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再造与复古的辩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整理国故”论争的历史考察》是王存奎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它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即选择当年学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围绕着整理国故所引起的各种论争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理国故的缘起,梳理出各种争论的问题,概括各派的观点,评论其是非得失。当年围绕整理国故问题的论争是很繁杂的,作者在认真查阅当时出版的大量报刊杂志和专门著述的基础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将其条理化、系统化,使其框架完整,脉络清晰,显示出作者对所争论的问题有着深入的认识。
“整理国故”是五四时期由新文化阵营倡导并由许多学派学人参与进行的一场全国规模的学术运动。由于这场运动主要是以旧学整理为主要内容,与新文化运动前期对传统文化的激进态度相背离,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置于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而备受批评和责难。不同的学人学派之间围绕着国故的界定、整理国故的必要性、整理的方法以及整理国故与复古现象的关系等方面,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展开了一系列论争。
本书选取这些论争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对整理国故运动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指出:整理国故作为一场全国性的学术运动,在客观上是对新文化运动初期全面激进的调整和缓冲,从学术实践的层面凸现了五四新文化的民主科学精神,深化了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主题。同时,通过整理国故的学术实践和围绕其所进行的一系列论争,许多西方的现代学术规范、治学方法和先进学术思想不断得到推介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和新的学科门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也为我们更准确地认识评价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前提。
本书还对整理国故与复古现象之间的关系之争做了专章论述,指出:尽管整理国故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社会上的复古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无论就这一运动的宗旨、方法,还是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而言,我们都无法否认它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能简单地目之为复古和反动。
序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整理国故的缘起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整理国故的发端
二、“国故和科学的精神”之争
三、国学、国故与国故学的界定
第二章 整理国故的必要性与整理范围之争
一、“新思潮”与整理国故的关系
二、整理国故的正当性与必要性之争
三、国故整理范围的不同界说
第三章 整理国故的方法论之争
一、关于整理国故的“科学方法”之争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关于整理国故问题的论争
三、二十年代的国学必读书目之争
第四章 关于疑古辨伪思潮的论争
一、现代疑古辨伪思潮的兴起
二、关于古史问题的讨论
三、“说文证史”之争
四、对疑古辨伪思潮的价值思考
第五章 整理国故与复古现象的关系之争
一、国粹主义勃兴与复古现象的出现
二、对复古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三、整理国故运动的式微
结语
附录一 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整理国学计划书
一、整理学术
二、整理学术之材料
附录二 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一、总述
二、科学部
三、典籍部
四、诗文部
附录三 《京报副刊》“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