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故事赏词曲/上下五千年国学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王帼英//李美昆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值得诵读的国学经典,点亮童年!

精辟的导读、优美的图画、趣味盎然的故事,引人入胜;内容分类编排,附录作者索引,检索轻松自如!

王帼英、李美昆编著的《读故事赏词曲》精选了80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篇目,并进行分类。全书通过注释、赏析等栏目,对难解字句进行注音和解释,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并帮助其深入体味作品内涵。而相关的趣闻轶事及互动小游戏,则可增加小读者对国学的兴趣。另外,书中精心选配精美插图与词曲文字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必会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本书堪称少儿自学及家长辅导子女提升文化艺术修养的称心帮手。

内容推荐

美妙的中国词曲,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王帼英、李美昆编著的《读故事赏词曲》在多种优秀选本的基础上,兼顾知名度和美誉度,寻找经典、优美和好用、实用的平衡,精选了80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篇目,并进行分类。

全书通过注释、赏析等栏目,对难解字句进行注音和解释,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并帮助他们深入体味作品内涵。与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可增加小读者对国学的兴趣。书中精心选配的插图,则与文字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目录

触景感兴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南唐]冯延巳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南唐]李煜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晏殊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宋祁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点绛唇(缥缈危亭) [宋]叶梦得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宋]李清照

寓精于物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 [宋]欧阳修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宋]陆游

 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 [金]元好问

 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元]王和卿

 殿前欢(可怜秋) [元]张养浩

 猫儿坠(奈成轻薄) [明]陈子龙

即事感怀

 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 [唐]佚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南唐]李煜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宋]苏轼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宋]黄庭坚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宋]陈与义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宋]刘过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宋]朱敦儒

离愁别绪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 [南唐]李璟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秦观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宋]张元斡

 踏莎行(燕燕轻盈) [宋]姜夔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宋]吴文英

 双调(咫尺的天南地北) [元]关汉卿

羁旅思乡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范仲淹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晏几道

 江梅引(天涯除馆忆江梅) [宋]洪皓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宋]蒋捷

 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元]马致远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 [明]刘基

 玉堂客(东风芳草竟芊绵) [明]黄峨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清]纳兰性德

乐游山水

 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唐]佚名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 [宋]韩元吉

 念奴娇,(洞庭青草) [宋]张孝祥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宋]辛弃疾

 点绛唇(午梦初回) [宋]周晋

 谒金门(天水碧) [宋]周密

 百字令(江流千里) [清]陈澧

乱世悲声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南唐]李煜

 好事近(富贵本无心) [宋]胡铨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金人捧露盘(记神京) [宋]曾觌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宋]辛弃疾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宋]淮上女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 [宋]文及翁

 柳梢青(铁马蒙毡) [宋]刘辰翁

 沁园春(为子死孝) [宋]文天祥

 洞仙歌(西园春暮) [宋]汪元量

兴亡之叹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念奴娇(大江东去) [宋]苏轼

 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金]吴激

 永遇乐(千古江山) [宋]辛弃疾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金]元好问

 水龙吟(不知玄武湖中) [宋]黎廷瑞

 卖花声(美人自刎乌江岸) [元]张可久

 中吕(沛公,《大风》) [元]薛昂夫

 山坡羊(峰峦如聚) [元]张养浩

 卖花声(衰柳白门湾) [清]朱彝尊

附录 词曲作者索引

试读章节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①。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②。别是一般滋味③在心头。

导读赏析

无法言说的痛

虽然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是由于每个人禀赋不同、际遇不同,人生中有许多感受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能为外人道,只有独自品味,独自消受。亡国之君李煜将他误国误民的悔恨、去国离乡的哀愁、阶下囚徒的屈辱都倾注在了这首《相见欢》上。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以叙事起笔,勾勒出词人无法排解的愁容。“无言”的神态,既是因为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表,也是由于身为囚徒时时处处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不能直抒胸臆。“独上”的动作,刻画出词人孤身一人登楼的身影。神态与动作相结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隐寓的无法倾诉的孤寂与凄婉。词人抬头仰望夜空,残月如钩,怀念故国;低头俯视庭院,桐叶深锁,秋风萧瑟,暗喻囚徒的身份——俯仰之间,他百感交集,高墙深院锁住的不仅是满院秋色,还有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上片用残月、梧桐、深院、清秋摹画了朦胧、孤寂、哀愁的意境。

下片“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语道破这样的情感是离愁。以丝喻愁,十分形象,切合了愁绪的悠长和细腻。但是这种愁绪较丝更进一筹,因为它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缠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团乱麻。这样深沉纠结的情感,仅仅是离愁别绪吗?当然不是。李煜从唯我独尊的南唐天子,沦为亡国奴、阶下囚。这样的际遇,常人不能经历;其间的痛苦,常人也无法理解。所以,李煜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的滋味是什么?悲伤?悔恨?李煜无从说起,也无人可说。他只有长歌当哭,将一切情感压在心底,付诸笔端,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趣闻轶事

三寸金莲的始作俑者

我国古代汉族女性以小脚为美,最初仅仅是个别女孩子把脚缠起来凸显纤巧的美感。但从明末开始,这种审美倾向变得极端而畸形,当时如果没有一双小脚就不能嫁一个好人家。因此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把足弓折断,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扭曲变形,裹成所谓的“三寸金莲”。

相传李煜就是裹足陋习的始作俑者。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他没什么政治和军事才干,就喜欢吟诗作赋和宴席歌舞。在李煜的后宫里,美人如云,其中有一位女子容貌秀丽,体态袅娜,能歌善舞,很得李煜的欢心。李煜为了让她跳舞时尽显婀娜多姿的风韵体态,专门为她修了一个特别舞台:一朵六尺高的大莲花,并在上面镶嵌了各种宝物,用细带缨络装饰。此女将自己的双脚用锦缎裹起来,使足尖像月牙一般,在莲花舞台上凌波起舞,引得众人称绝,她也因此宠冠后宫,于是其他女子也纷纷效仿,缠足之风渐渐从宫中传遍整个京师,以至风靡南唐。后来,虽然南唐灭亡了,但是女子缠足的陋习却流传下来,而且越缠越紧、越缠越小,到了清代,无论贫富贵贱,汉族所有女孩子都要缠足。

事实上,脱下小鞋,所谓的“三寸金莲”不但不漂亮,还非常恐怖,而且裹脚的过程痛苦万分,女子裹脚后双足几乎成为半残状态。这种摧残女性身心健康的陋习,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被人们抛弃。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