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回呼兰河(萧红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谢霜天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梦回呼兰河(萧红传)》是台湾作家谢霜天以萧红的生平事迹为中心,创作的传记体小说。书中从1936年元旦,萧红与丈夫萧军对坐窗边,举杯欢庆新一年的到来以及新书《生死场》的出版而愉快温馨的场景开始,娓娓道来这个只活了31年的才女跌宕而传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萧红文学馆致力于萧红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和展示工作。2014年开始策划“萧红文学馆系列”,《梦回呼兰河(萧红传)》为“萧红文学馆系列”之一种。本书作为台湾女作家谢霜天的一部力作,可为读者打开海外萧红研究的一扇门。

目录

评介《梦回呼兰河》(代序1)/葛浩文

萧红在台湾(代序2)/符立中

我写《梦回呼兰河》(自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尾声

试读章节

萧红坐车沿北四川路直去,为了方才那一幕,心绪有些激荡,久久不平,由于这份不平,她对靠苦力吃饭的车夫有了一丝同情。她怕车夫太累,又怕路滑碰到别人,更怕车子不稳,便和气地招唤着车子尽量走慢些。

这时候,一部自用黄包车从后面奔驰而来,她又看得出神了。那车子是新的,光彩夺目,两盏车灯高高地立在两旁,像巨兽的一对大眼睛,也像王公贵族墓前蹲着的两只石狮子。车上那位穿着体面,商贾模样的中年男子显出一副威风模样,而且不停地用脚踩着路板上的铃铛,一路上把他的威风散布开来,唯恐路人不知似的,就连满头大汗的车夫也在叮当的声浪中,表现得很神气。

萧红来到上海一年多,很少坐黄包车,今天因情形特殊,暂时奢侈了一下,却见到一些不顺眼的事,心里颇为不自在。

到了大陆新邮,她向鲁迅、许广平夫妇请了安,便留下来盘桓。忍不住地,她把路上见到的情景说了出来,满以为鲁迅一定会表示愤慨,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他竟仰头大笑连说了几句“少见多怪”!

萧红喜欢诘根究低,非要问出原委不可。

鲁迅很高兴似的,从书架上取出一个铁盒子,拿出芝麻糖,像招待小朋友一样的请她吃。

此刻,许广平和孩子也上了楼。海婴见到父亲,一头便扑人怀里撒起娇来。一向在萧红眼中是一位巨人的鲁迅,这时候已全然不是文字间所见到的那副威风八面、怒目而视的形象,而是如此的温驯亲切,俯首帖耳地甘作“孺子牛”。

鲁迅拍抚着孩子,轻微地干咳了几下,又像平日写文章那样,语气措辞非常肯定而有力地,替萧红解说心底的疑惑。

——只有穷人才会同情穷苦的人;

——只有穷过的人才会尊重穷人的人格;

——女人都是很愚蠢的。

许广平听着,惊愕得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说:  “不会吧?这说法太武断了!”

萧红歪着头,蹙起眉头,似问非问地:

“是这样的吗?”

鲁迅大概发现第三点说法有了问题,连忙补充道:

“当然啦,我指的是那些时髦女人,她们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知道一味的赶时髦。”

说到这儿,气氛已缓和下来,他又继续说:

“那种女人,只肯把钱用在美容、化妆上,给叫花子两个铜板是不乐意的。而所谓装扮美容,也不过是拿大把的钱买些猪油往脸上涂罢了。”

这话说得两位女士都笑起来,但许广平笑罢,却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化妆品也不一定全是猪油做的吧?”

“这是实在的情形,你们知道如皋的猪肉松和猪肉干很有名,可是,那儿的大猪并不只长瘦肉,而菜市场里天天要买猪肉吃的有钱人却都怕发胖,所以专买瘦肉,那么肥猪肉的出路就有了问题。脑筋灵活的商人便大批买来加工,做些脂肪性的东西,添上各种不同的香料,就成了女人用的涂料了。”

萧红听傻了,下意识地抚抚面颊,出门前轻敷的一层保肤油仍发着淡淡的清香,不觉悠悠地问:

P8-9

序言

我写《棼回呼兰河》

一开始读萧红的作品,就不能自已的喜欢上了,由《呼兰河传》、《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一直到去年才读到的《马伯乐》,每一本都令我低徊留连,爱不释手。她那独特的风格与题材,以及省净、活泼而不失女性优雅、细致的笔法,在在使我由衷的赏爱和倾慕。

萧红是30年代享誉中国文坛的作家,虽然命途多舛,只活了三十一岁,从事写作也只有九年,但她那些以心血凝聚而成的文学作品却如日光月华,不仅照耀了她活着的那个时代,闪烁的芒辉更熠亮了后来无数读者的心灵。尽管她的时代已经过去,可是她的创作成果和不平凡的经历将会永远流传,在时光的浪花冲激下,稳固如一方坚厚的磐石。

——她的一生,涉及了近代中国的大部分苦难时代与社会;

——她活跃于文坛的时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狂飚时期;

——她的创作,表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中国风味;

——她那坎坷的遭遇,正是中国近代新旧思想冲突下女性悲剧的一个代表;

——她容忍、坚毅,不向环境低头的骨气,完全是中华儿女传统精神的激扬;

——她肯定了人世间的温暖与爱,而且在生命过程中和作品里全力追求,终生不渝;

——她在有生之年始终努力创作,甘于艰苦,为中国作家留下了最好的榜样,也为读者留下了丰硕的美好作品。

从民国元年到三十一年的这一段时期,萧红除了在家乡黑龙江度过十几载的童年岁月外,她的足迹可说走遍了中国大部分的重要城市,亲自看到了东北沦陷,华北事件,淞沪战争,重庆大轰炸,以及香港的陷落。这些,不仅是她个人的颠沛流离的实际经历,也是苦难中国血泪凝成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熔铸出来的不朽史诗。

我决定以萧红的一生来创作“人物小说”,还有一项目的,那就是要把30年代中国文坛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爱好文学的朋友知道:那个时代除去政治斗争外,也还有真正的作家和作品,更唯有这些作家和作品才得以流传。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值得做,也应该做,因此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准备和酝酿。

首先,我有计划的读萧红作品,从她自己的文字中撷取第一手的传记资料。再整理近人研究萧红的论文,以及与萧红有关的一些文坛人物的资料,借此了解她的文学活动,和她与文坛重要人物交往的情形。为了知道得更多,凡是与萧红的重要活动有关的近代史料也不容疏忽。此外萧红曾经到过的重要城市,那里的风物人情、地志、交通状况,不是现时一般的中国地理书籍所能提供,必须请教在那个年代于那个地方生活过的人,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答案,因此在这方面费了不少心力。

我以这些资料为基础,依着萧红的家世和家人、哈尔滨时期、青岛时期、上海时期、日本时期、武汉时期、临汾西安时期、重庆时期和香港时期做成卡片,各单元再依时间先后排列,以便选用,然后拟定写作纲要,并敦请研究萧红的美国学者葛浩文先生及研究中国新文学史多年的周锦先生指教,经过一再推敲,这一部《梦回呼兰河》的长篇小说才开始动笔的。

后记

出生于中国东北边城的萧红,从小在天冻地裂的苦寒环境中生活,养成了北方儿女积极奋发与坚毅不屈的性格,童年在慈祥的祖父呵护下,体会到人世间的温暖与爱,培育了她那一颗善良、天真、赤子般的心灵。

成年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她吃尽了苦头,也创下了不朽的文学成就,在文学的国度里她以天赋的才华和后天的努力,不断地展现异彩,像一匹驰骋飞跃的骏马,令人惊叹、爱慕。然而,正在她事业呈现巅峰状态的时候,却因为长时间的羁旅流浪、贫病交迫,加上三番两次的感情折磨,造成的心灵创伤,在烽烟战火中凝成了无法销蚀的块垒,终于阻断了她继续奔向理想的生命力量!

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十一时,深信人间充满温暖和爱的萧红女士,停止了她一生的憧憬与追求,留下了百万字的文学创作,在沉睡中安静地与世长辞。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一个长篇,不但把我特别关心而又比较熟悉的一位近代作家——萧红,写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把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抗战的前夕和抗战的初期——神龙活现地写出来了。

——葛浩文(美国学者、翻译家)

谢霜天是出自中文系所的小说家,很幸运的,在进行《梦回呼兰河》的撰写之前,她已经写下《梅村心曲三部曲》、《朱执信传》和《翁俊明传》等长篇。这些都是取材自真人真事,给予她丰富的经验。

——符立中(作家、乐评人)

《梦回呼兰河》,一部温情的文字,一部妙笔生花的文字。读了谢霜天先生的书稿,被她真诚的叙述打动,很想带着呼兰的故土去台北,和她聊聊萧红,聊聊光阴背后的故事……

——童海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1:33:10