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本书讲述了一位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之旅的心路历程,其间充满危险、诱惑、灾难,但借着那加力量给他的,都一一胜过,向着天国大步前行。
本书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之一。销量仅次于《圣经》,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自1678年问世以来风靡全球。
《天路历程》和但丁的《神曲》、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并称为西方宗教题材的三大文学名著。本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足以和《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坎特伯雷故事集》相媲美。
本书讲述了一位坚韧的基督徒为寻求永生而踏上荆棘之旅的心路历程。本书摘取这本古典名著中的字句,配上插图,改编为图画版本,更加形象,生动易懂。
我做了一个梦。
我穿越这尘世的旷野,来到了一个洞穴。我走了进去,躺在里面睡了一觉,并且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我看到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包袱。
梦中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他背着沉重的包袱,手中拿着一本书,背对着自己的家。我看到他打开手中的书,读了起来。他一边读,一边啜泣,身体也随之不停地抽动。最后,他悲痛难耐,伤心地哭喊道:“我到底该怎么办?”。
那人向家人诉说自己的烦恼。
他强忍悲痛,回到了家。他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让妻子和孩子看到他伤心的样子,但是他做不到。最后,他对家人说出了肺腑之言:“哦,我的爱妻,我亲爱的孩子们,我非常难过,因为肩上的重担几乎将我压垮。我被告知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将被来自天堂的火焰吞噬。我们要赶快逃离,否则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全部灭亡。”
家人认为他疯了。
他说完以后,全家人惊恐万分,但不是因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而是认为他疯了。天色将晚,他们便催促他快快上床睡觉,希望第二天他能够清醒过来。
他心神不宁。根本无法入睡。
晚上和白天一样,他心神不宁,根本无法入睡。整个夜晚,他都在流泪叹息。
“你感觉好些了吗?”
早晨,妻子和孩子们前来问候时,他说:“情况比昨天还要糟糕。”他又重复了一遍昨天对他们说过的话,可是这一次,他们都不愿意听了。
家人们对他冷酷无情。
他们嘲笑他,责备他,有时甚至根本不理睬他。
他把自己关到卧室里,为他们祷告。
他忍受着家人的无情。后来,他回到卧室,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和家人的所作所为感到忧伤难过。他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怜悯他们。
他内心痛苦,独自行走在旷野。
有好几天,他独自一人在旷野中漫步。他时而读书,时而祷告,可是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抚平心中的痛苦。他一边读,一边大声哭喊:“我该怎样做才能得救?”他四下张望,似乎想要逃跑。但是他没有,因为他不知该往何处去。
他遇见了传道者。
我看到一位名叫传道者的人来到那人跟前,问道:“你为什么哭泣?”
那人回答道:“先生,我从这本书中读到,我必定会死,而且死后会有审判。可是,我不想死,也不敢面对审判。”
“既然活着也是含辛茹苦,你为什么不想死呢?”传道者又问道。
“因为我担心肩上的这副重担会在我死后,将我拖人地狱中。”
P2-11
在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Ⅱ of England)统治时期,广受欢迎的清教徒牧师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因“组织非法聚会和抵制英国国教”的罪名遭到逮捕。班扬拒绝妥协,因而在1660年被投进贝德福德监狱(Bedford Jail),并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12年。
班扬甘愿为自己的信仰受苦,身陷囹圄时,他把时间都花费在钻研上帝的话语上面。此时,圣经对他发出前所未有的启示和荣光。然而,离开妻儿让班扬遭受骨肉分离之痛,得知妻儿的困苦患难后他更是伤心欲绝。尽管如此,班扬仍然决定“将家人全部交托给上帝”。
当班扬被囚禁在他称作“狮子洞”(lions' den)的地牢中时,他十分想念教会中的弟兄们。为了鼓舞大家,他执笔作书。在写作过程中,班扬头脑中突然出现一个寓言的构思,讲述圣徒们如何到达荣耀天国的历程:
我构思了二十多种场景。
写完之后,又有二十多种浮现在脑海。
它们再衍生出许多新的灵感,
如同燃煤溅出的火星在飞舞徘徊。
这就是《天路历程》的来历,如今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个寓言故事。本书将这个古老故事改编为图画版本,呈献给大家。衷心希望本书能给你们带来愉悦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