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孩子不挑食脾不虚身体棒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儿科学
作者 何世桢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养小孩子,先养好脾胃和肺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有多爱呢?自己家人爱还不够,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来爱自己的孩子。我看到过一条新闻,说有一位男士,因为妻子怀孕了,害怕辐射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就到整个小区里挨家串户地敲门,要求大家停用无线网络。这件事是可笑了一点,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家长对宝宝的关心。

但是,怎样才是真正地爱孩子?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让他经历得起风霜雨雪,能够茁壮成长。

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难吗?我套用古人的话来告诉大家吧!天下事(育儿)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懂点医学常识)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我有一次跟我们医院儿科非常有名的赵坤主任医师聊天的时候,她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除了打预防针,就没再打过针。

当然,对于没有多少育儿知识的家长来说,养孩子要达到这个程度可能难了一些,但是,让孩子尽量少生病、少吃药、少打针还是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造成小孩子生病的原因无非就两条:吃着了,冻着了。生的病最常见的也就三类:发烧了,咳嗽了,积食了。”

孩子的主要问题就集中在脾和肺上。

先说孩子脾胃,明代医书《幼科发挥》中说:“孩子脾常不足,尤当调理,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固矣”,并得出结论说,“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养护孩子的脾胃。

而“肺为娇脏,肺常不足”这种说法见于明代万全著的《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现在广为医生们所接受。这本书里面也明确指出:“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常见病主要集中在脾和肺上,把这两脏安抚好了,孩子的病就少了大半了。

清代儿科名著《幼科铁镜》上说:脾脏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亦是人身之母。而脾与肺的关系是土生金的关系。我有一次在看一部古代的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时候,电视里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我突然想到,如果把小孩子的身体比作一支军队的话,那脾胃就是负责“粮草”的押运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放在小孩子身上不就是说,要想他(她)身体棒棒的,必须先把脾胃调理好吗?我当时把这个道理想通了,就特别佩服我们的先人,所谓“天人合一”,一支军队的运作,天地万物的运转,放在人身体上都是一个道理。  2.孩子的大部分小毛病都是贪吃引起的

先说说孩子的脾,专家们告诉我: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一天到晚像“永动机”似的,除了睡觉,就是不停地动来动去。因为活动量大的缘故,他们特别能吃,爱吃香的。

要知道,贪吃是孩子的本性。有句俗话叫“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就是形容小孩子的。但是,孩子的脾胃功能还未完善,如果吃太多肥甘厚腻的食物,就容易积食,伤到后天之本——脾胃。

家长们要注意了,小孩子生病,积食绝对是个导火索。积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胃是腐熟食物的,说白了就像个“发酵池”,里面是产生、蓄积热量的。如果不停地往胃里塞东西,热量就会越积越多。这时候,孩子就会“生内热”,会表现出来不爱吃饭、口臭、便秘等现象,晚上睡觉还会烦躁不安、哭闹等。如果一受凉(就是外感风寒),那十有八九就会感冒、发烧、咳嗽。这是家长看得到的,还有一些家长看不到的是,小孩子积食时间长了,人就会消瘦、头发枯黄、面色萎黄,甚至影响到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

胃要经常空一空才好

中医上说的五脏六腑,脾是脏,胃是腑。你知道啥是“脏”吗?“脏”就是“藏”,是宝藏的意思,宝藏是要藏起来的,是要视如珍宝的。所以,脾一定要好好调。啥是“腑”?“腑”就是“府”,房子的意思,房子是要通透的,要经常空一空,这样住着才舒服。所以,小孩子的胃,也要经常空一空,这样胃的功能才正常。所以有句老话“欲得孩子安,三分饥与寒”,让孩子饥一点,比饱一点要好,就是这个理儿。

当然,小孩子积食,除了不要让孩子吃得过多过饱以外,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不要吃得过冷。我有一次跟着全国名老中医、著名的儿科医生郑启仲主任医师坐诊的时候,发现一个病例,后来写成一篇文章,被全国很多家报纸、网络转载。这篇文章说,门诊上发现很多孩子便秘的情况,很多医生都治不好,结果郑启仲教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是“寒秘”,也就是吃冰箱里的凉东西太多了,结果造成脾胃功能失调,才引起的便秘。所以,家长除了要孩子少吃以外,还要注意少食寒凉。

3.肺是孩子五脏里的“娇脏”,必须娇养

接下来再说说肺。小孩子生病,最让家长揪心的就是感冒、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这些都是肺脏疾病的表现。

中医说,“肺为娇脏”,为啥这样说呢?咱们的五脏中,只有一个跟外界相通,那就是肺。从生理结构上讲,五脏里,心、肝、脾、肾这四个脏器都在下面,唯独肺像个伞一样,在上面把它们遮挡着。所以中医上说:“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

看,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进犯身体的时候,谁身先士卒?肺!

正因如此,再加上小孩子身体相对孱弱,所以最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孩子肺脏功能弱的时候,还容易引起其他疾病,这一点别说家长,很多经验不太丰富的医生都不知道。

孩子肺不好就会得各种病

今年春天,有家报社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孩子常用药的稿子,我就跟我们医院一个非常有名的儿科大夫、儿科二区的宋桂华主任医师约了一下。当时我问她,现在这个季节门诊上什么病多一些。

没想到宋主任的答案不在我的预想范围内,原本我以为春天气温忽冷忽热,孩子感冒发烧的会多一些,没想到宋主任说,除了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常见病以外,很多多动症、抽动症、哮喘也反复发作。

问其原因,她说,这就跟孩子的肺脏功能强弱有很大关系。在中医里,春季对应着肝脏,春天人的肝脏功能相对比较旺盛。从五行上讲,肺属金,肝属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金克木”的(金克木,您可以理解为金属可以伐木),但是,如果孩子的肺脏功能差了,那就会导致“肝木反侮肺金”。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来说,猫吃老鼠本是天经地义,但是现在猫都当宠物了,反而会出现老鼠把猫追得四处乱窜的情况。由于一些小孩子的肺脏功能不好,结果不仅呼吸系统疾病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本不该发生的疾病也随之而来。

所以,养孩子,把脾胃、肺脏养好了,孩子常见病就会少很多,这才是调理孩子身体的大方向。

P14-19

后记

不养儿不知报人恩

前年夏天,我利用自己的年假到港澳去转了圈,出去了8天的时间。下午回到小区,正好碰到妈妈抱着儿子在小区门口玩。儿子才半岁,他远远就看到我了,然后就哇哇哭了起来。

小孩子天性如此率真,让我也感动得双眼含泪,如果不是妈妈在边上,我真有可能就哭了。

这是我的孩子,他与我血脉相连,心意相通。

其实,孩子每一天的变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让我对亲情、友情有了更加刻骨的认识。古语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觉得不止于此,不养儿不知报人恩。

先说说亲情。从儿子出生到现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的家里经历了很多事,从父母生病住院、手术,到妹妹出嫁以及她的女儿的降临。我从自己与儿子的血肉之情想到了父母养育我的不易。

前年六月麦收,在将麦子往袋子里装的时候,最后一点点,有大约几十粒麦籽散落在地上,妈妈挥舞着扫帚足足扫了十几下,又蹲下身子一粒一粒地捡到手里。

其实,这种场景每年都会发生很多次,收麦子、收玉米……以前我都视而不见。但是那一次让我心灵震撼,那几十粒麦籽值几个钱啊,在我看来一毛钱都不值。但是妈妈就是这样一下一下地劳作,也是这样一点一点把我养大的。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担当,明白了责任,对父母、兄弟姐妹,包括远在外地的岳父母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是恩情。我的儿子从出生时的8斤6两多,一直到现在2岁9个月,体重37斤,一直是标准的“重量级”宝宝,腿上的肉瓷实得捏都捏不动。前阵子得了手足口病,手上脚上都是红点,不到一周就扛过去了。孩子之所以这么健壮,离不开医院这些知名专家的呵护。正因为有了专家那些贵如金子的护理方法,那些简单实用的小妙招,我的孩子才不会隔三岔五生病,才不会经常输液吃抗生素。再次感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国医堂的各位专家。

最后是友情。作为全国十几家报纸、杂志、网站的特约记者,有些编辑我有幸跟他们见过,有很多跟我约稿的编辑,他们远在各个省份,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见过面。以前,我觉得他们跟我约稿,是因为我能写。有了孩子以后,闲暇之余会想很多事,我后来想明白,其实是他们在帮我成长。包括紫图图书的老师,当我把书稿交付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忙着编辑、排版、印刷、宣传……

这是一种恩情,感谢!

何世桢

2014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 只有儿科专家知道的育儿知识

 1.养小孩子,先养好脾胃和肺

 2.孩子的大部分小毛病都是贪吃引起的

 3.肺是孩子五脏里的“娇脏”,必须娇养

 4.警惕你的孩子得“三高”

 5.吃得太好了,孩子容易得胆结石

 6.滥用激素、抗生素是在透支孩子的生命

 7.孩子不爱学习,很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

第二章 如何让孩子不挑食、脾不虚

 8.积食是引发孩子大部分疾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9.长期腹痛,积食可能是祸首

 10.孩子积食了,揉肚子有讲究

 11.给孩子捏脊、揉双手四缝穴,就能解决长期积食

 12.偏食、厌食、营养不良,多给孩子捏捏脊

 13.推脾经,可以让孩子长得高,长得壮

 14.揉板门,让孩子吃饭香

 15.孩子先天体质差,每天给他揉足三里

第三章 未雨绸缪:孩子发病前有各种信号

 16.看一眼,早早抓住疾病的马脚

 17.当家长的,一定要知道三个温度

 18.孩子食指发紫?小心积食

 19.宝宝鼻根部有青筋,病根在脾胃

 20.面部有白斑,看看孩子缺什么

 21.孩子爱流口水怎么办

 22.孩子地图舌,病根在脾胃

 23.宝宝磨牙是什么毛病

 24.孩子晚上爱出汗是什么毛病

 25.孩子肚子咕噜噜乱响有什么毛病吗

 26.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必须马上去医院

 27.孩子脚趾甲坑坑洼洼的,该补锌了

第四章 别以为孩子发烧、咳嗽是小事

 28.孩子刚发烧、咳嗽不要急着用药

 29.有时候孩子发烧不一定是坏事

 30.孩子发高烧是否会烧坏脑子

 31.孩子发高烧的风险在哪儿

 32.孩子长期反复发烧,一定要上医院好好检查

 33.给孩子物理降温的智慧

 34.孩子发烧没超过38.5℃怎么处理

 35.孩子发烧出汗多,可以补充糖盐水

 36.不用抗生素给孩子退热,那用什么药有效又保险呢

 37.治孩子各种感冒的特效食疗方

 38.春季发烧,可用香菜根熬水帮忙退

 39.孩子反复感冒发烧,可用中成药和推拿方

 40.孩子咳嗽,家长别用止咳药“掩耳盗铃”

 41.冬季如何防治家里宝贝得流感

 42.孩子久咳,“花样”真多

 43.孩子的支原体阳性并不能说明病根就在支原体

 44.孩子秋季咳嗽,可吃“梨馒头”

 45.冬春季孩子得了支气管炎怎么办

 46.孩子肺炎治愈后的止咳化痰食疗方

 47.孩子久咳需要先健脾

 48.孩子不管什么原因咳嗽,分推肩胛骨就好

 49.爱吃凉东西的孩子爱便秘

 50.便秘的孩子肛裂怎么办

 51.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2.孩子伤食泻怎么办

 53.孩子有“怪毛病”,别委屈了他们

 54.孩子夏天怕热,给孩子喝什么好

 55.孩子晚上睡觉老是蹬被子怎么办

 56.宝贝嘴角发炎,抹点蜂蜜就好了

第五章 专家教我这样保护新生儿

 57.新生儿起黄疸,喝点茵陈水就能消

 58.新生儿脸上出湿疹,可能是因为妈妈体质热

 59.新生儿脐疝,小小铜钱帮大忙

 60.新生儿晚上老爱哭怎么办

 61.孩子添加辅食后拉肚子,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62.给孩子添加辅食后积食拉肚子的特效食疗方

 63.孩子经常拉肚子,用推拿法一推就好

 64.孩子拉肚子的特效洗脚方

 65.新生儿贫血,跟胖瘦无关

 66.孩子的很多皮肤问题都是家长爱出来的

 67.小儿烂屁股怎么办

 68.孩子经常抠屁屁怎么办

 69.枣芽发,小儿不怕刮

 70.白孩儿弱,黑孩儿泼

后记 不养儿不知报人恩

序言

孩子不生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的媳妇生孩子时,在医院住的是加床,别看那时候是春节,但医院里加床已经加得满满的了。由于是龙年,所以生孩子的人特别多,当时我就体会到了竞争的感觉。孩子没出生,我就替他捏一把汗,不知道将来孩子长大了以后,这些“龙宝宝”们的压力会有多大。

夜里十一点多,儿子出生了,在我把他抱在怀里的那一瞬间,我就明白了“孩子是爹娘的心头肉”这句话的重量了,我也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养好,一定要尽自己所有的努力让孩子更优秀。

但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优秀呢?我在医院里工作快十年了,我自己的感受是——必须先健康。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整天病怏怏的,隔三岔五就生病,动不动就上医院,让全家人担心,将来怎么办呢?

我们医院的儿科特别牛,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全国都非常有名。仅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等国家级的名医名家就非常多。我在医院上班,经常有一些同学、朋友、亲戚找我,甚至有一些朋友的朋友,我从来就不认识,却绕了好几层关系来找我,让我帮忙挂专家号。这些父母们的声音甚是可怜,经常会说“我的孩子看了好几个专家,跑了好几个医院都看不好”之类的话。

家长们很难,为了挂一个专家号深夜排队,或者动员全家人打预约电话。有很多家长好不容易挂上了专家号,一对着专家说起自己孩子的病,自己忍不住先流下泪来。

我在医院经常跟着儿科的专家们坐诊,或者到儿科的病房里了解情况,看到这种情况我就在想,为什么一个孩子会经常生病?如果家长们懂一些医学常识,孩子是不是要少遭好多罪?家长是不是能少很多担心,少受很多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但是,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首先得让他有个好身体,让他不生病,少生病。

于是,我萌生了把医院专家们的宝贵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整理成书以恵及家长们的想法。

在这本书里的治病方法,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孩子生病时专家用的,有一些是我跟着专家坐诊时得来的。这些都是专家多年的经验总结,既简单又实用,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一点帮助。 当然,里面还有一些疾病误区方面的提醒,也非常重要,因为家长们在很多孩子疾病的认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错误,需要纠正一下。

因为在医院工作,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于是,自打儿子出生以后,凡是他的身体有点“风吹草动”,我就往儿科的门诊和病房跑,听专家们的耳提面命,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身边也有很多亲戚朋友的孩子出生,他们经常问我一些婴幼儿养护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把专家们讲的一些共性的话题给写出来,让更多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看到。

我有个同事,他说自从女儿出生以后,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记录女儿每天的变化。当时我很佩服他,一个男人为了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真是让人感动。我觉得,我也应该做点事,把我养孩子期间向专家请教的话以及跟专家坐诊时的宝贵经验写下来。第一,等我儿子将来长大了,他看到他的爸爸为了养育他付出的心血,自然会明白我对他毫无保留的爱;第二,我想用这本书来帮助解决很多父母在养孩子时出现的困惑。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这就够了。

我开始有动笔的念头时,儿子才呱呱坠地,等这本书成稿,他已经两岁半了,用句比较烧包的网络语说,就是已经会打酱油了。回顾与孩子在一起这两年多的时光,真的很欣慰。孩子有个不错的身体,给我和妻子省了很多麻烦。

在这里首先得感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各位专家,我儿子的身体一有什么动静,我就赶紧给专家们打电话,因为工作环境的得天独厚,真没少麻烦专家。谢谢你们!

其次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已经过去八百多天了,他也感冒、发烧、腹泻过,但是都是用一些很小的方法就好了。算下来,儿子到现在生病花的钱不到五百元,基本上没怎么让我们担心。

再次感谢紫图图书的马松老师和李若杨老师,他们为此书的出版出谋划策,不遗余力,把一本粗糙的书稿编排得像美玉一般熠熠生华。

最后,由于我是全国十多家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的特约记者,也要感谢报社的老师教我学会写文章,感谢编辑老师们经常向我约稿,让我把文笔磨炼得能让大家读懂、受益。

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叫做何紫腾的小朋友,希望你能茁壮成长!也送给全天下的父母,希望在你们的关怀下,孩子能少生病,不生病!

何世桢

2014年8月于家中

内容推荐

孩子是不是爱生病,是检验父母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俗话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孩子在寒暑交替、减衣添食中,容易得什么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分几个阶段?何时可以在家自疗,何时需送医院?平时如何注意调理事项,防病于未病?这是年轻的父母们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让孩子不挑食脾不虚身体棒》集结了国内久负盛名的三甲中医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多位著名专家、名医的多年临床经验与智慧,涵盖了与孩子健康相关联的方方面面,针对小儿常见病,作出最权威的指导,提供最实用的解决方案。本书作者何世桢在中医医院工作多年,融合自身育儿经验,详实记录了各位专家在诊病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对家长做出的指导,以利全天下的父母学医懂药,做孩子健康的守护神。

编辑推荐

来自全国名老中医的育儿智慧——丁樱、高清顺、郑启仲、阮国治、马丙祥、赵坤、黄甡……家长心目中“神”一样的专家们共同出力,教你为孩子保健康!

健康时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养生大世界杂志等多家媒体联合推荐!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力荐!

专家小妙招出现,宝宝小病痛不见!不仅妈妈们要看,还能让爸爸们都成为育儿专家!

何世桢编著的《让孩子不挑食脾不虚身体棒》是一本专门针对0~3岁婴幼儿的健康护理书。多位著名中医专家列出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病痛,运用多年临床经验,为年轻的父母们作出指导:什么症状对应什么疾病?什么时候可以在家调理?什么时候应该担心并要看急诊?本书可以作为天下父母的参考书目和指导手册,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健康护理专家,免除求医问诊的烦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