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城市伦理的源起
第一节 农耕伦理覆盖下的中国古代城市
一、制暴·示权:中国古代城市的非经济性源起
二、抑商·轻商:城市商业功能的底部滞留
三、底层·碎片:城市伦理因素的模糊性存在
第二节 求变和惧变中的近代城市伦理
一、从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城市功能的转变
二、从等级秩序到独立自由:道德观念的转变
三、从赞歌到否定:孤立无援的“自由”吁求
第二章 现代城市伦理的形成与崛起
第一节 公共空间意识的出现
一、空间共有权的吁求
二、空间共有权的实践
第二节 空间阶层意识的出现
一、社会阶层矛盾的发现与制度正义的提出
二、从制度正义呼吁权利和义务的平等缔结
三、从制度正义提出“机会”和“结果”的平等原则
第三节 日常空间意识的出现
一、私人日常生活领域的呈现及价值构建
二、身份意识的转变与道德标准的变化
三、功利主义道德因素的出现
第三章 当代城市伦理的曲折进程
第一节 “革命拟仿时代”:城市伦理的双线结构
一、乌托邦式伦理想象与宗法式实践
二、未曾断绝的市民伦理及其隐性传承
第二节 “创伤恢复期”:精英话语中的伦理反思
一、城市伦理“空洞”的发现
二、伦理重建的精英式反思与设想
第三节 “合理性立论期”:市民伦理的重建
一、人民·平民·谋生者:城市人群身份意识的演化
二、私性·平等·契约:城市空间意识的改变
三、质疑·批判·固守:权威话语对于城市伦理的介入
第四章 新世纪城市伦理的新因素
第一节 从宏观到微观:社会视角和正义概念的转换
一、城市空间价值的微观理解
二、公平正义原则的微观理解
第二节 从德性到理性:行为控制和价值意识的改变
一、从个人德性到个人法律理性
二、从义务型价值意识到权利型价值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