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写给大家看的圣经故事(名家插图珍藏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西班牙)金尼斯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金尼斯以文学史的眼光、故事的体裁和简洁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圣经》中形形色色动人的故事,“新约”、“旧约”相较,以“旧约”故事为主。其书比较好地保留了《圣经》故事中那些原创态的、广有影响的、获得公认的精彩部分,借助最简约的叙述,再现了最大量的文化讯息。

内容推荐

有时候,《圣经》被人简单阅读着。兴之所至,随手翻阅,与一般书籍无异。有时候,《圣经》被有志于再创造的文化人仔细审视。尔后,被引用,被改编,被延伸,被用另一种文学形式再叙述、再表现。如此一来,《圣经》因为被广泛征引而形成一个扇面的传播体系。《圣经》在被各民族“本土化”时,又不可避免地吸纳了异乡情调。《圣经》的世俗化、现代化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这是人类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对一部古代经典所进行的异化冲击。

阅读的主动性,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加入阅读者的行列,也便加入了改造者的行列。本书作者金尼斯以文学史的眼光、故事的体裁和简洁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圣经》中形形色色动人的故事,“新约”、“旧约”相较,以“旧约”故事为主。其书比较好地保留了《圣经》故事中那些原创态的、广有影响的、获得公认的精彩部分,借助最简约的叙述,再现了最大量的文化讯息。

故事都先天地吸引人。读故事,我们恢复感性。而阅读《圣经》故事,我们所获更多:为接近西方文明传统而读;为追寻人类精神源泉而读;为理解神性而读,进而理解人性;为净化自己而读,世界正在净化!

目录

第一部分 旧约故事

 上帝创世/3

 亚当和夏娃厂7

 该隐和亚伯/12

 挪亚方舟 洪水灭世/15

 迦南受诅咒和巴别塔的故事/20

 亚伯拉罕的故事和罗得之妻遇难/23

 以撒出世/29

 以撒娶亲/34

 以扫和雅各/37

 雅各在舅舅家/42

 兄弟相会/48

 血洗示剑城/51

 犹大与他玛/53

 约瑟传奇/55

 摩西受命/70

 摩西出埃及/75

 荒野之行/82

 重返旷野及平息叛乱/92

 巴兰的驴子及预言/97

 摩西最后的时日/102

 攻克耶利哥城和艾城/105

 征服迦南/112

 烽火硝烟/117

 耶弗他献女/125

 力士参孙/128

 路得传/135

 撒母耳和扫罗的故事/141

 大卫迎战歌利亚/151

 扫罗和大卫/156

 大卫与亚比该/163

 大卫统一以色列/165

 大卫情杀乌利亚/170

 押沙龙反叛/174

 大卫立所罗/1为王/180

 所罗门的智慧和财富/183

 先知以利亚/188

 以利沙行神迹/195

 亚他利雅篡权和以色列的衰落/200

 但以理释梦/203

 重建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复兴/210

 王后以斯帖/213

 约拿的故事/217

 坚持真理的约伯/219

第二部分 新约故事

 约翰诞生/227

 耶稣降世/231

 施洗约翰/239

 耶稣受试/244

 耶稣传教和选徒/246

 治病救人/251

 奇事神迹/261

 登山宝训/265

 法利赛人与耶稣/271

 耶稣与妇女/276

 耶路撒冷之行/281

 最后的晚餐/287

 耶稣受刑/293

 耶稣复活/304

试读章节

耶和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泥土造人,并将生气吹入人的鼻孔,使他成为有灵的活人,这第一个人就是亚当。之后,上帝为亚当在东方的伊甸建造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这就是伊甸园。园中,果树成荫,百花盛开,硕大的果实香甜可口,鸟儿自由地飞翔,百兽和平相处。亚当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里,过着与世无争、与草木为伴、与禽兽为友的宁静生活。此外,上帝还在园子正中栽了一棵生命树和一棵能分辨善恶的树。有一条蜿蜒曲折、清澈晶莹的河流由伊甸流出,滋润乐园,然后分为四条支流,流向远方。

耶和华上帝让亚当看管此园,并千叮咛万嘱咐:“你一定要记住,园子中所有的果子你都可以吃,但唯有善恶树的果子万万不能吃,吃了你就必死无疑。”亚当一贯老实,哪敢违拗上帝的意旨呢?他从来没有犯戒。就这样,亚当一个人,伴着无数的飞禽走兽,在园子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再快活的日子也有尽头,时间一长,亚当就有心病了。周围的鸟兽虽多,但无一是他的同类,无法与他诉说衷肠。茫茫宇宙,他虽贵为万物之长,却没有知音。他整天郁郁寡欢,愁眉不展。上帝也觉察出来了,安慰他说:“确实,你是太寂寞了。别着急,我要为你造一位伴侣来陪伴你。从此你们就是最亲的夫妻了。”于是,耶和华上帝念动咒语,亚当立刻就在咒语中沉睡不醒了。然后上帝取出他的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亚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一个女人,不禁大喜,又听说了她的来历,更是欢呼雀跃:“啊!这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这就是我的妻子,我的另一半。”这就是女人的由来,因为她是用男人的肋骨造的,从此就和男人须臾不可分。因此,男人成年之后,必定要离开父母,和妻子结合为一体;而女子成年之后,也要回到当初来的地方去,与男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此后,亚当夫妇过着幸福的生活。当时,他们天真无邪,不解人间世事,只日日饮林中甘泉,食各色果子为生,与野兽众鸟为伴。虽然两人皆赤身裸体,但并不以此为耻。他们或手拉手徜徉在花丛林问,或静静地并排躺在潺潺的河边,尽情地沐浴着阳光雨露。而园中一派宁静,万物生机盎然,自然界和谐美妙,虫鱼鸟兽无不听命于亚当夫妇。他们无忧无虑地在伊甸园享受着上帝赐予他们的一切。

可是,快乐的日子并不长久,马上就有灾难降临了。这要提到上帝的造物之一——蛇。蛇是最狡猾的,总在等待时机破坏上帝的工程,挑拨人与上帝的关系。有一天,它趁亚当熟睡的时候,故意引诱耳根很软的夏娃说:“可怜的人类啊,你们竟没有尝过善恶树上的果子,实在是白活在世上了。上帝果真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的果子吗?”女人连忙答道:“不,园内所有的果子我们都能吃,唯有园子正中的那一棵树上的果子上帝禁止我们吃,也不准我们摸,因为摸了、吃了就会死。”蛇狡黠地笑道:“其实你们吃了也绝不会死,上帝是怕你们吃后变得心明眼亮,与他一样能分辨善恶。”在蛇的诱惑下,女人动心了。尤其她看到那树上的果子是那么赏心悦目,想到不仅能大饱口福,还能增长智慧,便情不自禁地摘下吃了,接着又摘下一个等亚当醒来吃。醒来后的亚当也被蛇愚弄了,竟将上帝的禁令完全置于脑后,接过女人递来的果子便大嚼起来。果然是世间少有的美味,而且他们吃后,立刻变得心明眼亮起来,再也不像原来那么蒙昧无知了。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自己赤身裸体,竟羞得躲了起来,赶快找些无花果树叶编成裙子,穿上遮体。这就是人类最早的羞耻之心的由来。傍晚时分,上帝如往常一样来到伊甸园,看望亚当夫妻。谁知亚当夫妇听到上帝的声音竟一反常态,迅速躲到树丛中,想避开上帝。上帝不停地呼唤他们,亚当见躲不过去,只好战战兢兢地从树丛中出来说:“尊敬的上帝啊,不是我们对您不恭敬,而是我们赤身裸体,难以见您。”上帝大吃一惊:“谁对你说你是赤身裸体的?难道你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推诿说是夏娃摘了那树上的果子给他吃的。耶和华上帝又追问女人:“你做了什么事?”女人百般辩解说:“是蛇诱惑我我才吃的。”耶和华勃然大怒,开始了他的报复行动。他首先惩罚可恶的爱挑拨是非的蛇,对它说:“因为你做了这恶事,必须受到严厉的诅咒。我诅咒你终身吃尘土,要用肚子爬行。我还要使你和女人彼此为仇敌,而且你们的后代也将成世仇;她们要打伤你们的头,而你们要袭击她们的脚跟。”接着上帝又对夏娃说:“你不听我的忠告,也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我要增加你怀孕的苦楚,加重你分娩时的阵痛,而且从此你将受到你丈夫的辖制,不得解脱。”最后上帝转向亚当说:“你既然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不准你吃的果子,我便要诅咒你终身劳碌方能从地里得到食物,汗流满面才得以糊口,你们以后的日子将充满艰辛,再也不能恢复在伊甸园里的快乐生活。而最终你们将归于尘土,葬于地下。”

于是,亚当和夏娃被上帝无情地逐出伊甸园,来到荒芜的原野进行艰辛的拓荒,去耕种上帝制造他们时所使用的原料——土地。自此,两人远离了无忧无虑的日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这样,也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两人经历了世事的艰辛,才知道伊甸园的幸福,可是为时已晚。之后他们由于难以忍受艰苦的生活,曾双双来到伊甸园乞求上帝的宽恕,并希望能重返乐园。但天使手执寒光凛凛的宝剑,根本不允许他们靠近半步,他们只能悻悻而归,继续这种无望的艰辛生活。P8-11

序言

回归于“世俗"阅读

——《写给大家看的圣经故事》序

田秉锷(江苏著名文史学家)

在英语世界,由詹姆斯国王“钦定”的《圣经》英译本曾被置于“文学万著之首”的至尊地位。可以和《圣经》并列的,只有莎士比亚的著作。扩大到欧洲乃至世界,《圣经》都是永恒的畅销书。但它最深远的影响,还是发生在西方国家。西方人的聪明,是从中世纪起,即把原创于亚洲西南一隅的《圣经》视为本民族文明的源头,加以百般保护与充分理解。于是,在世界文明史上竟发生了万源归一的趋向。这不单是宗教的引导,我认为,这是高浓度的文明在向周边波及时,常会出现的自然同化或理性归附。

基督教固然将《圣经》奉为神意圣典,但世俗世界亦本能地将《圣经》作了世俗还原。毕竟,在《圣经》尚未被圣化的酝酿阶段,它确是历史文案、哲学启示、文学杂录等世俗文字形态集结的一部大书。因为这种世俗还原的趋势是阻拦不住的,《圣经》拥有的读者群日益扩大。

读者各取所需。

归根结底,还是《圣经》包容万有,可以让读者任意索取。

在流传中,《圣经》被二元化:宗教界尊之为宗教文献,世俗读者视之为文学巨著。《圣经》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诗歌、小说、哲理剧、启示录等等,将各种读者吸引。被《圣经》哺育的一代代读者,反过来又将《圣经》视为文学故事的‘‘典源’’和思想伦理的“智源”。有人称赞《圣经》是千秋万代取之不尽的“面包”和“肉”,或许是有道理的。

有时候,《圣经》被人简单阅读着。兴之所至,随手翻阅,与一般书籍无异。有时候,《圣经》被有志于再创造的文化人仔细审视。尔后,被引用,被改编,被延伸,被用另一种文学形式再叙述、再表现。如此一来,《圣经》因为被广泛征引而形成一个扇面的传播体系。《圣经》在被各民族“本土化”时,又不可避免地吸纳了异乡情调。《圣经》的世俗化、现代化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这是人类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对一部古代经典所进行的异化冲击。

阅读的主动性,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主动性。加入阅读者的行列,也便加入了改造者的行列。

本书作者金尼斯以文学史的眼光、故事的体裁和简洁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圣经》中形形色色动人的故事,“新约”、“旧约”相较,以“旧约”故事为主。其书比较好地保留了《圣经》故事中那些原创态的、广有影响的、获得公认的精彩部分,借助最简约的叙述,再现了最大量的文化讯息。

故事都先天地吸引人。读故事,我们恢复感性。而阅读《圣经》故事,我们所获更多:

——为接近西方文明传统而读;

——为追寻人类精神源泉而读;

——为理解神性而读,进而理解人性;

——为净化自己而读,世界正在净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