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音画结合、动变兼具、时空一体的影像艺术。它根据“视觉暂留”原理,通过摄影机模拟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利用化学感光与数字化技术,逼真地复制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并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在梦幻般的观赏情景中建立与观众想象性的心理认同机制。好电影首先是从选择适合于电影表现的故事题材开始的,然后再确定与这个题材相适应的叙述形式,并在整个创造过程中逐步建立个性化的影像风格,最终创造出叙事与隐喻相融会的美学意境。好电影的达成是一个从电影的被表述层面到表示层面、从电影的艺术风格向电影的美学意境逐级提升的完整过程。贾磊磊编著的《什么是好电影(从语言形式到文化价值的多元阐释修订版)》从宏观上和微观两个向度判断一部影片和导演的优劣,从电影评论的方法上为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电影的新路径。
修订版序言:好电影的寻幽探胜之路
原版序言:好电影的标志——关于电影终极命题的美学判断
上编
导语
舞台,不可承受生命之轻——《梅兰芳》的核心价值观
挥写天地·洞悉人生——陈凯歌电影的命运主题
风掠苍生魂断《英雄》
影像语言的感性形式与表述语境——张艺谋影片中的视觉/心理意义
事件电影:《集结号》
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
承传经典·演绎武学:《七剑》的武侠精神
涉猎古今出入江湖——徐克及其电影世界
道德的批判不应有损历史的批判:《芙蓉镇》的伦理本位主义
谢晋电影中的国与家
风雨桐江上的人性颂歌:《欢乐英雄·阴阳界》的历史观
吴子牛的电影世界
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流行款式”——《天地英雄》阐释录
语言的冲突——论何平影片的影像表述系统及美学形态
剑与心的故事——《卧虎藏龙》的双重本文
李安的破戒之旅与不戒之色
下编
导语
千秋英烈一代风骚——《董存瑞》的叙事策略
叙事体中的语言策略与仪式原型——《血色清晨》阐释录
每秒24格的“生死影像”——《可可西里》的文化释义
无间世界的“标志性空间”——《无间道》的视觉形态
中国电影的仁者美学——《5颗子弹……》的儒家伦理
情色的戒律与狐妖的眼泪——《画皮》及神怪恐怖电影的反讽意义
倾斜的天空——《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价值取向
功夫的史诗·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
附录
倾心打造中国电影的“国家品牌”——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感言
梦升起的地方——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评选述评
信念之光: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坚守主题——第二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综述
原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