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诸兄弟民族关系中,汉藏民族关系是尤其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关系。汉藏建立友好关系的历史,由来久远,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汉藏文化交流史话》从历史、宗教、敦煌学和科技等方面,探讨和论述汉藏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系统地探讨和论述汉藏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题,汉藏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文化交流的基础,给文化交流以深远影响和积极推动。本书由刘忠著。
引言
一 高原人的远古文化
1.青藏高原古今地貌变化
2.青藏高原是人类又一个发祥地
3.高原原始文化与中原原始文化的密切关系
4.藏族族源新说
5.青藏高原古族古国与中原王朝的早期交往
二 吐蕃王期初期的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
2.文成公主人藏和柏海婚典
3.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深远影响
4.松赞干布的历史功绩
5.唐蕃再次联姻的背景和经过
6.金城公主人藏与拉萨婚典
7.金城公主推动唐蕃两次和盟熄灭边境纷争
8.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的意义
9.赤德祖赞的历史地位
三 吐蕃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时期
1.赤松德赞与唐蕃清水会盟
2.赤德松赞为长庆会盟奠定基础
3.热巴巾与长庆唐蕃会盟
4.朗达玛灭佛与被弑
5.从吐蕃王朝崩溃看唐蕃舅甥关系的深远影响
四 从宋代到清代的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1.宋代与吐蕃各部的关系
2.元代汉藏文化交流的某些特点
3.明代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4.清代汉藏文化交流的某些特点
五 佛教(前宏期)的传入和发展
1.佛教开始传人吐蕃
2.禅宗传人吐蕃
3.顿渐之争——汉僧首胜
4.顿渐之争——印僧获胜
5.顿渐之争是持久的笔战
6.禅宗在吐蕃本部与沙州地区的深远影响
7.吐蕃王朝晚期译经事业的巨大成就
8.吐蕃佛学大师法成的突出贡献
六 后宏期的藏传佛教
1.下路宏传在后宏期的先导作用
2.汉文大藏经与藏译佛经对勘的背景和意义
3.藏汉文佛经对勘的最初成果
4.《至元录》——汉藏文佛经对勘工作的最大成果
5.汉藏文佛经对勘中的人员组成
6.藏文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在分类编法上的异同
7.藏文大藏经——佛教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七 敦煌文化与吐蕃文化的关系
1.敦煌在古代汉藏文化交流上的地位
2.由汉文译为藏文的儒家典籍和蒙童读物
3.敦煌遗书中藏译汉文古籍《尚书》
4.敦煌遗书中藏译汉文《战国策》
5.敦煌文献中藏文译本《孔丘项托相问书》
6.汉文《史记》对吐蕃文史的影响
八 敦煌遗书中藏文译汉文佛教典籍
1.译自汉文的藏文佛经
2.藏文佛经《阿弥陀经》的两种译法
3.汉文《心经》的藏文音译本
4.藏文《金刚经》的两种译法与汉文《金刚经》的关系
5.汉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的两种译本
6.藏汉文对照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7.《楞伽经》的两种藏文译本
8.吐蕃辖区沙州佛教的兴盛
9.敦煌石窟艺术中体现的文化交流
九 医药方面的汉藏文化交流
1.文成公主带至西藏的医书和医师
2.金城公主带至西藏的医书和医师
3.赤松德赞时期的三神医和九太医
4.宇妥·云丹贡布与《四部医典》
5.吐蕃分裂时期《四部医典》的发掘与修订
6.元明时期藏医南北两派的出现
7.清代西藏藏医名著《蓝琉璃》与《晶珠本草》
十 历算方面的汉藏文化交流
1.唐蕃联姻为汉地历算传人吐蕃打开大门
2.赤德祖赞时期历算的传入
3.土华那波对吐蕃历算的突出贡献
4.吐蕃分裂期“山洞算法”的创立与时轮历的挑战
5.元明时期授时历禁传与藏区时轮历的传播
6.清代时宪历传人西藏的曲折过程
结束语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