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韩国偶像团体,如EXO、CNBLUE、少女时代等的蹿红,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风潮不断,加上中国热情引进《爸爸去哪儿》《RunningMan》等娱乐节目的版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韩国,可除了这些光鲜亮丽之处,我们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国家?
精选关于韩国最热门的话题与谜题:韩国人为什么爱吃炸鸡和啤酒?整容为何成为了风潮?为什么买不到千颂伊的服饰?电风扇会杀人?端午节是不是韩国的?《韩疯》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韩国铺展在读者眼前,无比过瘾!作者钟乐伟是大中华地区最早专注研究韩国文化的学者,深入剖析韩国的光鲜面和阴暗处,如数家珍。
“韩风”席卷全球,“韩疯”粉丝狂欢!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国家?
初雪之日为什么要吃炸鸡和啤酒?《Running Man》怎么那么好看?唱着陌生韩语歌的偶像团体,为何让人如此着迷?整容文化,竟然迅速渗透社会,甚至影响邻国?三星手机如何在全球市场占领高地?
一方面,“亚洲四小龙”之一迅速崛起成为工业文化强国,用韩剧、K-pop、情色电影,掀起阵阵狂热;另一方面,“泡菜国”政府与财阀界限模糊、职场压力奇大、“大男子主义”严重的疯狂文化,让人不禁皱眉。《韩疯》尽现这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国家,除了“韩流”汹涌,社会危机、文化百态也一一囊括,钟乐伟帮你解读最真实的韩国生态。
韩国人爱吃炸鸡配啤酒?
虽然炸鸡与啤酒不是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独特食物,但能够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进食的,韩国恐怕是全世界第一个。
炸鸡配啤酒(韩语拼音称为chicken与maek-ju),流行韩语自创用法简称为“chimaek”,是每一个韩国人都懂的、每到周五深夜都会乐于享受的饮食伴侣。走在首尔街头,一家又一家叫“Hof”的韩式炸鸡酒吧不断出现在视野里,你便大概可以了解这个国家对炸鸡与啤酒这种混合饮食文化有多钟情。
炸鸡配啤酒的韩食文化
“Chimaek”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炸鸡在韩国流行的历史,最远可追溯至朝鲜战争以后驻韩美军引领的饮食文化。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决定在韩国多个地方建立美军基地。在韩国庆尚北道道厅所在地大邱市,美军建立了沃克营(Camp Walker)与亨利营(Camp Henry)。在这两个军营附近,大邱市民看准了美国军人爱吃炸鸡的文化,因而开了不少专营炸鸡的餐厅,也开始把炸鸡文化植入韩国。20世纪70年代起,大邱更成为韩国养鸡重镇,近八成韩国生产的鸡都出自大邱。
从大邱出发,韩国的吃鸡文化也慢慢改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展开都市化进程。朴正熙政府大力推动韩国工业发展,不少来自韩国不同地方的年轻人,到工业与经济发展重心首尔淘金。由于他们多在工厂与办公室工作,工作繁重,吃饭时间较短且较晚,与昔日在农村非常不同,所以吃的多是简单、方便携带的食物。所以,吃炸鸡件(鸡翼与鸡锤)最能够满足在城市工作一族的新饮食原则。正因如此,单单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鸡肉的生产量足足增加了13倍。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流行喝“生啤酒”,但真正把啤酒与炸鸡结合,并使其大范围流行的,是20世纪80年代全斗焕政府的“重运动政策”。以军事政变、血腥屠城夺权的全斗焕,眼见单以高压统治不能为他建立管治认可性,因而决定推广“3S政策”,以图麻醉大众对政治的要求。就在这种背景下,体育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起获得极速发展的机会,职业棒球联赛制度也建立起来。那时,大众的最大娱乐是到棒球场观看比赛。大众一手拿炸鸡,一手拿啤酒,方便一边吃一边看球赛,炸鸡配啤酒的文化也于那时开始流行。韩国现在最著名的两家连锁炸鸡店,校村炸鸡与Pelicana,都是在那时开业的。
因而,每逢国际运动盛事期,韩国的炸鸡与啤酒消费量必然大增。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因为每间Hof酒吧都座虚席,韩国人也开始了外卖炸鸡配啤酒的新习惯,给予了这类酒吧新的商机。据统计,韩国鸡肉生产商Moniker在世界杯年的盈利足足增加了三成,而其竞争对手Harim也有两成多的盈利升幅,可想而知大型体育运动对炸鸡酒吧的生意极为重要。 而且,就在互联网的启蒙期,爱用流行语的年轻一代人开始以“chimaek”来为这个新饮食文化命名。他们喜欢一大群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喝至通宵达旦,低酒精的啤酒配以炸鸡,使他们较耐熬夜。另外,韩国人一般喝酒时也有特定的下酒菜,喝米酒时多配以韩式薄饼。与西方人有别,韩国人喝酒时爱吃点东西,因而炸鸡便成为他们配啤酒的最佳伴侣。同时,也有韩国啤酒酿酒师指出,冰冻的生啤酒配以炸鸡,有助平衡它们的酸碱度,并降低炸鸡的油腻感,使入口的口感特别。这些都有助这种混合吃法的普及化。
时至今日,有统计显示,有四成多韩国人选择炸鸡为他们最喜欢吃的外卖食物,取代了炸酱面与薄饼,炸鸡酒吧也成为他们最经常出没的饮食场所。另外,在韩国拥有历史最悠久吃鸡文化的大邱市,近年每年7月都会举办“鸡啤节”,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享受这里独有的啤酒与炸鸡风味。
炸鸡酒吧的经营危机
炸鸡配啤酒,看似充满限商机,却深藏另一社会经济危机。一直以来,韩国经济都被财阀式的寡头垄断,大部分的国民都是为这些大企业服务的。然而,1997年的一次亚洲金融风暴(韩国称为IMF 危机),把这些大企业的经济结构几乎完全摧毁。面对一家接一家财阀的倒闭,不少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中年员工被开除,他们拿着遣散费,选择在韩国几乎唯一可以容许小本经营拥有生存空间,而且不需特定技能的行业开展他们的新生活:炸鸡酒吧。拥有这样背景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在开业初期抓住了市场兴起的先机,而且因为生产成本低,进一步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市场。因而短短十年间,韩国国内新开设的炸鸡酒吧出现了十倍的增长,至今数量已经有超过36000家。
近年不少韩国大企业因为经济问题,要求50多岁的中年员工提早退休。但由于韩国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微不足道的退休金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应付日后的生活。所以不少被迫提早退休的中年人,把物业抵押给银行或财务公司,换取资金开设容易经营的炸鸡酒吧,使得这个市场更趋于饱和。
根据韩国银行的财务分析,每年平均新开设7000多家炸鸡酒吧,当中的七成多很快破产,一半多只能维持三年的营业寿命,绝大部分不出十年便必然倒闭,可见炸鸡酒吧已成为退休人士的最大经济坟墓。
虽然韩国政府颁布新法例,禁止连锁式餐厅在800米范围内开设另一家分店,以图打击垄断情况,但小本经营的炸鸡酒吧,若不走连锁化之路,最终也是死路一条。P57-60
不论是国际媒体还是香港地区的媒体,“朝鲜半岛”一词的曝光率甚高。部分爆炸性头条中只提到迫在眉睫的争斗,甚至战争,却忽略了真正发生在韩国和朝鲜社会中的非军事化斗争。
虽然朝鲜半岛确实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在香港地区,我们总以为从平时接触到的韩国饮食、电视剧、K-Pop音乐以及活跃的韩国小区,已经很了解韩国的文化。当然,“韩流”(Hallyu)已经成功地将正面而具有活力的韩国形象,扎根在亚洲地区,并渐渐蔓延至全球。
然而,要真正掌握这个惊人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韩国大众、职场和社会风俗的事,这是钟乐伟所著《韩疯》的宝贵之处。钟乐伟作为一名研究人员,也是韩国的常客,他不仅懂韩语,对韩国感情深厚,也对韩国文化有强烈兴趣。过去数十年,韩国发展极快,他致力挖掘其最真实、最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过去,相比于中国、日本这些更强大的邻国,韩国一直相形见绌,但现在韩国俨然成为一个拥有杰出软实力的工业强国,与香港地区的关系也越发重要和紧密。我们非常需要更多地了解韩国及其将来的发展。因此,我极力推荐这本著作。
钟乐伟研究韩国政经文化,以小见大。“韩风”崛起,与韩国政府发展软实力有关,但学者不断发掘研究课题,也居功至伟。
——沈旭晖 国际关系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香港《信报》国际主笔
钟乐伟不仅懂韩语,对韩国感情深厚,也对韩国文化有强烈共鸣。他致力挖掘其最真实、最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毕杰志博士(Dr.Brian Bridges) 前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