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锄奸保卫史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蒋柳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宝明听到声调不对,忙抬起头来。只见两个英武结实的小伙子站在面前,两支枪口对准着他,不由自主地颤抖着举起双手站了起来。趁徐宝明站起来之际……

蒋柳清编著的《中共锄奸保卫史记》是一部我党我军锄奸保卫历史的风云录。既有珍贵历史资料的披露,又有重大事件细节的还原,揭开了锄奸保卫这一特殊组织和特殊群体的神秘内幕。

内容推荐

任何进行残酷斗争的政治组织或军队,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知晓对手并保卫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防止对手破坏与保持内部纯洁是前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设立内部锄奸保卫机构,防止对手“打进来”与内部人员被“拉出去”,筑建牢固防线,确保革命事业的成功。

纵观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的锄奸保卫历史,它是党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枪声中诞生,在夺取全国胜利的炮火中成长,伴随着党和人民军队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奋力开拓前行的。因工作原因,《中共锄奸保卫史记》笔者蒋柳清有幸接触到中共及人民军队有关锄奸保卫工作的历史,常常会被锄奸保卫工作者们在那些艰苦异常、错综复杂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斗争风貌所折服,为他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所感动;也常常为他们在险恶环境中的工作失误而感慨万千,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因而特别想向各位读者介绍、展现锄奸保卫这一特殊组织和特殊群体的光辉业绩,以此缅怀先辈伟绩,分享我的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政治保卫处

 风起云涌中诞生

 起义提前两小时

 血染潮汕另一面

 安源与湖口挫叛

 锄奸保卫初创期

 另外一种职能

第二章 中央特科

 刀光剑影的组织

 “东方第一谋杀案”

 千里追杀

 致命错误

 战斗到最后一人

第三章 国家政治保卫局

 健全的机构

 难得的教官

 特派员

“十人团”

 坚守与背叛

第四章 保卫局与肃奸队

 主力转移之后

 为游击区而战

 血染下沙窝

第五章 军法处与调统科

 锄奸工作的加强

 秘密交通线

 从特务到“特别党员”

 艰难抗日路

 同室操戈中

 暴动,再暴动

第六章 社会部与保安处

 淮南除暴

 组建盐阜保安团

 犁桥锄奸

 代号“望江楼”

第七章 锄奸部

 什么是敌我友

 什么是正确度

 一人牵出几百人

 “不冤枉一个好人”

 茅山特务案真相

 处决战士风波

 挖出一批汉特

 军政攻势之下

第八章 保卫部

 第一所警校

 周山镇与万刚乡

 渤海除特

 当大批战俘涌来

 军统特务落网记

第九章 军管会

 军管,军管

 剑啸石城

 申城惊雷

 “鸿生”轮惨案

 残匪四起

 参谋长遇害案

第十章 公安部

 天罗地网

 “反共抗俄救国军”覆灭记

 镇反与清理从“中内层”开始

 市府礼堂的枪声

 朝鲜战场上

参考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下途中,政治保卫处下属的原警卫队(此时已改为警卫营)始终担负着保卫机关及首长安全的任务,营长由叶挺的部下李呜珂担任。

李鸣珂,四川南部人,1925年到广东熊克武的建国联军干部学校受训,不久转入黄埔军官学校第4期步兵科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许多共产党人,特别是周恩来、叶剑英等对青年们的教育,使李鸣珂认清革命道路。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秋,李鸣珂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叶挺部任中队长,并随师北伐。在北伐中,李鸣珂作战勇敢,深得叶挺信任。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时,李鸣珂奉命率部在蜈蚣岭阻击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敌人未能前进一步,保证了部队安全转移。事后,周恩来曾表扬李鸣珂“打仗骁勇,指挥有方”。

在转战途中,李鸣珂还布置几个得力战士护送周恩来,使抱病指挥部队的周恩来得以平安脱险,撤到香港……

不久,李鸣珂与周恩来一起到了上海。11月1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调整中央组织机构,在中央常委会下设组织局领导各科工作,周恩来代理组织局主任,李鸣珂被任命为组织局下设的军事科科长,特科队成立时改任队长。

广州起义前,李鸣珂奉周恩来之命前往香港,给港九地区地下党负责人恽代英、聂荣臻送去经费。听取汇报。为直接了解广州起义失败后的情况,李鸣珂深入白色恐怖中的广州,险些落入敌手……

不久,李鸣珂又奉命前往湖南,给南昌起义后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朱德带去中央的重要指示信(告之毛泽东领导的农军驻扎地区,指示朱德与之联络)。中央的信中特别对朱德指示:“中央特派李鸣珂同志经江西入湘专与你接头……中央一切重要的决议和关于军事运动的新政策,以及最近各省工农武装暴动的情形和统治军阀崩溃的趋势,已令鸣珂同志口头向你们详细报告。”信中还交代:“鸣珂同志的任务完成毕,即回来报告,万一你们需要鸣珂同志在那边工作,他可参加师委并任军队中一部分指挥工作,一切一切都由鸣珂面达……”  可惜因当时正值湘、赣、粤几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湖南游击区进行“会剿”,交通断绝,封锁严密,李鸣珂未能进入湘南找到朱德,只得返回上海。

1928年春,第一届中共四川省委遭到破坏,省委书记傅烈牺牲。年夏,李鸣珂奉周恩来委派,到四川任省军委书记,领导武装斗争。在当时白色恐怖的重庆城中,他出生人死,忘我战斗。

李鸣珂回到四川后,联络南部籍的共产党员李载浦、马安华、王元修、李蜀俊,阆中籍共产党员傅小荩、孙肇明等,建立了南部地下党,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他首先制订了升钟寺起义计划,并派军事干部覃文、罗敏到南部协助地下党领导升钟寺起义。他还策动了瞿联承旅两个团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独立师第1旅,领导、协助邝继勋率全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部,3次领导了涪陵驻军郭汝栋部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二路游击队。这一系列武装斗争,给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同时,李鸣珂还发挥在上海从事特科工作的经验,积极开展击杀特务活动。当时国民党第21军政训部主任戴弁,是蒋介石派到四川监视川军,镇压革命的军统特务。中共四川省委决定除掉这个特务,李鸣珂亲自带着几个特工人员,潜伏在戴弁住处附近,伺机将其击毙。

当时的重庆,在第21军军长、军阀刘湘的统治下,白色恐怖日益严重。1930年春,时任中共四川省军委兵士运动委员会委员兼江巴警士联合会(中共在刘湘的警察系统中建立的秘密外围组织)秘书长易觉先和中共宜宾县委原书记、宜宾地区大塔农民暴动领导人之一的邹云芳相继叛变投敌,并成为21军特务委员会侦缉队队长。

3月底,易觉先奉命到万县协助“清共”,他假冒省委巡视员找共青团县委负责人谈话,破坏了万县团委机关。回重庆后,又以“上级约谈”的方式诱捕了共青团四川省委委员兼江巴临时县委书记饶更之。其间,21军根据易觉先的密告,先后查封了中共四川省委的秘密联络据点九七书店、南来燕咖啡店、掘新书店和协合寄宿舍,并抓到已被易觉先列入告密名单中的一批共产党人。易觉先成了四川共产党的心腹大患。

此时,党中央任命李鸣珂为红6军军长,不少同志劝李呜珂赶快离开重庆赴任,免遭易觉先毒手,但李鸣珂坚决表示:“杀了易觉先再赴任。”

4月17日下午,易觉先带领21军侦缉队去江北破坏中共江北特支机关,抓到特支书记刘森元。当他们押着刘森元过河从朝天门码头上岸时,意外碰到了李鸣珂。P14-15

序言

任何进行残酷斗争的政治组织或军队,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知晓对手并保卫自己,而要做到这一点,防止对手破坏与保持内部纯洁是前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专门设立内部锄奸保卫机构,防止对手“打进来”与内部人员被“拉出去”,筑建牢固防线,确保革命事业的成功。

纵观中国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的锄奸保卫历史,它是党和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枪声中诞生,在夺取全国胜利的炮火中成长,伴随着党和人民军队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奋力开拓前行的。因工作原因,笔者有幸接触到中共及人民军队有关锄奸保卫工作的历史,常常会被锄奸保卫工作者们在那些艰苦异常、错综复杂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斗争风貌所折服,为他们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所感动;也常常为他们在险恶环境中的工作失误而感慨万千,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因而特别想向各位读者介绍、展现锄奸保卫这一特殊组织和特殊群体的光辉业绩,以此缅怀先辈伟绩,分享我的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后记

启发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工作原因有机会对人民军队的保卫工作历史进行文物史料征集,历史事实的核实、补充和修改,并受此工作的带动,同步编写华东地区人民军队保卫工作历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保卫工作故事、人物相当精彩,扣人心弦,这促使我产生撰写此书的冲动。另一个原因,是作为从事这项工作20多年的后人,尽管我们现时与当时的工作环境不同,目标有异,成效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我认为很有必要将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和闪光业绩写出来,这既是对前辈的一种缅怀,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锄奸保卫这一特殊组织和特殊群体的历史,文本资料相对有限,主要尘封在人们的记忆中。所以笔者尽其所能,将这段历史再次翻拣出来,并利用现有的权威资料和档案,对它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形成现在这样的文字。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记述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在军队(也有涉及地方)的锄奸与保卫故事,至于情报、 “打进去”、无线电通信包括“肃反”等方面工作一般不作详述。

由于撰写锄奸保卫历史,时间跨度大,历经战争年代资料散失严重,个人记忆有误,虽然作者倾其全力进行认真审核,但终因作者所掌握的资料和水平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在撰写的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档案,在此向有关机构和个人一并致以谢忱。

最后,特别感谢解放军出版社刘翎主任以及马成翼老领导的热情相助,使此书得以顺利出版。

作者

2013年11月初稿于南京

2014年7月二稿于丽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