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目前仍面临着三种可能的结果:一种是像美国当年超越英国一样,成为世界领导园;第二种是像苏联一样,与美国达到同一等级之后衰败下来:第三种是像日本一样,在崛起的半路就衰落了。崛起是一个不断挨批和冒险的过程,且看作者精彩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崛起到底靠什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崛起靠什么(崛起是一个不断挨批和冒险的过程)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阎学通//吴文兵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崛起目前仍面临着三种可能的结果:一种是像美国当年超越英国一样,成为世界领导园;第二种是像苏联一样,与美国达到同一等级之后衰败下来:第三种是像日本一样,在崛起的半路就衰落了。崛起是一个不断挨批和冒险的过程,且看作者精彩的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崛起到底靠什么…… 内容推荐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实现民族复兴。提出“和平崛起”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具体体现。一个政府如果只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能提高人民的国际地位,那么这个政府是不合格的,因为它没能满足人民的两个最基本需求中的精神需求——国际尊重。 以能力建设为国家目标可使国家生于忧患,而以增加财富为目标则可能令国家死于安乐。 然而,中国文化影响力将局限于生活层面,难以产生重大的政治效果。中国餐馆遍布世界所有国家,这只能培养外国人喜欢吃中国食品的口味。却改变不了他们对中国的政治立场。 没有改革不能前进,没有创新则无法超越。现在,容易改的改完了,低水平的创新创完了,今后十年面临的是改革顽疾和高难度创新。做不到这两点就冲不到崛起的终点。 多数人仍坚信提高生产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没有意识到社会和谐与否并不取决于社会财富量的大小,而取决于社会体制的公正程度。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制度改革能跟上生产力的增长步伐。 目录 第一篇 天下大势 变化中的世界与中国 中国的机遇 2020年,国际格局会怎样? 新战略环境下中美欧面临的挑战 黎以乱局反映国际政治本质 “金砖四国”合作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思想 中美还不是朋友 第二篇 和平崛起 如何理解“和平崛起” 中国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 国家最崇高目标不是致富 尊严无价 从奥运透视中国利益排序 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中、印崛起和中国的国际作用 强大军力才能保证和平崛起 没敢想的崛起 “战略机遇期”失不再来吗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崛起 第三篇 实力为王 巾国崛起的实力地位 中国软实力有待提高 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 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 “增强国家能力”足我国核心利益 第四篇 安全威胁 全球化下的东亚地区合作 东亚安全不取决于中日关系 安全利益是中国首要利益 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与和谐世界政策 朝核谜局猜想 2010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 第五篇 谋定乾坤 2006:“和谐世界”迈出第一步 中日关系如何推进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中国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追求平衡的和谐 上海峰会意味着什么 我们绝不能舍本逐末 做意志坚强的大国 跋 附注 试读章节 2006年,笔者分析了美国“9·11事件”以来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并据此指出:中国的崛起不应该单纯依靠偶然的机遇,而更应努力去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不能坐等“第二块馅饼”掉下来。在充满变化和不确定因素的当今世界,中国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我们要分析“9·11事件”以来的国际形势变化,就需要明确这种变化的比较时间。“9·11”发生在2001年,因此我们需要比较2001年前后的不同。2001年以前是一个太长的时间概念,冷战、二战、一战都属于2001年以前。为此,我想把比较的时间控制在冷战结束后,即1991年苏联解体后。也就是说,我在这里比较1992 2000年的国际形势与2001年迄今的国际形势有什么不同。我想就国家行为体系性质、国际格局、国际规范、国际主要矛盾、国际安全五个方面的变化做一点评论,最后再谈一点中国的对外政策问题。 首先,国际行为体系的变化。美国的霸权性质减弱,强权性质增强。依照中国先秦学者们对国家性质的分类,国家行为体只有三种,即强权国、霸权国和王权国。强权国是以军事为手段进行扩张的国家,不遵守国际条约;霸权国也进行军事扩张,但它对盟友讲诚信,履行已签署的国际条约;王权国则是以军事手段维持国际规范,带头履行国际条约的国家。根据这种国家行为体的性质区别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时是个霸权国,“9·11”后逐渐向强权国转变。霸权与强权的本质区别是:前者讲诚信,遵守已签署的国际规范;后者不讲诚信,不遵守国际规范。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军控条约和世贸规则方面是一个规则推动者。2001年布什上台后,特别是 “9·11”后,美国逐渐成为国际规则的破坏者。为了发展反导系统,美国单方面退出了ABM条约。为了牵制中国,美国违背NPT条约规定,与未签署NPT 条约的印度进行核合作;为了加强在东亚的军事存在,美国违背MT CR规定,向日本出口导弹技术。最为突出的事例是美国不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 2003年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国家性质由霸权向强权的变化,不仅受到其传统盟友的批评,而且受到国内反对派的批评。布什之后的美国领导人是否能阻止或改变美国从霸权国转向强权国的趋势还难以判断,如果民主党上台,美国重新回到克林顿霸权道路上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违背国际规范的政策取向不可避免地起到带头作用,使许多国家跟进,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违背国际规范。在美国向强权性质国家转变的同时,一些大国的性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国家正在从重经济向重军事方向发展。最为突出的例子是日本。小泉2001年上台后,改变了二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的“吉田三原则”,将走经济大国道路改为建立政治大国的目标,修改和平宪法,恢复国家战争权,将防卫厅提升为防卫省。普京上台后,强调国防建设是重新恢复俄大国地位的基础,因此鼓励军工发展,增加国防开支,加强国防科技投入,增强军事力量的建设。印度在“9·11”前就重视军事建设,之后也没有什么变化。印度自1998年进行核试验后一直在加强核武器开发,同时还在加强常规军事力量的建设。2002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在大国中,没有明显强调国防力量建设的国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 P2-4 序言 清末的仁人志士们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口号,冷战后这一口号被“中国崛起”所取代。进入21世纪之后,没有任何事件比中国崛起更能影响全世界。崛起为世界强国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期盼,但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为国家崛起创造的机遇却不同。回顾新中国崛起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看清崛起机遇是自己争取来的,而非上帝赐予的。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国人对于中国崛起的机遇问题有了新认识。决策者与普通民众都没有想到一场全球的经济灾难却使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崛起的速度大增。2009年中央领导提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加强和改进外交运筹,正确把握机遇和挑战的辩证关系,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把握和运用机遇,善于在严峻的挑战中捕捉和运用机遇,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战略机遇期”的争论。 90年代初曾有无数论证我国面临“战略机遇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面临着没有世界大战和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的时间长度是有限的,因此中国应加紧发展经济,否则以后就没机会了。然而,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所展示出来的现实却与这种观点完全相反。首先是这次世界经济的低增长比以往的高增长更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这次经济危机并没有缩短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迹象,反而显示出中国崛起将可能会有更多的机遇。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崛起就不断地有战略机遇,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这些源源不断的机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险恶,我国靠相当于美国GDP5%的经济实力与美国进行了朝鲜战争。然而,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给中国崛起带来了迅速繁荣昌盛的机遇。我儿时的亲身经验是,家里生活宽裕,社会和谐,从不担心有贼人入室。在“大跃进”时期,听到大人们议论的是十五年内超英赶美。 没想到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不但没有加快中国的崛起,反而是严重破坏了中国崛起的物质基础,削弱了国家的物质实力。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更使国家陷入社会动乱。外交上同时反美反苏。内外战略决策的失误破坏了我国在六七十年代的崛起机遇。“民族复兴”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崛起创造了新机遇,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政府和社会只关注改善贫困,而忽视了国家崛起。直到90年代末,中国崛起仍被视为是乌托邦。1998年我出版了《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书中的“中国崛起”概念遭到许多批评。 后记 阎学通教授年初告诉我,想让我把他最近几年的文章、讲座和采访整理出来,看看能否按照中国崛起和外交政策为主题汇编成一本书。我诚惶诚恐地将这一任务接了下来。作为国际关系学的一名新手,来整理自己导师最近几年如何思考国际形势、中国崛起和对外政策的文献,深恐自己粗浅的理论功底不能理解这些思想,更害怕无形当中取舍失当,不能完整全面体现阎教授的思想。好在阎教授一直给予我鼓励和指导,现在终于编辑完成。 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是从事国际关系研究还是关注国际时事,都对中国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充满了渴望与期盼。自己没有跨入国际关系学之前,对于国家的强大与崛起更多体现在主观的愿望和相对狭隘的判断之上。从念初中开始,我最喜欢的就是《航空知识》、《舰船知识》、《世界军事》、《兵器知识》等与军事装备有关的杂志,甚至我的本科专业就是与雷达相关的机电工程。但我和周围其他同学的爱好有所不同,他们更关注单一兵器装备如何厉害,美苏之间的F-15搭配F-16与苏-27搭配米格-29的战斗力谁能获胜,而我更愿意看这些杂志中篇幅相对较少的分析美苏、北约与华约之间的实力对比,更愿意看看谁更能在国际社会说了算。 1991年的海湾战争爆发时,我仿佛记得读了一篇介绍美国间谍卫星“长曲棍球”调往中东监视伊拉克的报道,顺带说了具备类似能力的只有苏联和中国。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已经难以考证,但当下最让我激动的就是中国也有与美国一样先进的武器。而之前中国在安理会的弃权票成了美国和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这当中我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与尊严是会给普通民众带来精神上的骄傲、自豪甚或幸福。 然而我从小接收关于世界的信息就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欧洲是美国的盟友,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集团成员,中国一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地理》课本上对于美国的描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和欧洲各国的描述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苏联的描述是“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政治课必有一段要记忆的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历史课则告诉我,中国长期以来是世界最为富裕、开化的国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很多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奇迹,长城、兵马俑、四大发明j孙子兵法、科举制、割圆术、地动仪等等。1840年之后的中国近代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课程,总是要记忆太多的不平等条约,太多的国土丧失与民族屈辱。因此,每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胜和重大科技成就被报道出来,内心总有一股激动的热流。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知和愿望,我接受了发展经济、快速致富、多拿奥运会金牌、把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西方国家更好,我们就实现了崛起,就肯定能够获得世界尊重的观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