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荀子的基本背景,山东齐国馆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荀子,名况,赵国人。年十五岁,始游学于齐,在稷下三为祭酒。其学术原属儒家,而代表革新势力。吸收和熔化了当时进步思想学说。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关荀子其人其事其思想的研究本来就不足,且多以扬孟抑荀为主,即以批评荀子为主,就是近现代,研究荀子的学术著作和文章亦显有限。《荀子全本注译》笔者荀况通过查阅中国科技期刊网近100年(五四运动)以来的文章,截止2013年1月15日,输入关键词“荀子”,查询结果只有3670篇,输入主题词“荀”,结果为3023篇,如果按照篇名“荀”字查询,结果只有1035篇,其中,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以评“荀”批“荀”为主。这就足以说明,几千年来,关于荀子其人其事其学说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没有探究清楚的宝库。
荀子是战国时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古代思想家的集大成者。他提倡人性本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对重整儒家典籍作出了重大贡献。
两千多年来,关于荀子原文的校注及其思想研究,始终是一个没有探究清楚的宝库。《荀子全本注译》笔者荀况立足当代阅读习惯,对全本荀子进行校注,对以往注本中存在的错漏进行校补,《荀子全本注译》以为荀子研究尽绵薄之力。
荀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关于荀子的基本背景,山东齐国馆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荀子,名况,赵国人。年十五岁,始游学于齐,在稷下三为祭酒。其学术原属儒家,而代表革新势力。吸收和熔化了当时进步思想学说。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关荀子其人其事其思想的研究本来就不足,且多以扬孟抑荀为主,即以批评荀子为主,就是近现代,研究荀子的学术著作和文章亦显有限。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科技期刊网近100年(五四运动)以来的文章,截止2013年1月15日,输入关键词“荀子”,查询结果只有3670篇,输入主题词“荀”,结果为3023篇,如果按照篇名“荀”字查询,结果只有1035篇,其中,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以评“荀”批“荀”为主。这就足以说明,几千年来,关于荀子其人其事其学说的研究,始终是一个没有探究清楚的宝库。因此,我选择荀子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也就是想为此尽绵薄之力。
荀子本名荀卿,名况,后人为避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一前48年,公元前74一前48年在位)之讳而改抄为孙卿。战国末期赵国(在今山西省)人。其生卒年代,史无明确记载,后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推断,提出了荀子大体的生卒时间,以供读者参考。
最早记载荀子生平的为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一前90年),他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褛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淳于髡生活在公元前385一前305年,而荀子久与淳于髡处,“时有得善言。”据此推测,荀子至少出生在公元前360年前后,又田骈死于公元前283年,这一年刚好是齐襄王继位之年,此时荀子至少75岁了,而荀子又死于春申君之后,即公元前238年之后,据此推算,荀子的寿命应该在122岁左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又,如果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的记载:以“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为依据,可以断定荀子是在齐威王末年、齐宣王初年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320年来到齐国的,结合西汉桓宽在《盐铁论》(成书于公元前51年前后,即汉宣帝甘露三年前后,也就是盐铁会议后的30年)中的记载:以“李斯相秦,荀卿为之不食”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按照荀子五十而至齐来推算,荀子应该生于公元前370年以前,其年龄至少在132岁以上,这显然“于理不近”。大家知道,李斯的生卒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89一前208年,在秦国为官30余载,官至丞相,后在秦二世二年被处以腰斩之刑,夷灭三族。据此推测,李斯应该是在公元前238年以后才做秦国宰相的,而这时荀子已经被废兰陵,已垂垂老矣,但尚在人间,那就是说。荀子在公元前235年去世是有依据的。
如果按照西汉刘向(公元前78一前6年)《孙卿书序》一书的记载,荀卿曾与孙膑议兵。据此我们可以推论出荀子的生卒年限具有多种可能性。大家知道,孙膑的生卒年代在公元前378一前302年,其中公元前355一前341年生活在齐国。而孙膑破魏致使庞涓自刭是在公元前341年,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而且是由孙膑亲自指挥的,之后不久,孙膑和田忌即被齐威王流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如果荀子与孙膑议兵之事发生在齐国,那么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此时的荀子应该已经到了齐国;二是此时的荀子应该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三是议兵的时间也应该在公元前341年之前。如果按照荀子五十而至齐来推算,荀子的出生时间至少也应该在公元前390年前,而春申君死于公元前238年,荀子又死于春申君之后,由此推断,荀子至少活了152岁,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刘向记载的荀子与孙膑议兵之事是在孙膑被流放到楚国以后的事情,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荀子至齐以前已经在楚国活动了,之后才到达齐国稷下学宫从事讲学活动的,这显然与史实记载严重不符,因为荀子是先至齐再适楚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荀子确实是先至齐再适楚,那么……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