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发明中国/中国知见书系/CCTV纸上纪录片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CCTV纸上纪录片》,是根据“CCTV《走近科学》”杂志的相关内容编辑而成,荟萃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大家》《百科探秘》等品牌栏目以及纪录频道、科教频道相关栏目内容,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内容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自然奇观深层次多角度记录与思考的使者。

作为最前沿的有着高度文化责任感的国家电视媒体, 《CCTV纸上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独特的视角、最高的水准和卓越的见识,丛书权威严谨、视野开阔、积淀深厚、素材真实,叙述流畅而亲和。《CCTV纸上纪录片》冷静客观、引人入胜地传播了丰富的知识和见闻,特别是所保存的第一手人物见证及专家访谈不可复制,弥足珍贵,不但为读者走近真实提供了桥梁,而且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CCTV纸上纪录片》集权威性、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成为具有独特传承价值的百科全书,博闻见,增智慧,开胸襟,修品格,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和文史爱好者收藏阅读。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发明中国》是该纪录片之一。

内容推荐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发明中国》是《CCTV纸上纪录片》系列书系第二批中之一。本书遴选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发明若干,对其发明的过程、意义做了详细的考证,并对历史上的争议做了详细的论证。通过此书,一则彰显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及蕴含的朴素的科学思想。二则知古鉴今,通过对祖先们的智慧的探究来反思我们当今的现状。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快速读懂中国的钥匙。“史海无涯,此书为舟。”

目录

标准化帝国

三次拔剑竟不出——秦始皇长剑

中国古代车马

灵 渠

科学复原地动仪

千古绝技——割圆术

藏在被中的水平乾坤

中国古镜

中华针灸术

秋音陶埙

木鸢飞天

中国风帆

中国船舵

沉舟帆影

秘色瓷——真实的传说

寻踪唐三彩

皮影精灵

寻找火药的故乡

说“权”论“衡”

印刷之路

丝的前世今生

郑和宝船

贾湖骨笛——来自九千年前的乐音

找回古老的工艺

试读章节

关于风筝起源及发展的各种争论在中国持久不衰,很多学者也对有关风筝的话题乐此不疲。

多年来致力于物质文化史研究的徐艺乙,最早对“鲁班制造的木鸟就是风筝”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徐艺乙认为,鸢和鹊实际上都是借的动物之名,它可能有一个体量上大小的关系,但是根据我们对风筝的基本定义,它只是可能有自有动力的一种飞行器,不能把它作为风筝。

潍坊学院的历史教授吴存浩,从事风筝研究二十多年,倾向“木鸢是风筝源头”的观点。他认为,关于风筝起源问题,在全国没什么必要争论,风筝起源不单单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是综合性的因素。鲁班创造的是木鸢,作为鸢这种飞行物,不单单是木鸢,恐怕起源还要早一些。吴存浩认为,鲁班制造的木鸢很可能就是风筝的雏形。

正当这场争论还处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木鸟能不能飞起来”的疑问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墨子》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也就是说,鲁班制造的木鸟连续飞行了整整3天。用木头做的大鸟,仅仅依靠风力而不借助机械动力就能在空中飞行,如此离奇之事,除文献记载外,人们并未亲眼见过。对这一点,东汉学者王充曾经做过考证。他认为,鲁班的木鸟在空中飞行,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说飞了3天不降落,就未必可信了,很可能是后世文人的添加附会。

今天的学者们,同样将怀疑的目光聚焦到了这一点。为此,人们不止一次试图从其他的文献资料上寻找突破口,但都无功而返。争论于事无补,捷径莫过试验,只有用事实加以验证了。正当学者们无处着手的时候,一幅被称作古代“木鸢”的图片悄然出现了,以至于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争相引用。据了解,这幅图片最早见于英国风筝研究专家达维特.贝拉姆的《世界各国的风筝》一书。书中称,这是由科学家们复原绘制的木鸢图形。

风筝研究专家孔祥泽认为,风筝有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受风和泻风,如果受风和泻风没有达到均匀的程度,就不可能飞起来。而由科学家们复原绘制的木鸢图形,不是真正会做风筝的人绘制的,是他们自己的想象。参照这幅图片制造的器物,飞上天去做不到,如果认定它就是古代木鸢的图形,恐怕很难让人相信。

仿制市鸢飞天证实历史记载

山东潍坊的孙继和,干过16年木工,从小就迷恋风筝。

2003年,他查阅了许多史书,潜心研究,同时吸收前人的成果,依靠多年的木工经验,费时3个月,全部采用竹木材料制造了一只“木鸢”。这只木鸢,重约二斤半,两翼展开将近3米宽,高0.7米。

孙继和准备做一个几乎从未有人尝试过的试验,把竹木材料的木鸢放飞到天空去。试验地点选在了潍坊的潍北放飞场,风力大概三级半。第一次放飞,可能由于风向不稳,木鸢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暂,不足以说明问题。在人们的期待中,第二次,木鸢平稳升空了,并且持续了15分钟。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木鸢实物第一次成功飞行。它验证了古老文献具有较大的真实性,某种程度上回答了一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谜题——“木鸟能不能飞起来”。由此也可以推断,鲁班制作的木鸟,不仅能飞起来,在风力允许的情况下飞行3天不降落,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常见的风筝多数取材于纸张、皮革或者丝绢,用木头和竹子制造的木鸟究竟算不算风筝呢?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科学史家戴念祖认为,在科学技术史词典上,一般认为风筝是在空中能够飞行的轻小的,以人力不是以现代机械动力,借助空气的流动,使它能够在空中飘浮飞动的器物。按照这个定义,不管飞行器使用的是纸张、皮革,还是采用木头、竹子制造而成,只要依靠风力而不是外加的机械动力在空中飞行,都可以统称为风筝。这么看来,木鸢应该属于风筝。P73-7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