一下子激动起来)那是1951年的事了,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别人向毛主席介绍了我,我趁机将手中的毛泽东选集递了上去,请求毛主席签名。毛主席当时问我名字签在哪一页,我一激动就说,签第一页吧。毛主席说,签第一页容易弄丢,就签第二页吧……这本签了毛主席名字的毛选如今还珍藏在家里呢。 林妙可:我说你是个大名人吧。 王莘:林妙可小朋友,看着你那么美丽和幸福,我真是感慨万端,我们老少俩能聊聊心里话吗? 林妙可:唱着《歌唱祖国》,我一直在心里寻找着你的身影,我想让你告诉我,为什么全国人民都喜欢唱这首《歌唱祖国》? 王莘:你有耐心先听我讲关于我的故事吗?我的老伴王惠芬听腻了,嫌我哕里哕嗦,你不会吧? 林妙可:我最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了。 王莘:那好,我先给你讲自己少年时的一件事,我出身在当年叫无锡县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4岁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块大洋,让我试试去考无锡县第一中学,结果我考了县里第一名,但是家里没有钱,只好放弃了,父亲把我送到了上海先施公司做练习生,别人买了东西,我帮忙送货,每月三块大洋。有一次,老板要我送一只单人沙发凳到一个日本人的家里…… [回忆。 [环境音响:有轨电车的叮叮当当声、报童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 地痞:小赤佬,站住! 少年王莘:(气喘吁吁地)大哥,你叫我?地痞:背上的这只沙发凳蛮漂亮的嘛,哪里偷来的? 少年王莘:不不,我是先施公司的练习生,给客人送货。 地痞:噱头蛮好,我一看你这腔调就知道你是个贼骨头,把凳子放下来,我放你一码,快! 少年王莘:(吓得语无伦次起来)大哥,手下留情,凳子真是客人的,凳子没了,我吃不起赔账的,听说客人是个日本武士,老板说,那人大块头,练拳脚的,精通日本武士道,叫我小心点…… 地痞:哟哟,小赤佬开始吓我了,身上哪根肋骨发痒?我来帮你挠挠痒!(说着将手中的皮带一挥,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少年王莘:大哥,饶了我!我给你磕头!磕响头! [皮带又“啪”地在空中发出一声更大的脆响。 少年王莘:(惊叫起来)救命啊! 一行人:(边跑边大喝一声)住手! 地痞:妈的,你想管闲事?看来你是这个小贼骨头的连档码子;好,今天老子连你一块收拾了! 一行人:(突然嚷道)警察来了! 地痞:(一惊)见鬼,娘舅也来凑热闹揩油了。警察呢?哪里来的警察? [一声哨声尖尖地响了起来。 地痞:不好,警察真的来了,快滑脚! [一阵脚步声匆匆离去。 少年王莘:谢谢叔叔,你是便衣警察吧? 一行人:什么便衣警察,我是十六浦码头的装卸工。 少年王莘:我看见哨子是你偷偷吹的。 一行人:你以为我吃饱饭了?这哨子是我的吃饭工具,指挥吊车吊东西时用的。 少年王莘:乖乖,你是指挥大吊车的。 一行人:小鬼,还不快溜? 少年王莘:哪里有警察,我要报案。 一行人:快跑,小心这流氓杀回马枪。 少年王莘:谢谢大叔了。(说完立即拔腿奔去) [原先的环境音响逐渐消失,代之于上海弄堂里传统的吆喝叫卖声。 少年王莘:(大口喘着粗气敲着门)开门,有人吗? [门里好久没有回应。 一大嫂:小兄弟,我看你敲了老半天的门,干嘛? 少年王莘:我找伊藤先生,送货的。 一大嫂:看样子家里没人。哎,你还背着这只凳子干吗?放下来歇口气呀,瞧你都上气不接下气了。来,我帮你一把。 少年王莘:(警觉地喘着粗气)别动凳子!谢谢大嫂。 一大嫂:真是死脑筋,你就不能在这只凳子上坐一坐? 少年王莘:(极力克制着喘粗气)我不累。 一大嫂:瞧你喘得都快断气了,前世作孽,小小年纪就出来干苦力了。来来,快坐一坐,缓口气。 少年王莘:(仍克制着)我真的不累。 一大嫂:噢,我明白了,瞧你两只手紧紧抓着凳子的样子,怕被人抢了吧? 少年王莘:没——没事…… 一大嫂:你往凳子上一坐,别人不是抢不走了吗? 少年王莘:(尴尬地笑笑)哎,这——这办法好。(说着坐到了凳子上) 一大嫂:这只沙发凳看上去蛮灵光的,哪家店的? 少年王莘:先施公司的。 一大嫂:怪不得呢,大公司的东西就是灵。啧啧,坐在上面舒服死了。 少年王莘:软软的,像坐在棉花胎上。 一大嫂:(大笑起来)你这个乡下人,不会享受。应该说像坐在海绵上一样。海绵你知道吗?就是那种软软的、像弹簧一样有弹性的、摸上去…… 少年王莘:海绵到底是什么呀? 一大嫂:就是——就是像海绵一样的——海绵…… P10-12 序言 我发现,对于一个好的广播剧本,不应该仅仅用眼睛阅读,更应该试着用耳朵倾听。这是因为,广播剧是声音的戏剧、听觉的艺术,而瞿新华正是此道的高手。读其文字,似闻其声,不知不觉之间,便会沉浸于他那用声音营造的大干世界。他的作品常常令我感慨,听觉的戏剧似乎更加纯粹,这种纯粹在某些方面、某种层面超越了炫人眼目的舞台。我还发现,在阅读他的剧本后,再打开电台倾听电波载来的同一作品,无论制作怎样精良,音效如何丰富,我的心头总有隐隐约约、多多少少的不满足感。这是因为,剧本浓烈的文学性给我的无数想象和遐思,被广播剧中的一个或几个声音实像选定了、定型了,想象和遐思一旦被选定、被定型,肯定是不完全的、有遗憾的。 我这才发现,对于一个好的广播剧本,不应该仅仅用眼睛阅读,不应该仅仅用耳朵倾听,而是更应该用心灵,去聆听。 我用心灵聆听瞿新华的广播剧作品,数量不能算多。《秋目的野芒花》、《那一刻,生命灿烂》、《三个人的学校》、《歌唱祖国》、《云朵上的鸽子树》……只是他众多佳作中的几个,好比从一株结满硕果的大树之上,随意摘下几颗细细品尝,慢慢回味。其实,数量对于耳目来说,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心灵而言,却绝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童心和诗意的交融。 童心和诗意是一对孪生姐妹,拥有她们可以作得好诗,书得好字,谱得好曲,甚至画得好画;然而仅仅拥有她们,尚不足以编得好戏、写得好散文、作得好小说。因为编戏和写散文、作小说同样,需要面对和进入活生生的现实。现实可能与童心和诗意吻合,那是最好;可惜的是大多数情况则相反。因此,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创作是一对矛盾,也是一次艰难的、极有可能失败的修行。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创作却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他们的童心和诗意,早已具备了接受灾难、迎接痛苦的准备。这样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的创作会更容易地达到“诗剧”这一戏剧的最高境界,能自然而真正地将锐利与温柔、敏捷与舒缓、豪放与细腻、黑暗与光明、写实与写意,将现实的残酷深沉与浪漫的美好明亮联得那么紧、融得那么亲,并尽情而不尽理、超越而不超脱地倾诉给所有人。 这样的人,必然是一个纯粹的人、幸福的人。纯粹看似单调,其实能够包容一切;幸福看似个体,其实可以播撒万方。只是,这种包容和播撒的方式总是特殊的,有时甚至是逆向的。比如,当人们黯然神伤,他或许正在莞尔微笑;当人们高声欢唱,他或许正在低声默祷;当人们沉沉入梦,他或许正在灯前凝思、桌前疾书,驾着汽车、开足油门在空旷的高架路上漫无目的地狂奔;而当人们因他的作品深深震撼时,他却已恬然进入梦乡…… 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在听完一首好歌后,还一定要查看它的乐谱;在看完一幅好画后,还坚持要观摩它的草稿;欣赏完一出好戏之后,还执意要阅读它的剧本……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尚在现实之中,还未与作者的童心和诗意达成交融。他们渴望与作者达成这种交融。 我就是这么一种人。 所以,这本广播剧作选的结集出版,肯定不仅是瞿新华个人的愿望,而且是所有愿意用心灵去聆听的人们的共同愿望。 2010年7月11日 (本文作者为《E海戏剧》主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