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
分类
作者 郭文红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教育如此沉重,生命如此美好。郭文红老师编著的这本《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以百折不挠之真心,细致觉察之慧心,宽广博大之爱心,唤醒一个个孩子,争取一个个父母,追根溯源,寻求心灵的支持,使美好成为共同体,战胜了心灵谷底的顽疾,照亮了灵魂深处的阴暗,为失衡的环境与心灵,找回应有的秩序和安宁。

内容推荐

这本《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是郭文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生命故事。在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师的生命和几十个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故事中,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孩子们的心,并用智慧引导孩子,破解着教育的种种难题,因而诞生了一系列或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的精彩传奇——

《我与“顽童”斗智斗勇》中,郭老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提升着自己;《“无照郎中”的“行医”记录》让我赞叹郭老师的教育机智;《宽容从欣赏开始》记录了围绕“换位风波”,郭老师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的;《两地书,师生情》震撼心灵,催人泪下;《不期而遇的感动》使我们看到一次意外伤害事故是如何演变成一次爱的暖流的汹涌澎湃……

《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中的一个个故事,无不展示着生命的交融与心灵的相通。郭老师就是这样和孩子们一起在生活的河流中奔涌、漂流、探险……

目录

序:班级教育的诗篇

人性教育与幸福教师

教育使我如此幸福(自序)

梦想

 让教育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我的教育梦想

 很幸运,我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

成长

 蛮横与宽容

 我与“顽童”斗智斗勇

 我走进了她的心灵

 “无照郎中”的“行医”记录

 尊重和倾听比“教育”更重要

 “孩子心里是有您的”

卓越

 从优秀到更优秀

 竞赛中的人格锻造

事件

 孩子啊,我终于打开了你的心门

 教育孩子,转变家长

 宽容从欣赏开始

 坚守一片宁静而又洁净的世界

沟通

 从“敌对”到“同盟”

 孩子,请你明白我的心

感动

 不期而遇的感动

 平凡中的感动

 三个没想到

师生情

 两地书,师生情

 用童心去体验

 一路温馨

我向你们深深鞠躬(后记)

试读章节

“高明一拳把小齐的眼睛给打肿了!”

12月25日下午快5点了,南京的冬天天黑得很早,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按惯例,值班班委小结一下班级一天的情况,就可以放学了。同学们看我很辛苦了,就让我先回办公室休息,他们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看着他们可爱的脸庞,听着他们乖巧的话语,我心里感到很温暖,于是迈着疲惫的脚步走回办公室,舒展一下忙碌了一天的身体,也想喝口水休息一下。

刚举起水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带来了值班班委小夏,她一脸焦急地对我说:“郭老师,高明一拳把小齐的眼睛给打肿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并不以为然,一个小个子的男生高明能够一拳就把人家的眼睛给打肿吗?再说他最近正在努力地进步着,怎么可能呢?一定是孩子的话有些夸张吧,于是我不动声色地说:“是吗?现在怎么样了呢?”

“现在不打了,但是大家都在劝他们,教室里挺乱的,小齐还在哭呢……”

我心想,这个高明,真是不省心,成天的惹是生非的,怪不得以前的老师都说最讨厌的人就是他呢,老师也是不敢轻易得罪他,生怕他一不留神走了个极端。现在好不容易快一个学期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这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狐狸尾巴还是要露出来的。没有办法,看来今天下班又不能准时了。于是没好气地对小夏说:“把他俩都请到办公室来吧。”

很快,小齐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

一进门,我就吓了一跳。天哪,原来刚才小夏的描述一点也不过分!小齐的右眼下方紧贴着眼眶的地方果真是青了一片,而且,明显鼓起了一块,现在虽然没有再哭,但是还能看出泪痕在上面。我的心里涌起一阵后悔和害怕:这一拳要是再往上一点点,打在眼睛上可怎么得了呀?唉!早知道我就待在教室里面好了,就这么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啊,真是的!紧接着就是一阵的气愤涌上心头,这个高明,为了教育帮助你,我找你谈过多少次话,为你补过多少次课,还想着法子为你创造各种机会,让你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为你我动了多少心思。可你呢?才一转身,就给我捅出这么大的篓子来,真是白费了我对你的一番心血啊!

我是又气又恨,恨不得立刻对着这家伙狂吼一气。此刻,什么话也顾不上说,眼瞅着小齐的身后,就想等着那一个人进来就马上“开火”。

可是干等半天,他就是迟迟不到。

我又将目光转向了小齐,一手搂着她,一手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轻声问道:“小齐,刚才是怎么回事呢?”

“刚才,班委总结的时候,我后排的张丹告诉我,她的同桌高明一直在骂她,于是她就坐到了我们的座位上想躲开他,没有想到高明还是没完没了地在后面叨叨咕咕,我就忍不住回头对他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不要再说脏话骂人了!’谁知道,他就一拳打在我的脸上了……”

我完全能想象得出高明那副强词夺理的模样,那样的表情我也不止一次见到过。想到这里,心头的愤怒更增添了几分,强忍着满腹的怒火,一边安慰着受伤的小齐,一边等待着高明的到来。

“我爸在家也打我妈!"

过了很久,办公室门外终于传来“报告”两字,随即门就被用力推开,只见高明挺着胸,直着腿,仰着脖子,大口喘着粗气,表情很激动,谁也不看地走了进来,带着他那一贯的“大无畏”的神情,直愣愣地来到我们的面前。从进门那刻起,大睁着的发红的双眼始终盯着他的右前方,根本没有看我们一眼。

“请坐。”我还是觉得要有应有的程序。  “不坐!”冲头冲脑的两个字就这么蹦了出来,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脑袋依然是冲向右上方。

看到他似乎一触即发的表情,我反而冷静了一些,他现在这副抵触的模样,如果再来上一顿“狂风暴雨”,对处理好今天的事件恐怕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还可能让他再次暴发,再说他以前又有过走极端的事例。育人还是要先育心啊,只有走进他的心里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绪。用手轻轻地拉了他一下,好像是想让他站得离我稍微近一点,其实我是想通过这个举动给他一个暗示:现在你依然是可以和我亲近的。果然,他的脚步虽然很不情愿似的,但还是往我面前挪了一些,眼睛也快速地瞥了我一下。

我尽量用最平静的声音问道:“高明,怎么来这么晚啊,刚才路上摔了吗?”这么问的目的也是为了告诉他,我还是很关心他的,并不是他想象的我一准是要狠狠处理他的,我还是希望能消除一些他的抵触防御情绪,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没有。”虽然还是简洁的两个字,但是语气很明显已经缓和多了,而且,眼睛已经不再那么直勾勾地看着上面了。

“哦,那刚才在教室里和小齐是怎么回事呢?”我指着小齐单刀直入。

“嗯,是这样的,昨天……”这下可是让他“委屈”有倾吐的地方了,他一口气把想说的话都倒了出来。

听了半天,我总算是听明白了,就是昨天下午打扫卫生的时候,他认为同座的张丹应该和他各扫半组地,而班委却安排张丹去擦黑板,安排他扫整组地,高明心里就不乐意,觉得自己亏了,于是今天怎么看人家都不顺眼,一整天也没有找到一个茬,眼看着今天就要结束,还是忍不住要暴发,没有想到张丹没有理睬他,而是躲到了前排去,于是更加气愤,就在这时,小齐刚好回头大声呵斥他:“你别再骂人了!”他的这股子怨气就这么都奔小齐的脸上撒过去了。

听着他那似乎很理直气壮的话语,看着他那副越来越委屈的表情,我真是哭笑不得又很气愤,刚才强压下去的火气又开始往上蹿:这孩子说的都是些什么歪理呀?鸡毛蒜皮的小事非弄成这样,自己好像还很委屈似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一点亏都是不能吃的,满脑子都是别人怎么对不住自己,而且全是莫名其妙的逻辑。

虽然我很不高兴,但还是决定先从善良、同情入手,引导他慢慢学会替别人着想。

“孩子,前面的事情咱们先放一放。先来看看小齐这张脸,好吗?”我想让这张淤青的脸唤醒他心中的良知。

“你看看,你这一拳怎么能下得去手呢?她是你的同学呀,每天和你朝夕相处。今天上午,她还在教你订正作业,给你讲解不懂的题目,要不是她们的帮忙,你能那么快就完成任务吗?”我在继续引导着,希望帮他回忆起纯洁的同学情谊,想到别人对他的帮助,从感恩的角度出发,进而感到自己确实做得不对。

没有想到,他的一声轻蔑的回答一下子把我的思绪给打得个粉碎:“没有她们,我一样可以订正完作业!”没有半点感恩之心。

被他抵挡回来的我看从这个角度来谈不行,就决定换一个视角再谈:“你是男生啊,怎么能对着女生下手呢?”我缓缓地说着,试图从绅士的气质上引导他认识自己。

“我爸在家也打我妈!”他不假思索冒出这么个理由,简直让我目瞪口呆!

碰了一鼻子灰的我决定再接再厉,仍然耐着性子开导他:“你看看你这一拳就把同学的脸给打青了,你有什么想法吗?”我想从做人的底线,从人的良知上唤醒他对伤者的同情心。

“没有,因为我经常也被爸爸妈妈打得鼻青脸肿的。”依然是那个逻辑,而且照样是回答得那样斩钉截铁、“理直”气壮。

天哪,我真是无话可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振振有词回答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这般不讲道理的逻辑,我感到很茫然和无助,下面我该怎么办?

P37-41

序言

人性教育与幸福教师

——《发现班主任智慧——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序

李镇西

郭文红老师是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的普通班主任。她的教育充满人性,这让她有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我是2007年下半年认识她的。当时有十多位年轻老师说是要拜我为师,于是我们建立了相对比较固定的联系。郭老师正是其中的一位。尽管这些年轻人很真诚地说是要拜我为师,但我心里认为我和他们是一种“互相学习”的关系。和他们接触,我常常收获不少。

比如郭老师,经常听到她讲她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她总是给我说:“我的孩子们对我太好了,我常常被他们感动!”

在郭老师带着孩子们春游的路上,一群女孩子用随身带的糖果、果冻、巧克力等小零食在草地上摆了四个大字:“精忠报郭”;另一群男孩用扑克牌也在地上摆了两个大字:“报郭”。孩子们用这种方式向郭老师表达着他们的爱。记得当时郭老师给我打电话,激动地说:“孩子们太聪明了,他们太有创意了!”我说:“不对,这首先不是‘聪明’和‘创意’,而是他们对你的爱!”

对教育,郭老师有着朴素的理解:就是要符合人性,满足儿童的心灵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引领他们的精神成长。郭老师长期从事小学高段的教学,也就是说,她带班往往就一年或最多两年。可是,哪怕是只教学生一年,孩子们都能对郭老师产生依依不舍的情感。郭老师靠什么赢得了孩子的心?我认为,靠的是爱心,还有智慧。把每个孩子都放在心上,这就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教育。

什么是“人性”以及“人性教育”呢?

郭老师这样写道——

所谓“人性”就是人的“本性”。广义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而狭义的“人性”是指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天性。从这个角度说,狭义的“人性”就等于“真善美”。我今天这里所说的“人性”,特指狭义的人性,也就是“美好的人性”。

教育离开了美好人性的唤醒和培养,离开了人的精神陶冶,一味传授知识技能有什么用?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是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日本731部队里多是学识渊博的专家!正如美国的一位中学校长所说:“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这里的“人性”,就是善良、尊重、正直、真诚、宽容、坚强、感恩、探索、敏锐、创造等美好的品质。而这一切便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我们忠告:“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

我完全同意郭老师对“人性教育”的理解。郭老师把人性注入教育,然后落实在“幸福”二字上。通俗地说,充满幸福感的教育,同时也就是充满人性的教育。

郭老师还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因为有了这群孩子们和无数关心我的人,我感到很幸福。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为了心中那一朵永不凋谢人性的玫瑰,我愿意用爱、用心、用情、用智,给我的孩子也给我自己留下一抹闪烁人性光辉的温馨回忆。”

“给我的孩子也给我自己留下一抹闪烁人性光辉的温馨回忆”,这话让人怦然心动。充满人性的教育,并非郭老师的“原创”,但这是郭老师的追求,而且这种追求已经体现于她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乃至细节中。读郭老师的故事,感觉她的教育处处浸透着人性的善良、尊重、信任、期待、宽容……郭老师的教育幸福也源于她那充满人性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就是要让校园温馨,让班级和谐,让孩子快乐,同时也是教师教育过程的幸福。怀着这样的理解,郭老师把自己当做孩子中的一员,和他们心贴心地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我曾经说过:“只要真正用心去做教育,哪怕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其教育生活也会充满生命的传奇!”

郭老师正是如此。这本《发现班主任智慧》,就是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生命故事。在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师的生命和几十个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故事中,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孩子们的心,并用智慧引导孩子,破解着教育的种种难题,因而诞生了一系列或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的精彩传奇——

《我与“顽童”斗智斗勇》中,郭老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提升着自己;《“无照郎中”的“行医”记录》让我赞叹郭老师的教育机智;《宽容从欣赏开始》记录了围绕“换位风波”,郭老师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自我教育的;《两地书,师生情》震撼心灵,催人泪下;《不期而遇的感动》使我们看到一次意外伤害事故是如何演变成一次爱的暖流的汹涌澎湃……一个个故事,无不展示着生命的交融与心灵的相通。郭老师就是这样和孩子们一起在生活的河流中奔涌、漂流、探险……

在这里,所谓“人性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对孩子而言了,也是针对教师的——如果教师本人不能感受教育的温馨与快乐,而只是让孩子快乐,甚至只是如“春蚕丝尽”“蜡烛成灰”一般牺牲自己的幸福以换取孩子的幸福,这样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不人性的!

而在郭老师的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成长,也是帮助自己成长;成就孩子,也是成就自己;让孩子幸福,自己也获得幸福。

我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编织师生的生命故事,并追求一个完美的结局——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追求”。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那也不要紧,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的职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更加明媚,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孩子每一天的故事不可逆转,教师每一天的生命也不可重现——教育的严酷与责任都在于此。和孩子一起编织故事,让教师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叠与交相辉映。这是教育的意义,也是教师的幸福所在。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如果这个世界显示在你面前,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这里所说的“喜悦”,正是教师职业特有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清澈的心境,是一种单纯的情怀,有时又是一种情不自禁的思念,或者被自己牵挂的人牵挂……这一切,郭老师全有了。

一个曾经让郭老师操碎心的“后进生”,毕业时来给郭老师告别,说:“郭老师,我们走了以后,你千万千万不要教下一个年级的某个班啊!”郭老师问:“为什么呀?”这男孩认真地说:“因为那个班的学生呀,个个比我还坏!”

一位男孩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毕业!”妈妈问他为什么,男孩回答:“我不想离开郭老师!”

一位女孩对在省教育厅工作的爸爸说:“爸爸,你把郭老师调到中学工作吧!那样郭老师就可以继续教我了!”

孩子们的想法很天真,说法很幼稚,却充满了郭老师所追求的浓浓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正是郭老师的教育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的人性的芬芳。可以想象,孩子们的未来一定会拥有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而这种记忆同时也属于郭老师的。

郭老师因此幸福。

(作者系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后记

我向你们深深鞠躬

郭文红

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出书,直到我给别人津津乐道地讲起我和学生的故事的时候,不少老师鼓励我把这些故事写成文字让更多的人分享。现在,书已经出来了,我不知道它是否能够吸引读者,对此我真的缺乏自信。但是,无论如何,我要在这本书的后面表达我对一些人的感激之情。

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特别敬仰的班华老师。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班华老师的,后来成了非常好的“忘年交”。尽管班老师是博导,是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是全国著名的德育专家,可在我心中,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七十多岁的班老师,有着一颗童心,特别爱孩子。刚好他的家就住我们学校旁边,所以他不止一次到我班上来,走到我的孩子中间,分享我的教育幸福。他这颗永远不老的教育心,也感动了我。他说:“儿童是成人之师,成人要向儿童学习。”这种思想可以说是震撼了我,也影响着我。每次我给他讲我和孩子的故事时,他也被感动了,然后往往会对我说:“把这故事写下来!”他经常都会督促我写故事。因此,这本书之所以能够诞生,的确有着班老师的功劳。

我要感谢尊敬的李镇西老师。我是从李老师《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等著作中认识他的,那以后我成了李老师忠实的“粉丝”。后来我见了李老师,和他建立了联系,成了他的追随者。我通过电话、电子信件和QQ向他学习,向他请教,他给我许多具体的指导,也给我严格的要求,有时候甚至还有严肃的批评。他善良的天性,他率真的性格,他深邃的思考,他充满智慧的幽默,他敢说敢笑敢怒敢骂的坦荡与正直,还有他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独到的观察、敏锐的捕捉和深刻的剖析……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李老师告诉我,实践、反思、阅读、写作,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尽可能按着李老师的话去做,的确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提升了自己的教育境界。我也经常给他讲我的教育故事,他总是给我以鼓励。这本书,也是在李老师的勉励下写成的。

我还要感谢王栋生(吴非)老师。我最早是每天看王老师的博客,被他文章中的正气所感染着,更被他的教育智慧所启迪着。读着他凛然正气、掷地有声的文字,我感到他的确是一个大写的人!有时候读他充满人性的文章,我禁不住流下眼泪。后来我听了王老师的报告,和他有过不多的近距离接触,我感到他的思想魅力与品格光芒。对王老师来说,他本人就是善良、高尚、正义的化身。教育,对他而言,首先不是言语的传递,而是人格的感染。和班华老师、李镇西老师不同,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要怎么做,但他的文字,不,他的人格,总是不由自主地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时时审视自己的灵魂是否配得上“教师”的称号和“人”的资格。

还有任小艾老师,也是我一定要感谢的。以前任老师是以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的形象耸立于我的心中,敬佩之中有些高山般的不可企及。但是,很多年前,我就在默默地学习着任老师的一些做法,比如学生家长讲座就是在任老师文章里学的一招。后来,我和任老师认识了,感到任老师首先是一位非常善良、极富人情味的人,她随时都在为别人着想,而且那么细心,那么自然,。又那么富有智慧。我想,任老师做班主任做得那么好,正是她善良的天性在其职业中的自然体现。任老师关心着我,并为我的成长提供各种平台,比如邀请我在她所主持的全国班主任工作论坛上作报告。我其实并不怎么样,但我知道这不但是任老师对我的鼓励,也是她对我的一种期待——期待着我能够成长为真正优秀的班主任。

当然,对我校的肖大明校长,我同样心怀感激之情。如果说,前面几位老师更多的是给我以精神引领,那么和我朝夕相处的肖校长,则给我以具体指导、帮助,并给我的成长创造各种平台。表扬、鼓励、提醒、批评……都是对我的支持与培养。外出学习、讲学,肖校长从来都是大开绿灯,他还为我争取机会参加“国培班”的培训,这使我有机会开阔视野,获取更多的精神养料和智慧资源。《6543纯真记忆》自费印刷需要资金,肖校长从紧张的学校经费中拨给我八千元钱,以示支持。对于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富有创意,或者说富有个性甚至可能会有一些争议的做法,肖校长总是持宽容的态度,即使有些做法也许不那么妥当,他也是真诚地提醒我。可以说,没有肖校长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一些成就。我在这里感谢他,绝不是因为他是校长,而是我发自内心的情怀。

由感谢肖校长,我还想到了我的搭档吴琴副校长,她以语文老师的身份和我搭班,和我一起度过了许多平凡而精彩的日子。她是本书许多故事的见证者,甚至参与了创作。我有了开心,和她分享;有了苦恼,向她倾诉。无数次的谈心,她给我鼓励和安慰。除了吴校长,还有其他和我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李颖老师、马园园老师、陈清老师……是她们和我一起引导着孩子,和我一起建设着班级。我的精彩,也离不开她们的情感与智慧。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故事的主人公——我历届的学生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没有这些可爱的孩子,和那么多理解我支持我的学生家长,我不可能有这么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故事,我的教育生涯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笑声和感动的泪水。

真诚地谢谢你们!我向你们深深鞠躬1

2010年9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读一读书里的故事,就会感到郭老师的班级教育很美,很动人,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也许书作者当时头脑里没有过“诗性教育”的概念,但作者的教育情怀饱含着教育爱、敬业精神、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教育幸福是无疑的;因而在班级教育实践中蕴含了诗性教育的元素。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班华

在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郭老师的生命和几十个孩子的生命相遇,她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她把自己的心融入了孩子们的心,并用智慧引导孩子,破解着教育的种种难题,因而诞生了一系列或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的精彩传奇……

——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李镇西

教育如此沉重,生命如此美好。文红老师,以百折不挠之真心,细致觉察之慧心,宽广博大之爱心,唤醒一个个孩子,争取一个个父母,追根溯源,寻求心灵的支持,使美好成为共同体,战胜了心灵谷底的顽疾,照亮了灵魂深处的阴暗,为失衡的环境与心灵,找回应有的秩序和安宁。

——全国知名高中语文老师 王开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