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变迁与宪政发展】
社会转型、宪法变迁与宪法解释李忠夏
施米特与魏玛德国宪政危机陈伟
联邦宪法的修改权[美]托马斯.M.库里 著 杜强强 译
民主宪政与文化异质性※[美] 罗伯特·C·普斯特 著 吴展译
司法审查何为?[美]汤姆·金斯伯格 著 姜峰 译
论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政体理论杨利敏
论人权和公民权[法]西耶斯 王建学译
【宪政建设与人权保障】
“个人之尊重”与“人之尊严”——同义性与异质性[日]青柳幸一 著 王涛译
从“萨姆之子”法案看罪犯的表达自由鞠玉颖
行政诉讼禁止之诉论略俞祺
格瑞格斯诉杜克电力公司案阎天 译
麦道公司诉格林案阎天 译
【回顾与展望】
从认识宪法、尊重人权走向依宪治国、宪政梦想?莫于川
张翔主编的《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7卷)》有两个主题,一是“宪法变迁与宪政发展”。任何国家的宪政发展,都要面对时间性的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相对固定的宪法文本、政体结构,如何因应社会转型乃至如何应对社会危机,都是宪法学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在这一专题中,收录了李忠夏、陈伟、杨利敏等中国学者的论文,也收录了金斯伯格、库里、普斯特等外国学者的论文,探讨了违宪审查、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等手段在宪法变迁和宪政发展中的功能,也探讨了文化等因素对宪政发展的影响。二是“宪政建设与人权保障”。宪政乃是取向于人权保障的秩序,这一主题下,既收录了法国思想家西耶斯对人权和公民权的思考,也收录了对日本、美国宪法中人的尊严、表达自由等的研究。此外,两个涉及劳动权的案例对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制度建构也不无启发。最后,莫于川教授具体观察了改革开放与我国宪法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未来中国宪政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张翔主编的《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7卷)》以“【宪法变迁与宪政发展】”为主题,收录了李忠夏、陈伟等学者的六篇文章及译作。研究了在宪法变迁的过程中,宪法解释在方法上如何同时应对宪法统一性与价值多元主义的要求,实现社会价值的整合探讨了文化异质性和民主宪政之间的张力关系;美国教授汤姆·金斯伯格关于“司法审查是一种政治保险机制”的观点,为探讨司法审查的民主正当性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视角;亚里士多德阐发政体理论,施密特力主捍卫宪法,先贤思考的得失对我们今天的宪法解释理论的启发。【宪政建设与人权保障】栏目收录了四篇论文和两个案例。其中《论人权和公民权》是法国宪法学家西耶斯首次提交制宪国民议会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草案及其理由阐释,是西耶斯宪法学说的最精练和最系统阐述。【回顾与展望】栏目推出了莫于川教授关于我国现行宪法31条修正案的研究,31年来31条修正案背后的观念变迁和价值追求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