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之半(居韩一年散记)》为南京大学许结教授于2009年应韩国外国语大学邀请,赴韩国外国语大学客座讲学一年,其间遍历韩国其境,记录了当地人文情致百余篇,有故事、有情节、有感悟、有思考,可读性强,给予读者有益的游学体验和阅读享受,更有助于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居——韩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半岛之半(居韩一年散记)(精)/本色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结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半岛之半(居韩一年散记)》为南京大学许结教授于2009年应韩国外国语大学邀请,赴韩国外国语大学客座讲学一年,其间遍历韩国其境,记录了当地人文情致百余篇,有故事、有情节、有感悟、有思考,可读性强,给予读者有益的游学体验和阅读享受,更有助于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居——韩国。 内容推荐 《本色文丛》丛书的作者都是有着海外游学、生活经历的华人作者,对于今天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去留学、旅游,出版由这些人写的这样一套书有助于国人更深入了解国外的人文、风俗、文化、历史。《半岛之半(居韩一年散记)》就是其中的一本。 《半岛之半(居韩一年散记)》为南京大学许结教授于2009年应韩国外国语大学邀请,赴韩国外国语大学客座讲学一年,其间遍历韩国其境,记录了当地人文情致百余篇,有故事、有情节、有感悟、有思考,可读性强,给予读者有益的游学体验和阅读享受,更有助于国人了解我们的邻居——韩国。 目录 自由桥边的遐思 不看山 鼎钵山 回望道峰山 上月谷 庆熙观樱花 首尔的双洞 景福宫的兴废 寻走梨泰院 南汉山城记游 四上南山塔 清凉里的“食”与“色” 首尔世界杯球场 江南狎鸥亭 逍遥山行思 醉倒清溪川 云岘宫与大院君 参访首尔的战争纪念馆 小憩月尾岛 勇走江华岛 长峰岛 佛卧太宗台 眺望独岛 冠佛岩与桐华寺 内藏山观枫叶 踏雪佳陵镇 又到大田作旧游 夜宿公州 南怡岛 春川的故事 济州石人像 海女 玻璃的世界 登临城山日出峰 济州食马 做了一回“王八里” 庆州小茶房之夜 庆州大陵苑 水原与足球 乌竹轩记 成均馆祭孔 宗庙与宗庙祭祀 曹溪寺礼佛 佛国寺 明洞大教堂 有关孔子:同声翻译的一则口误 庆州东国大学讲演 “木鸡”的境界 汉语班上的中国生 记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江陵会议 发表 龙仁校区 北方有佳人 韩国校园里的“图腾” 堂上“宫殿”商榷记 暑期汉语培训班 新年团拜 序齿社会与韩国老人 奎章阁小憩 梨花藏美与高丽藏书 面试 审稿与发稿 师生雅集 我的“国际学舍” 在韩国过“三节” 在韩中国教授会 笔底乡情说“姚二” 夜撰《诗囚》忆亲情 在韩说《庄》 池夫人 池院长眼中的“北大” 车助教 恩京小姐 校友李允惠 警察的盾牌 卢武铉之死 偶遇“大长今” 韩食、泡菜与国际化 全州“拌饭” 兄弟咖啡店 W大冷餐会 免费早餐 丢失的“南京鸭” 街头的中国店 韩国商品ABC 韩氏考据学 韩文书法 韩语小手册 隔墙且听多明戈 观看歌剧《明成皇后》 乱打的节奏 不是“中国制造” 一双运动鞋 朝鲜赋 出关 满目无形财 校园春季狂欢周 圣诞之夜飘雪吟 写作与人生 海边谈国学,月下听涛声(代后记) 试读章节 人生没有什么难堪的孤独,孤独是一种心理的自闭;人生同样没有什么自存的快乐,快乐是一种心灵的探寻。王羲之说的“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只是“媚道”的形式而已,本身并不指向孤独或快乐之真谛。想起在韩国一年貌似孤独的岁月,其自由的空间远较居家时广大而闲适,当然心理的空间自然要着落于实践的层面,这其间的惯性的愉悦,要数每天傍晚的健足运动。 居陌生之地,乃陌生之人,开始的活动范围是很小的,加上语言不通,往往跋前踬后,自生畏惧,所以刚到W大,我们只在学校背后的庆熙大学校园溜达,渐渐将活动半径扩大到学校左边的艺术大学,再后来找到一条弯曲山道,沿着蜿蜒起伏的峰谷,到达巅顶,已耗费了我们一个多小时的光景。从时间看,健足“排酸”的功效达到了,从空间看,这条山路有两段险峻,中有两个望景台,遥眺远山,俯瞰都邑,又颇养眼,于是又绾合时、空,改变一味傍晚攀缘的习惯,而有春晨、夏夜、秋晚、冬午之游,四季风光,异时景色,得以尽情饱览。 也许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一种游戏,当健身之运动转化为自然之欣赏时,心中的快乐真是无以言表的。在我的记忆中,这条山道已不是单线的延伸,而成了四季风光的复叠图像:那春晨的绿茵坡地,乌语花香;夏夜的月临晴空,树影婆娑;秋晚的夕阳落照,斜映于对面山峦的斑斓与神奇;冬午有时遇上飞雪扬面,跋涉于积雪中的沙沙声响,仿佛留下了一串串让阳光去消弭的记忆。 如此情境,很难有“游者”或“他者”的感受,这客居附近的客游山道,渐渐在意识深处成了“我们的地盘”。日积月累,穿过艺术大学的操场,踏过一片斜坡的草坪,经过某朝某王妃的陵园,登上人工修建的栈道,路过山边的健身场地,无不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当我的韩国教学生活将要结束时,反而产生了某种心理的失落。 正是在某日沿此山道漫步的路上,我信口吟成一诗赠同行山者,即《己丑岁暮教学期满将离韩返国心生依眷感赋五律一章赠诸友》:“归家临岁暮,夜月对开襟。海外传师道,寰中看玉簪。春秋因时变,寂寞起寒吟。自觉边缘化,流人亦娱心。”并作注云:“余居韩一岁,教授汉语,兴味索然,乏善可陈,然临别竟生眷怀,何也?呜呼,昔流人放逐,见诸贬谪文字,或‘九死未悔’,或‘客舍惊心’,或如仲宣之赋日‘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或如柳州之诗云‘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悲情怨思,千古浩叹。窃以为,古贤悲怨,乃官者‘失’官,流者‘被’流,余则不然,自放海外,执教课业,客舍寂寥,然心灵自由,私忖‘被逐’与‘自放’大相径庭,援引时语,则‘被边缘化’与‘自我边缘化’,其情与感,类别霄壤。时岁暮风寒,归心摇动,于‘载欣载奔’之际,恍若有失,因思党国家身,工程项目,‘制度’人身,‘格式’人心,所得若何,所损若何,不胜怅惘。胡适之言‘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彼之解嘲乎?余之心境欤?” 说实在的,行了一年的山,竟然不知其为何名,当忽然领悟到将要离开它的时候,才匆忙查阅地图,得知这一片凹凸山形谓之“上月谷”。很美的名字,也不知是不是专指我们每天所走的山道。不过在离开W大,离开首尔,离开韩国的头一天,我与北大的张君不约而同地又想到了“上月谷”。 这一天寒风劲吹,山林萧索,我们不仅按原计划“冬午”健足,而且在傍晚再次来此攀登,行至谷底,蓦然见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树影之间,“上月”之景,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平时喧声欢语的人,今则默默前行,顺着谷底的浅溪,渐渐攀升而至巅顶…… 直到今天,我每每沿着家门口的秦淮河攀登石头城时,仍时常想起上月谷,还有与之告别的那个夜晚,也不知为了经历的美景,还是为了逝去的光阴,抑或飘泊的人生,有点感动,有点茫然,伴有些许美丽与惆怅。有诗赞日: 四季景观尽眼中,攀缘曲径逐飞鸿。 他乡健足成追忆,上月微芒谷底风。P12-14 后记 荃湾佳丽地,学院扬清名。 际遇同心志,相逢寄远程。 海边谈国学,月下听涛声。 回望人生路,温馨半载情。 上录五律,是我壬辰岁(2012年)由春及夏在香港珠海学院任教结束时赠同系诸友的诗作,记述了我又一次境外客座的经历与心情。 珠海学院建址荃湾的海边,我的客寓之所是海滨花园,白天为学生讲授“国学概论”课程,夜晚漫步于月下的海滨沙滩,那伴随潮涨潮落而时远时近的涛声,最易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客游之人,偏忆“客游”之事。 记得己丑岁(2009年),我应韩国外国语大学邀请,客寓海东,居教席一年,实际积时阅十月余,虽身居首尔,然遍历其境,人物情致,时萦于心。回国后想整理旧札,保存一段人生记忆,然因杂务缠身,未克有成。 不想时逾三载,我又客座香江,闲居寓所,散荡海滨,在月光下,在涛声里,追忆昔时居韩旧事,随手忆录,于是零星编撰,成《半岛之半》百篇,附诗百首,所谓聚沙为塔,集腋成裘,随手翻检,已蔚然可观。 人生经历,一年又过一年,人生记忆,一段衔接一段,敝帚尚自珍,亲历哪堪忘。客寓香江的半年,重拾了客寓海东一年的记忆;而香江客寓的经历,又将化作一段记忆,又待何时重拾呢? 2013年1月12日记于金陵秦淮河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