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日常用语的本来面貌!
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部适合所有年龄读者的文化小百科读本!
本书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对近两百条常用词语进行趣味溯源,不求能解决传统文化上的什么大问题,只愿读者翻开每一页都能收获知识,体验阅读的趣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原来如此(趣说日常用语)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许晖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追溯日常用语的本来面貌! 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部适合所有年龄读者的文化小百科读本! 本书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对近两百条常用词语进行趣味溯源,不求能解决传统文化上的什么大问题,只愿读者翻开每一页都能收获知识,体验阅读的趣味。 内容推荐 有一些词,人人脱口而出,但对它们的了解只是似懂非懂,比如,“马路”是供马走的路吗?“暗送秋波”为何是“秋波”?“瓜葛”为何指远亲?“黄花闺女”为何指处女?…… 有一些词,流传千百年,却渐渐失去了其本来面目,比如,“汉子”本来是骂人话,“含沙射影”的原来是种怪虫,“楷模”原来是两棵树,“虎威”原来是老虎身上的骨头,“牛鬼蛇神”原来是佛法的守护袖…… 这些人们常见常用的词语,看似简单,一旦追溯其本源,往往能发现许多丰富而有趣的内容。本书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对近两百条常用词语进行趣味溯源,不求能解决传统文化上的什么大问题,只愿读者翻开每一页都能收获知识,体验阅读的趣味。 目录 A “爱屋及乌”是爱屋子吗 “肮脏”本来是褒义词 “暗送秋波”为何是 “秋波” B “八拜之交”是拜八拜吗 “败家子”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白日见鬼”本指清水衙门 “半老徐娘”为何姓徐 “鲍鱼之肆”为何奇臭 “悲观”是消极失望吗 “弼马温”到底是什么官 “闭门羹”出自妓女之手 “鼻祖”为何跟鼻子有关 “婊子”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别来无恙”是怎么变成问候语的 “不稂不莠”是贬义词吗 C “蚕室”是养蚕的温室吗 “藏拙”是自谦之词吗 “蝉联”为何跟蝉有关 “掣肘”为什么指阻挠 “城隍庙”的 “城隍”是什么神 “吃醋”的来历 “赤子”的本义是婴儿 “床笫”能写成 “床第”吗 D “大放厥词”是讽刺人吗 “大快朵颐”为何形容大饱口福 “扣秋风”为什么形容敲诈 “戴绿帽”为何是男人的奇耻大辱 “登徒子”是好色之徒吗 “貂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吊唁”本是两件事 “定心丸”的药方是什么 “胴体”能用来形容女性裸体吗 “东床快婿”最早是指谁 “东西”为何不叫 “南北” “独占鳌头”为何指第一名 “对手”为何跟 “手”有关系 E “讹诈”的 “讹”是什么动物 F “方丈”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翡翠”本来是一种乌 “坟墓”的古今之别 “风调雨顺”竟然是四大金刚 “附庸风雅”是讽刺人吗 G “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 “感冒”本来是官场用语 “高足”跟马有关系 “公主”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狗拿耗子”不是管闲事 “姑息”为什么会养奸 “孤注”竟然是人名 “瓜葛”为何指远亲 “拐杖”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官衔”为什么指官位 “鬼祟”的 “祟”到底是什么 H “寒毛”就是 “汗毛”吗 “含沙射影”的竟然是种怪虫 “汉子”本来是骂人话 “沆瀣一气”是怎么变成贬义词的 “耗子”怎么变成了老鼠的别称 “河东狮吼”是谁吼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和尚”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合同”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横死”是什么样的死法 “虎威”竟然是老虎身上的骨头 “滑稽”竟然是一种酒器 “黄花闺女”为何指处女 “祸起萧墙”为什么形容内乱 J “家累”是形容家庭负担吗 “假寐”是假装睡觉吗 “奸细”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疆场”原来是错别词语 “狡猾”本来是一项罪名 “侥幸”为何有意外的意思 “禁脔”是什么东西 “酒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K “开门七件事”都是什么事 “楷模”本来是两棵树 “伉俪”形容的是哪类夫妻 “康庄大道”为何指美好前途 “客气”是怎么变成客套话的 “渴睡”是渴望睡觉吗 “筷子”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空手套白狼”的“白狼”是什么动物 “脍炙人口”跟食物有关吗 L “烂醉如泥”的“泥”是烂泥吗 “老鸨”为何是妓院老板娘的蔑称 “老而不死是为贼”不是骂人的话 “老夫”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雷同”为何跟打雷有关系 “良家妇女”有严格的限定 “猎艳”和“渔色”的来历 “灵犀”本来是一种神兽 “流苏”最早是什么东西的装饰 “溜须”的来历 “落成”本来是一种祭礼 M “马匹”为何用“匹”作计量单位 “马路”是供马走的路吗 “马桶”为何用马来命名 “买春”本指去买酒 “馒头”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毛病”为何跟“毛”有关系 “每况愈下”的本意是什么 “门神”的来历 “门外汉”最早竟指苏东坡 “蒙汗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面首”为何指男宠 “沐猴而冠”是给猴子洗澡吗 N “难兄难弟”是同病相怜吗 “囊中羞涩”不是形容贫穷 “牛鬼蛇神”是佛法的守护神 “旁门左道”为何比喻邪道 “破天荒”为何形容新鲜事 Q “乞丐”仅仅指乞讨之人吗 “齐人之福”是艳福吗 “器重”为何表示重视 “秋决”为何在秋天杀人 “秋千”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R “人浮于事”本来是廉洁的行为 “人有十等”是哪十等 “人中翘楚”为何指杰出的人, “忍辱负重”来源于佛教用语 “肉眼凡胎”来源于佛教用语 “弱冠”指多少岁的男子 “孺子牛”做的是谁的牛 S “洒家”不是和尚的自称 “三寸金莲”是谁发明的 “三姑六婆”为什么是蔑称 “三教九流”具体指什么职业 “三生有幸”是怎么变成客套话的 “傻瓜”的“瓜”是什么瓜 “山呼万岁”的官场起源 “上下其手”是调戏女性吗 “生日”的古今之别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市侩”最早是骂人话吗 “时髦”是哪个朝代最早用的 “拾人牙慧”拾的到底是什么 “食指大动”为何形容口福 “首级”为何指脑袋 “淑女”是形容文静的女子吗 “书香”的“香”究竟是什么香 “顺手牵羊”是怎么变成贬义词的 T “弹冠相庆”是坏人互相庆贺吗 “昙花一现”的“昙花”是什么花 “弹指之间”有多久 “天打五雷轰”是哪五雷 “天花乱坠”是会说漂亮话吗 “天衣无缝”来源于佛教用语 “天之骄子”是指大学生吗 “天字第一号”的来历 “跳出三界外”是哪三界 “贴身”最早指陪嫁的妾 “荼毒”为何是残害的意思 W “五服”之亲是什么亲: “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 X “先辈”就是前辈吗 “县官”竟然是皇帝的称谓 “相公”是怎么变成男妓称谓的 “相好”的称谓来自“女大十八变” “想当然”最早是想什么 “孝子”是指孝顺的儿子吗 “亵渎”为什么指冒犯 歇后语的来历 “行李”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续弦”为何指男人丧妻再娶 Y “丫鬟”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雅量”本来形容能喝酒 “烟草”竟然可止悲痛 “宴尔新婚”是祝福语吗 “烟视媚行”是形容女子风骚吗 “胭脂”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阳台”本指男女欢会的场所 “谣言”是怎么变成贬义词的 “野狐禅”来源于佛教用语 “一瓣心香”不能用于男女爱慕 “一杯黄土”为何代指坟墓 “英雄”跟性别无关 “冤家”可恨又可爱 “月老”为何指媒人 Z “杂种”之类骂人话的起源 “在劫难逃”的“劫”是多久 “丈夫”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张冠李戴”的“张”、“李”究竟指谁 “斟酌”本是两种倒酒方法 “支吾”的复杂语源 “妯娌”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走后门”出自滑稽戏 “足下”为何是尊称 “钻进钱眼里”最早是骂谁 “尊严”来源于对父母的敬称 试读章节 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爱一座屋子,也爱上了这座屋子上的乌鸦。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爱屋及乌”的原句是“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爱一个人就会连带着爱他屋上的乌鸦,爱的是人,而不是房子。 这句话最早出自秦朝博士伏胜所著《尚书大传》一书,该书的《大战篇》记载:武王伐纣,纣王死后,天下未定,武王很惶恐,于是召来周公问计。周公说:“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胥余”指村落的角隅。周公的意思是说:爱一个人就会连带着爱他屋上的乌鸦,不爱一个人甚至连带着憎恨他居处的角落,干脆把殷商旧人全杀掉算了。 武王一听,赶紧否决。于是召公继续建议:“臣闻之也,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毋使有余烈,何如?”召公在周公的基础上退了一步,意思是说:无罪的人赦免,有罪的人统统杀掉,不要留下任何残余。武王一听,同样赶紧否决。看看铺垫得差不多了,这时周公方才再次上来,慢悠悠地说:“臣闻之也,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私,惟仁之亲。”周公图穷匕首见,最终方案此时方才拿出来,那就是让殷商旧人各自归家,该种田种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实行仁政。武王于是大喜,按照周公的方案行事,结果天下大治。武王和周公的这段对话在《韩诗外传》、刘向《说苑》等书中也都有记载,“爱屋及鸟”的表述也都大同小异,“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的表述很清晰,并非因爱屋子而移情爱乌。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写过一篇著名的《象祠记》,记述苗夷之地有一座为舜的弟弟——象而建的祠,王阳明起初很奇怪,因为象对父母不孝顺,对哥哥不敬重,屡屡谋杀舜,这样的人怎么还会有人为他建祠呢?后来他才恍然大悟:“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苗人被舜的德行感化,甚至连舜那个不成器的坏弟弟也爱上了!这个坏弟弟可是比乌鸦坏多了啊! “肮脏”一词在今天只有一个意思:不洁净。但是在古代,不仅读音不一样,而且意思也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差地别。 “肮”和“脏”各自的词义原先没有不洁净这个义项。“肮”读作“hang”,本义是咽喉,比如古人有种死法叫“绝肮”,即割断咽喉而死。“脏”读作“zang”,本义是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比如内脏、五脏。“肮”和“脏”组成一个联绵词“肮脏”,读音为“Kang zang”,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高亢刚直的样子。东汉赵壹的《疾邪诗》中写道:“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伊优”是逢迎谄媚的样子,《康熙字典》解释“肮脏”为“嫜直之貌”,“嫜直”即倔犟、刚直。小人善于逢迎谄媚,因而得以升堂为权势的座上客,而高亢刚直的君子不受重视,只能倚在门边。南宋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诗中也有同样的用法:“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意思是不屈不挠、坚持刚直的品格才是真正的汉子。 “肮脏”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身躯肥胖的样子。北周庾信的《拟连珠》中写道:“肮脏之马,无复干金之价。”就是指身躯发胖的马不再值干金之价了。 大约从元明开始,“肮脏”一词逐渐演变出糟蹋、卑鄙丑恶的意思,尤其在戏曲和话本小说中使用得非常频繁,后来又慢慢演变出不洁净的意思。至迟到了清朝,“肮脏”已经定型为今天的语义,清人李鉴堂所编《俗语考原》一书中说:“肮脏,俗为不洁者为肮脏。”这一语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肮脏”最原始的语义则慢慢湮灭,不再为人所知了。 现在把男女之间用眼神传达爱慕之情叫作“暗送秋波”,其实,“秋波”本来专指女人的眼波,如果男人挤眉弄眼也称作“秋波”就会让人笑掉大牙。 为什么要用“秋”来形容女人的眼波呢?这是因为秋天的时候天空高远.,所谓“秋高气爽”,秋风吹拂着水面,水中涟漪荡漾,清澈无比.。这样的水被称作“秋水”,“秋水”请澈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一眼望到底,是为“望穿秋水”。因此,古人就用“秋水”、“秋波”来比喻女人清澈明亮又流转荡漾的眼波。这一比喻实在是太形象了! “秋波”又称“横波”。李善注解道:“横波,言目斜视,如水之横流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漂亮美眉看人不会一直盯着看,尤其是看帅哥的时候更要看一眼再旁视一眼,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审美。这跟传统文化要求女子含蓄有关。其实“横波”很厉害,横着横着就把帅哥全身上下全都打量完了。跟“横波”相对的就叫“纵目”。纵目远眺一定要集中眼睛的注意力,盯着远处的一个方向看,否则根本就看不清楚。 “秋水”比“秋波”的出现早得多,《庄子》中就有一篇《秋水》,不过那是形容自然界的秋水。最早使用“秋波”一词的应该是那位著名的词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了,李煜在写给小周后的情书《菩萨蛮》中吟咏道:“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这是把“秋波”和“横波”一起用了。 白居易在《筝》一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文学作品中至此开始大量使用“秋水”、“秋波”这些意象了。 晋代有位名士叫谢鲲,字幼舆,邻居高氏家里有位美眉,谢鲲常常去挑逗她。有一次,该美眉正在织布,谢鲲又来说俏皮话,该美眉随手把织布的梭子向谢鲲扔去,谢鲲的两颗门牙应声而落。别人嘲笑他,谢鲲傲然说道:“掉了两颗门牙算什么!一点儿不影响我继续卡拉oK!”苏东坡把这个典故写进了《百步洪》一诗,共中两句是:“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是说想让美眉“回秋波”而不能如愿。 “回秋波”最有名,而且最终如愿以偿了的就是《西厢记》中的张生了:“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这段描写太有名了,以至于崔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成为中国爱情史上最著名的秋波事件,影响所及,清代人徐震在《美人谱》中把它作为美人七项“韵”标准的压卷选项。这七项“韵”的标准是:“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云和是弦乐器),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 不过,今天把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称作“暗送秋波”,未免大杀风景了。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