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书的美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斯球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由“开卷有益”、“书山有路”、“读书佳话”三个板块组成,遴选古今中外最有影响、最能代表读书文化的文献材料和名人事迹进行类编。从读书意义、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三个方面入手,原典与演绎相结合,多角度展现了博大精深的读书文化。

内容推荐

本书由“开卷有益”、“书山有路”、“读书佳话”三个板块组成,“开卷有益”按主题分“腹有诗书气自华”、“至要莫如教子”、“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乐无如读书”4个门类,从修身、齐家、治国等不同角度,全面阐释了读书的种种益处;“书山有路”按主题分“业精于勤”、“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7个门类,介绍了包括熟读、精读、泛读、记忆、质疑、知行统一等多种读书方法和原则,为人们正确、有效的读书学习提供切实的指导;“开卷有益”、“书山有路”每个门类下有一总括性的导语,对每一类主旨予以阐述,每一门类由原典组成,按中国古代、中国现当代、外国进行排序;“读书佳话”主要选取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故事,他们都是在中外历史上产生重大历史影响的人物,他们的成就是和多读书、读好书分不开的。他们的读书经历和事业成就,给人以启发和激励。

目录

序言

编写说明

开卷有益

 腹有诗书气自华

 至要莫如教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

 至乐无如读书

书山有路

 业精于勤

 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佳话

 头悬梁,锥刺股

 借光读书

 全才张衡

 人好学,虽死犹存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隆中一对起卧龙

 钟会循序读书

 吹火读书

 宋初三帝爱读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

 傲骨求学

 读书的苦与乐

 警枕励志

 自喜有得

 苏东坡读汉书

 傻子和学者

 勤学王冕

 读书种子之死

 白猿送书

 自督读书

 书生与小偷

 从目不识丁到文武双全

 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从木匠到大师

 一天不读书就受不了

 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

 鲁迅刻“早”字

 一代狂哲熊十力

 扎硬寨,打死仗

 一日三省吾身

 情系图书馆

 挤出来的时间

 读书三得:有法、有用、有专

 郁达夫读书、买书和卖书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胡适督训

 如椽巨笔

 徐复观挨骂

 读书有法的钱锺书

 数学书痴

 买旧书的李嘉诚

 炮声中的读书声

 《三毛流浪记》成就了三毛

 “当代保尔”张海迪

 上帝说要有牛顿

 富兰克林的共读社

 达尔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拯救林肯,林肯拯救美国

 从装订工到科学家之路

 爱迪生自学成才

 苦读成“镭人”

 视书如饿汉扑食

 爱因斯坦的困惑与快乐

 成功秘诀在于不放弃

 “铁娘子”的家庭教育

 出生寒门,志存高远

 美国政坛的“灰姑娘”

 难得一见的有文化的总统

附录

 古代名人咏读书

 蒙书四种

试读章节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问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吴麟徵《家诫要言》)

夫天地间之有书籍者,犹人身之有性灵也。人身无性灵,则与禽兽何异?天地无书籍,则与一草昧何异?故书籍者,天下之至宝也。人心之善恶,世道得失,莫不辨于是焉。天下惟读书之人,而后能修身,而后能治国也。(孙庆增((藏书纪要.购求》)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曾国藩《家书·致弟书》)

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自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梁实秋《读书漫谈》)

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日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梁实秋《读书漫谈》)

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会开旷一些。(朱湘《书》)

修养需要多识前言往行,理至明显。但一个人要多识前言往行,最要紧的事情便是读书,因为前言往行,我们只能在书籍里觉得。

后魏的道武帝尝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李先对曰:“莫若书籍。”这当然是因为书籍记载着前言往行,乃是过去人类智慧所积存的地方。

宋朝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从来讲书籍和修养的关系的,没有比黄氏这几句话更为亲切了。(毛子水《书籍与修养》)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官僚商贾则无妨,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李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林语堂《论读书》)

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英]赫兹利特,引自[英]斯迈尔斯《与书为友》)P4-6

序言

阅读者是美丽的,善阅读者是智慧通达的。

一个人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史;一个家庭的阅读,就是一个家庭的优雅史;一个社会的阅读,将会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史。

愉悦心灵的阅读,应该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新时尚、新追求。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诵读一篇篇洋溢着至善至美的真情故事、一篇篇充满大智大慧的经典文章,就会如澄澈甘甜的泉水滋润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生命。一本本好书能够伴随着我们跨过人生的一个个里程碑,每一部不同的书都是人生中不同的一课。阅读可以帮助你聆听自己,挖掘深藏内心的渴望和最远大的抱负;阅读可以帮助你走出心灵的踌躇,知道天有多高,海有多深;阅读可以帮助你找到真善美,让你学问赅博、识趣超迈;阅读能够照亮你前进的道路,提供生活的体验和处世的哲学,引导生命的各个阶段壮志满怀,蓬勃向上。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和书有关的佳话层出不穷。“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具有普通的度量衡无法估量的价值。“遗子黄金满簏,不如教子一经”,此话虽是针对玄成而论,却是千古口碑,流传至今。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凡学有所成,必是读书有所得。

我们台州历史上也是书香袅袅,学风纯朴,由此涌现了一大批的文化名人。早在东晋穆帝时就有著名文士孙绰作《游天台山赋》,使天台山声名远播。南朝宋时,刘义庆写了一部《幽明录》,其中记有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神话故事,引人人胜。唐朝广文博士郑虔于至德二年(757)被贬至台州,以教化为先,选民间子弟教之,自此台州文风渐开。据南宋中期编纂的诗歌总集《天台集》记载,先后有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苏轼、陆游等405位诗人到过天台山,留下了1500余首诗作,他们对台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一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读书人铸造了“台州式的硬气”。台州人民的祖先,一向具有反奴役、反压迫、反专制的光荣传统,具有刚强、有骨气的豪迈性格。明代时属于台州的宁海人方孝孺,朝廷文豪,世称“正学先生”,不怕诛灭十族,坚持气节,令人敬佩。另外,历代台州籍人士,在外为官者数千,从史志记载来看,大都清正廉明。天台的鲁穆,出生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自幼聪明好学,其书房里贴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座右铭。永乐四年(1406)得中进士,不久,当上了都察院御史。鲁穆不但敢碰当地豪强,就是对当朝大官的亲朋,若触犯法规,亦严惩不贷。尚书杨荣的家人犯法,鲁穆也毫不宽容。鲁穆被誉为“霹雳手”,百姓则直呼其为“鲁铁面”。鲁穆一生为官三十载,刚正清廉,家无长物。由福建进京时,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和书稿,人称“三十年被服一如寒士”。

台州历史上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十分注重著述和编纂志书,其中《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107人141部。一些有识之士,无论是在外从政,还是在家乡谋生,普遍都注重文教,深知教化育人之重要。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陈贻范,临海人,曾任处州通判,热心地方事业,减食田数十亩以资助办学,使处州一度出现了道不拾遗的良好风气。晚年回到临海,在县西今双港镇建庆喜楼以藏书,这是台州历史上最早的藏书楼。藏书约万卷,供后人阅读。

我们回溯历史,追叙古人,旨在激励今人,教育后人。台州人民的祖先,为后人树立起了光辉的典范,铸成了具有台州特色的被社会公认的硬气。为官廉洁,为政宽简,在任时为民除害,离任时“官行一担书,民送两行泪”,值得弘扬和借鉴。几千年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物的成长,需要有一批鼓舞人、励心志的图书,需要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台州人更应该从善于读书人手,注重对台州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台州市委、市政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城市,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台州市营造一个好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让大家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行,进一步推动台州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阅读会在人的记忆中永远留下清香,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喜悦。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让我们台州全民动员起来,热爱书籍,热爱自己,通过阅读,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成一片辉煌,让人生更加美丽多彩。

2010年4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