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政权对立与文化融合(金代中期诗坛研究)
分类
作者 杨忠谦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绪论/1

一、金代中期的时代背景与民族特征/2

二、“国朝文派”的文学渊源/4

第一章 金代中期诗坛的文化背景/10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化政策/10

一、社会文化背景/10

二、科举政策及其文学贡献/14

 第二节 文化思想的转变/17

一、金世宗的史鉴意识/17

二、文化开放政策/27

 第三节 诗歌主题的变奏/36

一、现实主义作品主题/39

二、史鉴意识作品主题/41

第二章 “国朝文派”的北方文化特征/55

 第一节 对“气格”的普遍崇尚/56

一、“气格”理论的发展/57

二、“气格”说的逻辑基点/58

 第二节 “气格”的诗歌实践/59

一、崇尚“气格”的审美风范/60

二、追求“气格”的诗歌实践/62

 第三节 诗歌“气格”说的特征/66

一、地域性/66

二、主体性/70

三、圆融性/72

第三章 汉化背景下“国朝文派”的典雅趣向/76

 第一节 诗人生活典雅化/76

一、朝廷礼乐制度规模化/76

二、诗人队伍宫廷化/78

三、诗人生活艺术化/83

 第二节 诗歌创作技巧化/88

一、《明昌辞人雅制》/89

二、尖新派代表王庭筠/91

三、逞奇斗巧的王寂诗歌/93

第四章 自适诗风的形成/97

 第一节 自适诗风形成的原因/97

一、社会经济原因/97

二、民族因素/99

 第二节 自适诗歌的多元表现/106

一、云泉是处堪为乐,轩冕从来只累人——诗人的“小隐”/106

二、身虽市朝寄,心与功名疏——诗人的“中隐”/116

 第三节 隐逸自适的思想渊源/121

一、佛教思想的濡染/122

二、老庄“齐万物”的影响/124

三、三教合一思想的融会贯穿/126

四、诗人的自适情趣/131

第五章 诗歌艺术特征论/133

 第一节 科举对诗歌的影响/134

一、“辞赋”科与诗歌艺术之关系/134

二、科举对文风的影响/137

 第二节 诗歌体裁的多样性/139

一、古体诗/139

二、近体诗/150

三、楚辞体诗歌/154

 第三节 诗歌体式的丰富性/157

一、回文体/158

二、集句体/159

三、连珠体/163

四、寓言体/165

五、渔父体/168

六、天随子体/170

 第四节 诗歌用典的多元化特征/172

一、密集用典,表现文人趣味/172

二、反意用典,强化主体情感/179

三、组诗用典,隐含多元主题/185

 第五节 诗歌句式的丰富性/189

一、炼句/191

二、炼字/193

三、对仗/195

第六章 诗歌的意象/198

 第一节 山水意象的倾心经营/199

一、诗人普遍的山水情结/200

二、山水意象的多样构造/203

 第二节 “香草”意象的比兴寄托/205

一、主体性特征/207

二、女性化特征/212

三、对象化特征/215

 第三节 动物意象的文化内涵/218

一、“下视平芜低”的“鹰”意象/219

二、“奔腾多奇龙”的“马”意象/221

 第四节 “残缺”意象/224

一、“残缺”意象的表现特征/224

二、“残缺”意象的文化精神/226

第七章 诗歌因革论/230

 第一节 陶谢风流到百家/231

一、强烈的“三径”情结/232

二、兴寄高妙、真淳简淡的美学特征/238

三、从文学意义的学习到生活旨趣的无意识渗透/240

 第二节 苏学盛于北/242

一、“苏学盛于北”之原因的考察/242

二、金人对黄庭坚的接受/252

三、对苏、黄诗风的反思/256

 第三节 以唐人为旨归/259

一、金诗学唐的进程/259

二、王若虚、王庭筠崇白、抑白之争/267

三、学杜理论的建立/269

第八章 南北文化融合下的少数民族诗歌/275

 第一节 女真族诗人的文学创作/276

一、女真文学的发展/276

二、金代中期的女真文学创作/281

 第二节 其他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289

一、渤海诗人的文学贡献/289

二、契丹族代表诗人及其诗歌/291

第九章 政权对立下的南北诗文互动/295

 第一节 政权对立下南北诗坛的诗歌主题/300

一、孝宗诗坛的涉金之作/300

二、金代文人的涉宋之作/308

 第二节 南宋文献北传/310

一、南宋诗文作品北传/310

二、理学的北传/313

 第三节 金代文献南传/318

一、金诗词作品南传/318

二、金代史籍、历象之类书籍人宋/320

三、赵可文集入宋/322

后记/328

参考文献/331

内容推荐

经过金初四朝的发展,到世宗、章宗两朝,诗歌创作由“借才异代”进入到“国朝文派”时期。诗坛上表现出三种审美趋向:第一是由政治、宗教、哲学因素而形成的普遍性特征——尚自适;第二是由地理、历史、民族因素而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崇气格;第三是由文化、教育、艺术因素而形成的时代性特征——重典雅。这三个主要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金代民族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文人的仕途空间受到压缩,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功名意识,使不少诗人又回归到能够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在以文继祖的理想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以蔡珪、刘汲、党怀英、元德明为代表的豪杰诗人表现出气势豪迈、朴素磊落的鲜明的北方文化特点。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朝廷形成的宴享之风,与胡汉士族的典雅生活追求融合为一,在文人们中间日益兴起浓厚的士大夫生活情趣,促进了诗歌的典雅风气。这时期的女真皇族诗人完颜匡、完颜雍、完颜璋、完颜翡等的创作,体现出中原儒家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的显著特征。他们的诗歌既风格典雅、手法多样,又保存着北方少数民族朴素、豪放的特点。

编辑推荐

本书以金中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背景,以当时女真政权的治国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作为研究视角,重点从审美论、艺术论、因革论等几个方面,对金代中期,即“国朝文派”形成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对影响金代中期文学发展的走向做动态的考察。并采取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横向和纵向的维度来研究金代中期,也就是“国朝文派”产生与发展时期的诗歌内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本文希望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时期南、北(宋、金)诗风的差异及其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