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海岩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岩编写的长篇小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讲述了:

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了父亲突逝、家族企业破产、男朋友失踪的打击后,孤身流落京城。在一场凶杀血案的调查中,年轻律师韩丁邂逅为生计沦为橱窗模特的罗晶晶,一见倾心,并将她带回家中,百般呵护。正当罗晶晶心怀感激融入韩丁的生活时,她的初恋男友、一桩凶杀血案的在逃嫌犯龙小羽出现了,罗晶晶眼见龙小羽被捕,痛苦欲绝,她断然抛开韩丁的恩情,奔走解救龙小羽。为了留住罗晶晶,韩丁接下龙小羽的案子,为他作无罪辩护。在一次次对龙小羽调查取证的过程中,韩丁渐渐了解了龙小羽与罗晶晶浪漫而隐秘的爱情,以及龙小羽内心深处对贫寒的恐惧、对金钱与体面的渴求。龙小羽被押上刑场的关键时刻,韩丁找到了对他有利的新证据。龙小羽起死回生,被无罪释放,但新的危机步步逼近,杀人案真相最终揭开之时,爱情与恩义都已无从救赎一个扭曲的灵魂……

内容推荐

海岩编写的长篇小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讲述了:

罗晶晶原本生活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的突逝导致家族企业破产,而初恋男友龙小羽也从此下落不明。深受打击的罗晶晶孤身流落京城以橱窗模特为生计。

年轻律师韩丁的出现让罗晶晶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正当罗晶晶心怀感激融入韩丁的生活时,龙小羽却成为一桩凶杀血案的在逃嫌疑犯被捕入狱。罗晶晶于心不忍一度奔走调查,想要找出真相。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初次见面

 第二章 世事难料

 第三章 韩丁的家

 第四章 自作多情

 第五章 赴约小羽

 第六章 百花绍剧团

下册

 第七章 柳暗花明

 第八章 我真的爱你

 第九章 最后的告别

 第十章 证据确凿

 第十一章 走投无路

 第十二章 最终的最终

试读章节

韩丁第一次见到罗晶晶是在平岭世纪大饭店的发型表演晚会上,罗晶晶第一个出场,她那天晚上的艳惊四座让韩丁一生难忘。

在此之前他没想到小小的平岭竟有如此华丽高雅的晚会,在这座并不出名的城市里,竟会藏着如此赏心悦目的女孩。

这一天他记得很清楚,因为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假期现在成了北京一年中最为干净的一段时间,没有了尾气污染的天空刚一放亮就蓝得耀眼。出租车在空旷的机场高速路上开得意气风发,途中延绵不断的枯槐写意出冬天特有的迷离。韩丁赶到机场时才发现自己到得太早,才想起用手机打电话向爸爸妈妈告别。爸爸妈妈利用假期去海南岛晒太阳了,明天才能回来。他在他们的电话里留了言,告诉他们他去平岭市出差了,可能有半个月不在北京。这是他从大学毕业应聘到中亚律师事务所之后的第一次出差。爸爸妈妈大概不难在他的这通留言中听出他声音中的兴奋。

打完电话,他又到机场大厅的书店里转了一圈,买了本新鲜出炉的《时尚》杂志,封面上那位不知名的女孩的脸上,挂着韩丁在见到罗晶晶之前最让他觉得自然顺眼的微笑。他站在国内旅客入口的显眼处,差不多把那一脸微笑看烦了,林必成才摇晃着骨瘦如柴的身板,拖着一只和他的体重不成比例的大皮箱,像个刀螂似的来了。林必成是中亚律师事务所的元老,也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事务所草创时那七八个成员都是合伙人,除了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兼管委会主任老齐外,其余的人排名不分先后。

他们这个事务所成立至今,也只有七八年的历史,那七八个创始人到现在也不过三四十岁的年纪。林必成最大,今年四十一岁,比韩丁大十九岁,韩丁叫他叔叔不为过,叫大哥也凑合。好在所里人互相都以老小相称,他叫他老林,他叫他小韩,既亲切又正规,韩丁觉得这样挺好的。

韩丁看见林必成来了,就收起《时尚》杂志叫了一声老林,林必成漫不经心地回叫一声小韩。两人一起办完登机手续,走到候机厅,坐在指定的登机口前,林必成才清清嗓子,向韩丁交代此行的任务。

“咱们这趟去,是平岭保春制药厂的一个案子。去年年底他们厂有个女孩在厂里的扩建工地上被人杀了。那女的是浙江绍兴去的民工,才二十一岁。十九岁出来的,想挣钱,才两年,钱没挣着,人倒搭上了。”

林必成在所里是很出名的滥情书生,身边常常女人如云。韩丁一直纳闷以他这种性格这么多年的律师是怎么当的,天天替那些杀人越货的罪犯开脱辩解,不知那丰富的情感都给谁了。他笑笑说:“既然这女的这么不幸,那咱也别给那杀人犯辩了,辩了半天不也得枪毙嘛。咱干脆省了这趟回家得了,把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春节过完了再说。”  “杀人犯?”林必成摆摆手,“哪儿啊,这案子还没破呢,咱们接的是民事赔偿这一块。这女的家属要求制药厂赔四十万,制药厂不承认有责任,一分也不想赔。法院已经调解一次了。现在工地上一帮绍兴籍民工闹得很厉害,法院最后再调解一次,调解不成就进入诉讼程序开庭判。我这都是第二次去平岭了。”

韩丁是昨天下午才接到老林的通知让他跟着去一趟平岭的。听林必成如此一说他倒有点奇怪:“这女的不就是一民工嘛,有多少家底肯花钱到北京请律师打这种没底的官司?”

林必成又摆摆手,说:“哪儿啊,咱们是受保春制药厂的委托,和受害者的家属办交涉去。”

韩丁这才明白过来:“噢,咱们是被告。”

这一天首都机场候机厅里的乘客并不拥挤,飞机准点离港。韩丁歪在座位上,把早上没有睡完的觉睡完了,醒来时飞机已经降落在平岭机场。走出机舱门走下舷梯韩丁才发现平岭的天空阴云密布。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可以看到沿途的田野已被化雪渗透,在满天的阴云下显得又黑又潮。他们乘坐的那辆车子的玻璃上,也结了一层似雾似霜的水汽,和窗外的道路一样,看上去格外肮脏。

这是一辆半新不旧的奔驰轿车,车子里面保养得倒还干净,脚下还垫着厚厚的小毛毯,在阴冷潮湿的天气中,让人觉出几分干燥和温暖。来接他们的是制药厂董事长罗保春的办公室主任,姓王,是一位四十多岁外表沉稳的本地人,一见面就口口声声说代表罗总欢迎欢迎,罗总正在医院吊盐水呢,要不然他会亲自来接你们。老林也一通客气:哟,罗老板生病啦,不要紧吧,要不要先去看看他?好在那位王主任把老林的这份关切确实当成了客套,连声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罗总心脏不大好,公司里事情多,这几天那帮民工又来闹,从早上就堵在大门口,罗总是走后门才去的医院。我是送完了罗总又赶过来接你们的,幸亏飞机晚点了,要不然,可真就接应不上您二位了。

P1-3

序言

心中的梦想

我二十多岁时开始进行业余文学创作,断断续续,全凭兴之所至。有时三五个月写一个长篇,一蹴而就;有时数年投笔,不着一字。概括来看,我的写作不过是为丰富个人业余生活且偶尔为之的一种自娱自乐,因此连“业余作家”的称号都有些愧不敢当。我经历中的正式职业是士兵、警察、企业干部和其他,这些职业提供给我的环境,与文学相去甚远。多年以来,我身边甚至连一个够得上文学爱好者的同事都没有,如果在办公室里突然和人谈论一下文学,自己都会觉得酸腐和神经,至少不像谈足球什么的那么自然。

文学确实越来越曲高和寡了。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曾经延续或爆发过的那种对小说、散文和诗歌的狂热,以及由这狂热所虚构的文学的崇高地位,已是依稀旧事。大众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早被电视、电影、电脑之类的时髦传媒所侵占,便捷得令人瞠目。埋头读书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简直有些呆傻的嫌疑。社会与时代愈演愈烈的物质化和功利化,也促使许多人渐渐远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有多少人还在固执地爱着文学呢?

因此也很少有像我一样,在企业界坐到高职还在为没能圆了作家梦而时时遗憾的人了。当个职业作家是我从小的志愿。不仅这个志愿没有实现,而且从小学四年级因故辍学后,我就几乎再也没有进过任何一间课堂,也再未参加过任何系统的自学。一个现代都市人连小学毕业的文凭都没有,一直令我汗颜。前些年知识界有几位前辈对作家中的非学者化现象提出批评,更使我掩面过市,真疑心自己在作家和企业家这一文一武两个行列中,都是个滥竽充数者。

没受过多少教育也能混入文学,是我多年以前偶然发现的秘密。把个人的见闻、经验、阅历,甚至道听途说,敷衍成章,稍稍绘形绘色,便成了小说。再把人物的内心独白变成动作和表情,重新分分场景和章节,小说又成了剧本,似乎一切都那么简便易行。文学固然神秘,但薄得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一破就变得任人亲近。尽管我是一个俗务缠身的人,在众人眼里,几乎没有思考和写作的时间,但这些年连小说带剧本,居然能有近三百万字的出品。有人不免惊讶和疑心,或恭维我废寝忘食艰辛刻苦,或贬损我用秘书捉刀代笔。他们都不知道,文学对我来说,其实犹如思想和呼吸那样自然、随意和快乐。

当然,文学是有优劣文野之分的。像我这样从自己的精神需要出发,依据生活印象和想象妄自涂抹的小说,当然不可能成为上品和精品。何况有些作品明显沾染了当代人流行的浮躁,一看就知道是速成的东西。我所占的便宜,是从小喜欢听故事,听罢又喜欢卖弄给别人,经此锻炼,摸到了几处推波助澜、一唱三叹的窍门。可惜我的性子有些急,所以小说里的那些故事常进展得太过仓促,以致不能尽情展开人物的面貌和情致,当然更谈不上文笔的性灵和深奥。而我的写作又多是于每晚睡前,书成之后,不免总能让人看到字里行间的困乏潦草,如此我也就绝不敢在文学上有什么目标和抱负。在文学圈里则把自己归为“票友”,聊以自嘲。

读者当然能看到,我的目光总是留恋着那个激情时代,青春的纯情、浪漫、率真、挚爱、狂放不羁,甚至苦难,都是我倾心向往却终不可得的。因为我们被太多现实的烦恼纠缠着,有时会忘记了人的本质。烦恼皆由欲望产生。和我的成长年代相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各种物质欲望实在是太泛滥了,令人在精神上感到无尽的失落。而我抵抗这种失落的武器,就是让笔下的人物充满人文主义的情感,他们的错误,也因他们的单纯而变得美丽!于是,这些作品的风格貌似写实,贴近生活,实际上都是些幻想和童话,读者喜爱的人物几乎都理想得无法存在。而以我的成见,文学既可以是生活实景的逼真描摹,也可以把生活瞬间理想化,诱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梦想。有许多在现实中得不到的感受、做不到的事情,却常常令我们憧憬一生,也恰恰是那些无法身体力行的境界,才最让人激动!

在这些作品中,警察是我最热衷表现的人物。与其说是缘于我对警察生活的熟悉,不如说是我对这个职业的迷恋。在和平年代,很少能找到另一种职业比它更酷!这个职业就像一个引力强大的“场”,有一种深刻的向心力在凝聚着你,使你即使远离了它也依旧恋恋不舍地想再贡献点什么。

谨为序。

海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