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及测量》由王兵利主编,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划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最新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落脚点,结合编者多年的电力系统从业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测量知识、电工实验实训等有关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电工基础及测量(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王兵利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电工基础及测量》由王兵利主编,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划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最新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落脚点,结合编者多年的电力系统从业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课程主要介绍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测量知识、电工实验实训等有关内容。 内容推荐 《电工基础及测量》由王兵利主编,共12章,分为电工基础、电工测量、电工基础及测量实验实训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谐振电路与互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电工工具及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安全用电及防护,电工基础及测量实验,电工基础及测量实训。 本教材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基础及测量》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用书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 1.1.2 理想电路元件 1.1.3 电路模型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2.3 电位 1.2.4 电动势 1.3 电功率和电能 1.3.1 电功率 1.3.2 电能 1.4 电阻元件 1.4.1 电阻元件的概念 1.4.2 电阻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1.4.3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1.5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1.5.1 电感元件 1.5.2 电容元件 1.5.3 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1.6 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 1.6.1 电压源 1.6.2 电流源 1.6.3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6.4 受控源 1.7 基尔霍夫定律 1.7.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7.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习题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 2.1 支路电流法 2.2 网孔电流法 2.3 节点电压法 2.4 叠加定理 2.5 戴维南定理 2.5.1 戴维南定理概述 2.5.2 最大功率传输 习题 第3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3.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3.1.1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3.1.2 换路定则 3.1.3 初始值的计算 3.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2.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2.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3.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3.3 响应函数的参考波形 3.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习题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及其相量表示法 4.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1.2 相位差 4.1.3 有效值 4.1.4 复数 4.1.5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 4.2.1 电阻元件 4.2.2 电感元件 4.2.3 电容元件 4.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3.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3.2 电路元件R、L、C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4.4 阻抗和导纳 4.4.1 阻抗 4.4.2 导纳 4.4.3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4.5 RLC串联、并联电路 4.5.1 RLC串联电路 4.5.2 RLC并联电路 4.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相量分析 4.7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4.7.1 瞬时功率 4.7.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4.7.3 复功率 4.7.4 最大功率传输 4.7.5 功率因数的提高 习题 第5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5.1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5.1.1 非正弦周期信号 5.1.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5.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5.2.1 有效值 5.2.2 平均值 5.2.3 平均功率 5.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习题 第6章 谐振电路与互感电路 6.1 谐振电路。 6.1.1 串联谐振 6.1.2 并联谐振 6.2 互感电路 6.2.1 互感及互感电压 6.2.2 同名端 6.2.3 互感线圈的串联、并联 6.3 磁路 6.3.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6.3.2 铁磁性材料 6.3.3 磁路及磁路欧姆定律 6.4 理想变压器及其电路的计算 习题 第7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7.1 三相交流电压 7.2 三相电源的连接 7.3 三相负载的连接 7.4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7.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7.6 三相电路的功率 7.7 三相电流和电压的对称分量 习题 第8章 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 8.1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8.1.1 电工测量的意义 8.1.2 测量的基本概念 8.1.3 测量方法的分类 8.2 电工仪表的分类及表面标志 8.2.1 电工仪表的分类 8.2.2 电工仪表的表面标志 8.2.3 电工仪表的型号 8.3 电工仪表的组成及其作用 8.3.1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组成 8.3.2 测量机构的组成和原理 8.4 电工仪表的误差及准确度等级 8.4.1 仪表的误差及其分类 8.4.2 仪表误差的表示方法 8.4.3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准确度 8.5 电工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 8.6 电测量仪表的选择与使用 8.6.1 电测量仪表的选择原则 8.6.2 电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 8.7 测量误差及其消除办法 8.8 有效数字及测量结果的表示 8.8.1 有效数字的处理 8.8.2 测量结果的表示 习题 第9章 电工工具及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 9.1 常用的电工工具及其使用 9.2 常用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 9.2.1 电压测量仪表 9.2.2 电流测量仪表 9.2.3 钳形电流表与兆欧表 9.2.4 直流单臂与双臂电桥 9.2.5 功率表和电能测量仪表 9.2.6 万用表 9.2.7 示波器 习题 第10章 安全用电及防护 10.1 用电人身安全及急救 10.1.1 人体触电的原因和形式 10.1.2 触电急救方法 10.2 设备安全与保护 10.2.1 安全电压 10.2.2 接地和接零 10.2.3 接地装置 10.2.4 电气防火与防爆 习题 第11章 电工基础及测量实验 11.1 概述 11.2 叠加定理、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验证 11.3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及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测定 11.4 感性负载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 11.5 串联谐振 11.6 三相负载的连接及测量 11.7 自感线圈参数的测定 11.8 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定及参数的测定 第12章 电工基础及测量实训 12.1 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安装 12.2 电路故障的检查与排除 12.3 万用表的组装 12.4 光灯的安装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