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第2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由李亚敏、杨凤书主编,本书根据高职高专的需求,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编写。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并按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为适应我国农业科学事业和高职高专教学发展需要,在第一版《农业气象》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第二版与第一版比较:部分理论内容作了删减;部分章节作了整合;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部分得以加强;复习思考题部分作了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信修改后的《农业气象》教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农业气象(第2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由李亚敏、杨凤书主编,包括理论内容和实训指导两大部分。
理论内容:绪论中主要介绍气象学、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大气的组成和结构;第1~4章主要介绍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光、温、水、气、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5~8章主要介绍天气系统灾害性天气及其防御、气候与中国气候以及农业气候资源的基本知识;第9、第10章主要介绍农业小气候、设施农业小气候特点及调控措施。
实训指导分两部分:引言和气象要素观测。引言主要介绍气象观测的意义、原则、要求以及农业气象观测的概念,为进行气象要素观测做好准备。气象要素观测包括气象观测场的建立、仪器的布置、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农田小气候观测以及观测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和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光、温、水、气、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御措施;小气候与农田小气候、设施农业小气候的特点及调控措施。
本课程的难点:光、温、水、风等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小气候、设施小气候的特点及调控措施。
本书精简理论知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五年制高职农林牧渔类等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作为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农业推广管理人员的科普读物。
《农业气象(第2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选材较宽,主要是考虑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业生产情况差异较大,同时专业不同,对本课程教学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