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张林桂//张涵佳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把头脑里的构思变成文字,把眼睛里的美景变成图片,把文字和图片艺术组合起来,用专业的软件在电脑里实现,然后将这份珍贵的电子化了的稿件送去专业的印刷公司——从此这本书就开始了由无形到有形的生产过程,而这一过程,在现代化的生产程序下,顺畅自如,仿佛进入一条流水线,开始接受各种专业工序的处理和加工:制版、打样、印刷、装订……各项工作完美衔接、按部就班,又仿佛气呵成;然后,从“流水线”的尾端,一本本有形的成品书刊就“下线”了——一本书就这样诞生了。

内容推荐

本书是根据印刷企业的工作实践,以华联印刷的生产实际为参照,从现代印刷技术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本书的构造及其印制过程,有助于围绕图书生产的各个领域、如设计、出版、印刷等从业人员更感性、更直观地了解此过程。

本书适合广大设计、出版、印刷领域从业人员以及印刷包装相关专业在校生阅读。

目录

Ⅰ 书

Ⅱ 书之纸

Ⅲ 书之印

Ⅳ 书之装

Ⅴ 书之美

Ⅵ 印前

Ⅶ 网屏和色彩

Ⅷ 关于设计

Ⅸ 附录

试读章节

1 纸张的概述

纸张,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史、知识的承载体,是中华民族占代四大发明之一。

没有纸,就没有书,纸是书刊内容的承载体。

对于一本书而言,纸张的成本占到生产总成本的一半左右;而对于杂志来说,纸张的成本占的比重更多,有些甚至超过70%。

纸,对于一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本好书,一定是用了合适的纸,而不是昂贵的纸。

纸张的品种多种多样,绝对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比如有专门用于印刷的、有专用于生活的、还有备行各业的专业用纸。

纸的学问很广很深,我们这里仅涉及印刷用的、能做成图书的纸张和其相关知识和历史。

何谓纸呢?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现代纸张的定义:“所谓纸,就是从悬浮液中将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动物纤维、化学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合物沉积到适当的成型设备上,经过干煤制成的平整、均匀的薄页。”

2 造纸的历史

上古时代,祖先结绳记事,以后开始用甲骨为书写材料,甲骨文渐渐产生。后来又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缣帛太贵、竹片太重,故有了纸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而纸的发明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项杰出的成就。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由于质地粗糙、产量低、成本高,所以不普及。

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由于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从而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流芳百世的功绩,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他地区传播。纸和藻饰书通过丝绸之路也先后传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

晋代开始,我国书画名家辈出,大大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们父子使书画用纸的品质大大提高。晋与南北朝的书写纸、抄经纸为麻和楮皮制造,纸面已敷用淀粉与白色矿物涂料并进行研光。

隋代统一南北后,唐、宋继承并发展了数百年造纸的成就,并开辟了唐、宋手工造纸的全盛时期。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造纸的原料扩大到用藤和桑皮等。书画纸还用淀粉硝煮成涂料涂布后再经打蜡,最后用粗布或石块等揩磨砑光。写经纸还用黄檗染成黄色以避蠹。

北宋时安徽已采用日晒夜收的办法漂白麻纤维以制纸,抄出的生纸光滑莹白,耐久性好。南宋时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宋代不但盛产竹纸,而且开始用稻、麦草造纸。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了浙江人以麦、稻秆做纸浆及与油藤配用造纸。

到了明代,我国用竹子造纸的技术(指手工)日臻完善,该时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该书已译成日、法、英文传入日本与欧洲,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中华民族在发明造纸以后,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外传。造纸术自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传入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了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P22-25

序言

《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的诞生

十几年前去日本的几家印刷公司参观时,在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得到一张介绍一本书生产流程的宣传单页。单页的标题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到书的完成”。单页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您知道您手中经常翻阅的书是怎样被印制出来的吗?在此,我们按实际的印制顺序简单介绍一下一本书的诞生过程。书之外的各类纸印刷品,大体也都是按与此相同的过程被印制的。”我看完整个内容后,爱不释手,因为它用简单扼要的文字和图片把书的诞生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我当时把单页上的标题翻译为“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写在上面,并一直保存到现在。

单页共分八部分,按顺序分别是:策划选题、组稿编辑:签约接单、编制工艺;激光排字、文字排版;电子分色、图片制版;印刷打样、客户确认;制作印版、准备印刷;平版轮转、纸张印刷;平装精装、装订成书。这八部分把那个年代的书刊从策划到成书的实际过程概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对印刷企业以外的人来说,是了解一本书诞生过程的很好的入门读物。

时间飞逝,我从2001年带领几十人开始建设华联印刷,经过七八年的努力,2009年销售收入已达到3.6亿元,税前利润3200万元。公司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与大量的出版社、杂志社等客户接触,客户中有不少朋友并没有印刷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他们能说清出版社、杂志社所负责的策划选题、组稿编辑、印前制作等工作,但对印刷企业负责的工作不完全了解,或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概念。特别是近几年出版社、杂志社人员更替得很迅速,大量刚毕业的学生进入出版部门,其中很多不是印刷专业的。为此,他们经常来我们印刷企业参观学习,希望获得书刊印制过程方面的知识。另外,华联印刷是对社会开放的企业,每年有大批传媒院校的学生来参观实习,希望获得书刊印制过程方面的实践经验。于是,我就想,如果编一本简明扼要的介绍“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小册子,发给来参观学习的客户朋友、院校学生,不是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来参观学习的效果嘛。于是,在2006年华联印刷开放月活动中,我们编写了《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小册子。意想不到,该书十分受欢迎,很快被索要一空。从那以后,我一直想再编一本名为“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的小书,把它送给想了解现代书刊印制过程的各界朋友,无奈日常经营工作繁杂,个人支配时间的能力有限,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勉强成稿,而且是以同事张涵佳为主撰写完成的。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要郑重说明,这不是一本严密的技术读本,而是完全根据印刷企业的工作实践,以华联印刷的生产实际为参照编写的书刊印刷厂参观指引书,为此,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概括书刊印制的所有方法,特别是印后加工,所以,只能说描述的是我国目前书刊印制的主要方法。另外,由于不是严密的专业技术读本,所以,有些专业用语不一定规范,采用的多是我们在生产经营中常用的说法,若因此给您带来阅读的不便,敬请原谅。

在此,我要向大力支持和催生本书并给予盛情出版的印刷工业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林桂

2010年5月1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